採訪對象供圖
22歲生日這一天,侯玉婷回到闊別半年的學校。除卻幫未返校的同學收拾行李、繁雜的手續,她只來得及在畢業牆前留下一張簡單的自拍。
彷徨,是2020年高校畢業生提及最多的詞彙。疫情影響下,返校時間一再延遲,原本計劃好的考試、實習、告別都被打亂,匆忙地踏上就業征程。
史上最大規模的874萬畢業生,迎來最特別的就業季。過去一週,正值畢業最當時,記者找到了各種類型的畢業生,在個體差異中拼湊羣體畫像。記錄他們的就業選擇,豐滿這些選擇背後特殊經濟時期的經濟圖景。
“雲”畢業與“雲”招聘
雲畢業答辯、雲畢業典禮、雲畢業照、雲散夥飯······
“我的感覺就是太匆忙了,幾乎沒有畢業的實感。本來學校安排的是分5批返校,但剛返到第二批北京疫情就又嚴重了,後面的都取消了。我剛好趕上第二批,但學校也只給了兩天的整理時間,還得幫後面沒能返校的同學收拾。”在北京上學的侯玉婷告訴記者,在匆忙和疲累中,還來不及傷感,就和大學生活告別了。
和侯玉婷一樣,全國874萬畢業生提着行李站在了十字路口。受到疫情影響的不僅是畢業狀態,更是下一步的去向選擇。
“往年這時候應屆生就業率基本能達到六七成,但今年現在只在三成左右。”這是北京某985大學負責學生就業工作的範老師的直觀感受。
相比於往年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按部就班的秋招、春招,今年的招聘季變化給畢業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一方面是崗位少了,另外流程的變化影響也是比較大的。節後本來是招聘最熱的時候,但今年因為疫情,剛開始是線下的展會全面取消了,之後轉到線上。
其實學校也組織了很多招聘活動。線上招聘雖然看起來機會也不少,但需要更多的篩選,流程上也很不一樣,有些同學可能沒法完全發揮處自己的實力。在線招聘總體來説實際效果比較一般。”範老師直言。
“硬剛”。對於每個畢業生個體來説,既然形勢如此,也只能面對並努力在困難中尋找機會。雖然雲招聘打破了空間的侷限,但在其背景下,缺少實習也是一個主要問題。作為大學生正式工作前的實踐,實習經歷是不少公司面試時所重視的,有時也是轉向正職的渠道之一。
英語專業的侯玉婷原本打算在大學的最後一學期複習專八考試,然後找一個實習作為工作準備。但專八考試因疫情延後,實習也是在最近返校前才倉促找到。帶着“專四畢業”和不多的實習經驗衝向就業市場,在多番嘗試下尋找最優解。
升學與擴招
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國務院多次提出必須把穩就業放在首位,各地也推出了不少解決應屆生就業的舉措。其中,公務員、教師等崗位的擴招,以及碩士研究生規模的擴大也給畢業生提供了一些機會。
“又焦慮又佛系”。“我現在就是處於這種狀態,有時候感覺使不上力,撒完簡歷之後也只能被迫等待。”祝秋告訴記者,疫情帶給她最大的感覺就是不確定性。因此在家人的建議和多重考慮下,她選擇了以退為進。
祝秋在湖南大學本科畢業後,在香港攻讀碩士。在2月之前她還計劃着申請博士,但過早結束的學期讓她改變了最初的想法。“感覺沒學到什麼東西,所以還是打算找工作吧。年後先是在家上了一段時間網課,覺得可以趁復課之前實習一下,就開始投簡歷。老家這邊好的工作機會不多,清明之後就去上海實習了。”
計劃一再被打亂。學校的復課時間多次延遲直至取消,實習的單位也無轉正的機會。祝秋談到:“在這個不確定的過程中是特別心煩的,每天都在考慮以後怎麼辦,根本沒法沉下心來工作或者學習。比如香港的檢疫時間推後了好多次,每次都是買了票又退,到最後行李都得託別人收拾,可以説很倉促地就畢業了吧。當時實習了兩個月之後,看到説教師和公務員有擴招,家人建議我先回去考試。這一段時間也是特別‘顛沛流離’,回家考試也是想尋求一份穩定性。”
這種穩定性將吸引更多的“祝秋”。記者查詢各地省考情況發現,已公佈省考計劃的十餘個省份均有明顯擴招。如陝西省2020年省考於6月28日開始報名,共招聘5765人,相比於去年的4720人同比增長22%。再如內蒙古在6月9日發佈的2020年公務員招考簡章,共計劃招錄7270人,較上年度的1471人擴招近400%。
值得一提的是,公務員招錄中也有一些崗位專門面嚮應屆生,如內蒙古總招錄人數中的18.87%,其他崗位應屆生也可報考。
同時,今年還將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並採取“先上崗、再考證”的舉措。這讓因師資考試延後而無法按時拿到證的師範生吃下定心丸,也給考慮教師工作的應屆生提供了一個選擇。
2020考研國家線變化
升學也是畢業生在工作之外可面臨的一大選擇。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明確表示,今年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比去年增加18.9萬,普通專升本擴招32.2萬。雖然研究生擴招是近年的趨勢,但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佈的《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測算,2019年,考研錄取人數約為80.5萬人,則2020年擴招比例約為23.5%,遠高於往年10%左右的擴招比例。
雖然總體來説,擴招意味着在錄取線邊緣的考生有更大的機會“上岸”。
機會依舊有限。2020考研報名人數達到341萬,相比去年的290萬也有17%的增長,考上研究生並沒有容易多少。且擴招計劃指標主要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重點投向臨牀醫學、公共衞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
記者注意到,34所自劃線院校大多擴招比例不超過5%,上交大、北航等校甚至縮減了數百名額。
今年考研失敗、計劃在明年“二戰”的許夢直言,研究生擴招對自己沒什麼影響。“我考的是法律的專碩,國家線還漲了五分。研究生還是希望能上好一點的學校,但雙一流高校實際擴招的也很少。擴招對於願意調劑的同學還是有點幫助的。”
國外留學作為升學途徑之一,也在今年因為疫情受到較大的影響。侯玉婷從去年開始準備出國的雅思考試、申請歐洲的學校,目前在實習的同時還在等待心儀offer中。
每個人都自己的算盤,出國是否划算成了當前很多人的疑惑。
另一名同樣準備留學的畢業生小雯也告訴記者;“其實歐洲方面offer影響不是很大,沒聽説有縮招的情況。但是具體去不去上學,可能每個人對形勢的判斷和想法不一樣。一方面是很多課程可能得通過網絡來上,會考慮實際效果或者説學費值不值當;另外一方面對疫情和國際形勢也會有些擔心,也只能再等等看新的情況。”
新領域與大市場
升學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本科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表示,碩士擴招無法解決長遠的就業難問題。如不能保障培養質量,不過是延緩兩三年就業時間而已。從長遠來看,就業市場的復甦還需要依賴新經濟的活力。
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此導致新員工招聘減少。但一些新經濟業態在疫情期間爆發出更強的生命力,自然也成為今年招聘季中的新興主力軍。
在今年四月,教育部和商務部也聯合舉辦了電子商務行業面向2020屆高校畢業生網上招聘活動。據智聯招聘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佈《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一季度,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位列就業景氣較好的10個行業。
拉勾網的調研也顯示,以電商、企業服務、文化娛樂為代表的10大互聯網領域,在疫情期間的校招人才需求逆勢增長,體現出“宅經濟”下的國民消費態勢。
記者瞭解到,不少電商平台也針對高校應屆生推出了專屬崗位。如蘇寧推出5000個崗位的管培生招聘計劃和互聯網店長工程招聘計劃;生鮮電商叮咚買菜計劃招聘1000名應屆管培生,是去年的30多倍。
某生鮮電商企業校招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企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尤其是疫情期間由於需求旺盛,營收增長較快,因此擴大對於應屆生的招聘也是公司發展的需要。招聘的應屆生中,專業類崗位主要面向農林、水產專業的畢業生,而綜合類崗位更開放,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公司對於招聘來的應屆生也有比較詳細的發展規劃。崗位推出後也很受畢業生歡迎,今天又有一批新員工入職,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訓練。
此外,平台經濟等新業態快速發展,也催生了一批新職業,提供可觀的行業機會。以直播電商提供的崗位為例,記者從招聘平台上發現,包括主播、直播運營、直播監看一線運維、選品官、直播場控、直播策劃等多種新崗位,並且大多對於工作經驗無具體要求。
根據2020年春季校園招聘數據,畢業生也傾向於進入新經濟行業。畢業生楊林就在今年4月入職了一家“互聯網+醫療”的公司。公司在疫情期間提供醫生線上問診等服務,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楊林談到:“進去之後發現公司的招聘量很大,包括IT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包括提供線上問診服務的醫生和護士需求量也很大。”
隨着新業態的發展和成熟,技術、產品、運營等崗位需求更細分,專業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崗位的供應和需求都處於旺盛狀態,不難預見,新業態將成為吸引畢業生就業的大市場。
不過,熊丙奇也提到,新經濟、新業態肯定會創造新需求,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它對於傳統業態的影響。比如電子商務可能會產生對電商人才的需求,但是線下實體經營的人才需求可能會減少,兩者可能是此消彼長的過程。因此總體就業崗位的增量有多少還有待觀察。同時,對於大學生來説,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來應對新領域帶來的挑戰。
(文中部分採訪對象為化名)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