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孔子説的嗎?其實他被冤枉了幾千年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孔子説的嗎?其實他被冤枉了幾千年

古人常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封建統治中,皇帝用來約束臣子慣用的説法。意思是説,皇帝要臣子死,臣子就不能含糊,必須馬上去死,只有這樣的臣子才是忠臣。古代的大臣們,常用這句話,向皇帝表達忠心,皇帝聽了之後,一般都會對着大臣誇獎一番,説一些勉勵的話。

其實這句話在民間也廣為流傳,很多人認為這是古代君臣關係的準則,是孔子所倡導的封建禮教的重要內容。如此不講道理的君臣關係,被奉為至高無上的道德規範,這不是很荒謬絕倫?真的是孔聖人提出的麼?其實不然,雖然“忠孝”是儒家思想的基本,但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一種愚忠,與儒家所提倡的“忠”不符,這樣的愚忠儒家思想是反對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孔子説的嗎?其實他被冤枉了幾千年

那麼孔子所主張的君臣關係是這樣的?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禮”,在這裏含義很廣,是指“合情合理,合法,合乎各類規範、章程等”。意思是説:君主在使用臣時,要有禮節,要講究規範,要按規章辦事,要尊重大臣的人格,要重視大臣的意見,要通情達理,而不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更不可對大臣呼奴喚婢。而臣事君要“忠”,這個“忠”,指忠心、忠誠、忠實,要有責任心,臣子對君王要尊重,要忠心耿耿,講實話,勤勤懇懇地為君王服務。

孔子主張的君臣關係:君為主,臣為次;主在先,次在後。意思是在君臣關係中,君是關鍵,是首要的,君臣關係的好壞,取決於君,而不是取決於臣。所以,孔子先説君,後説臣,認為:君使臣以禮在先,臣事君以忠在後,先因而後果,這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相悖的,君不為君,臣就不為臣。

先有明君,而後有賢臣,這早就為歷史所證實。

姜太公直鈎釣魚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説起來都津津樂道。

姜尚因命守時,立鈎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鈎來!

姜子牙名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説是漂泊不定、困頓不堪,但是他卻滿腹經綸、壯志凌雲,深信自己能幹一番事業。但當時的商紂王昏庸無道,任用佞人,姜子牙當然不會被重用。他聽説商王朝下面有一個諸侯姬昌,在西岐地方,故為西伯侯,是個品德高尚的人,尊賢納士、廣施仁政,於是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薦,而是在渭水支流的磻溪釣魚,他要實地考察西岐是否為人們傳説的那麼清明,他還要看姬昌是不是真為人所説的那麼尊賢重才。

此時,姜尚已年過七十,頭髮斑白,人們看到一個白髮老翁成日坐在溪邊釣魚:短幹長線,線系直鈎,不用誘餌之食,釣竿也不垂到水裏,離水面有三尺高,並且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姜尚釣魚,願者上鈎。”一個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尚不掛魚餌的直魚鈎,嘲諷道:“像你這樣釣魚,別説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姜尚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魚不是大丈夫所為,我寧願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魚鈎不是為了釣魚,而是要釣王與侯。”

做事怪異,説話也怪異,人們便報告了西伯侯,姬昌覺得此人語出不凡,也許是賢才,於是親自帶人去察訪一下,至磻溪拜見了姜子牙,一談之下,發現姜子牙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陰陽八卦,文韜武略,無所不通。姬昌大為高興,對姜子牙説:“我的祖太公曾説過,將來定有一位聖賢來輔周,周才能興旺起來,你就是太公盼望的那個聖賢啊!”當下就懇求姜子牙出山輔周。姜子牙同意了,隨文王姬昌入了朝,文王稱姜子牙為“太公望”,尊之為“師尚父”。在姜子牙的輔佐下,西岐很快繁榮強大起來,成了各諸侯國之首,姬昌死後,姜子牙又輔佐其子姬發東征,打敗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周王朝。這事發生在孔子之前,得到孔子高度的評價。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孔子説的嗎?其實他被冤枉了幾千年

齊桓公用管仲的故事,同樣也是君先禮而後臣忠的故事。管仲,字夷吾,原是齊桓公之兄公子糾的人,在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為爭奪齊君位而鬥爭的過程中,一次,管仲一箭射向公子小白,只因被帶鈎擋了一下,否則就要了小白的命,就沒有後來的齊桓公了。小白最終打敗了公子糾,成為齊國的君主齊桓公,管仲被抓,齊桓公若要報仇,必殺管仲,但齊恆公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知管仲有大才,便聽從鮑叔牙的意見,不殺管仲,還重用管仲,尊稱管仲為“仲父”,管仲也為齊恆公盡心盡力,對齊恆公忠心耿耿。在管仲的匡扶下,齊國很快強大起來,由於採納管仲“尊王襄夷”的策略,使齊國成為各諸侯國的盟主,齊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和孔子同是春秋時代的人,孔子對齊恆公與管仲的評價很高。齊恆公與管仲之君臣關係,沒有絲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意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孔子説的嗎?其實他被冤枉了幾千年

結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並不是孔子所提倡的君臣關係,在儒家的思想體系中,永遠是先要求“君君”,然後才要求“臣臣”,而不是臣子無條件地跟從君主,“君明臣直”才是儒家思想的追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能是後來的統治者為了自己絕對的權力,而強加到儒家思想中,亦或是後世的陋儒們為討好最高當權者杜撰出來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88 字。

轉載請註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孔子説的嗎?其實他被冤枉了幾千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