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父母們都很擔心的問題是: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朋友、TA會不會孤獨、更關鍵的是TA會不會受到欺負、排擠……
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通過隱秘攝像頭,觀察自我意識尚在萌芽、正處於叛逆期的“熊孩子”之所以變“熊”的秘密。
今天,我們就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再來談談孩子的社會化問題,那些在集體中受歡迎或者受排擠的孩子,分別都有哪些特徵?
1
被『排擠』的孩子
有些什麼特徵
片中講到了一個名叫家潤的小男孩,他是個性格內向、慢熱的孩子。
在剛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時,家潤表現得很膽怯,在別的小朋友已經聚在一起玩時,他一個人在牆邊遠遠地看着,遲遲不邁開腳步。
當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要加入大家時,卻因坐了別人的位置而被“驅逐”:“這有人,你不能坐這。” 甚至有個強勢的男孩子衝他喊道:“出去!”
結果家潤非常委屈地跑開了,哭着説:“我想我姥姥了。”
後來大家一起在户外玩耍,在玩大轉盤時,家潤不小心被甩了出去,跌倒在地上,也沒有人去關心他。隨後他一個人獨自去玩了蹺蹺板,眼巴巴地望着大夥兒的方向。
單獨採訪的環節,老師問其他小朋友:喜歡許家潤嗎?幾乎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有人説他老是哭、有人説不喜歡他太內向……
昊昊是另一個不太受歡迎的孩子,在一次知識問答中,昊昊所在隊伍輸了,在他看到勝利隊伍的獎勵時,他就想去把獎牌搶過來。
在爭搶的過程中,有人不小心推了下昊昊,昊昊徹底爆發,對着推他之人一頓猛打……對於孩子來説,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沒有辦法用更好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肢體行動成了他表達情緒最直接高效的方式。
脾氣大又輸不起、喜歡用肢體動作解決問題的昊昊也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
2
具有同理心的孩子
在社交中更容易相處
我們再來看看受歡迎的孩子是怎樣的?那些“被老師喜歡的孩子”“在小朋友中玩得開的孩子”,可以發現他們是有共同點的,那就是他們都很暖。
杜一諾抽到一個任務是:喝一杯苦瓜汁,可以邀請一位小朋友一起喝。
小朋友基本都是不愛吃苦瓜的,看到這杯濃綠的苦瓜汁,小朋友都皺起了眉頭,張大了嘴巴,還縮緊了身體……
一諾走向了美心,邀請她的時候,美心勇敢地站起來,和一諾一起來到了老師身邊,分享一杯苦瓜汁。
可當美心喝下了一諾分給她的半杯,一諾仍然不敢喝自己杯中剩下的那一半。一諾的眼淚吧嗒吧嗒掉了下來,她邊擦眼淚邊哽咽着:
“像那些很苦的東西,我媽媽不讓我吃苦藥,吃苦藥就會感冒。”
這時一個叫白曼可的小女孩勇敢站了出來,主動幫助一諾完成任務,捏着鼻子喝完了苦瓜汁。
簡簡單單一個喝苦瓜汁的任務,這些小朋友們的反應讓我一個成年人看紅了眼圈,從個別的加油聲,到大家整齊地為夥伴們喊加油,這些三四歲還難以形成個人與集體觀念的孩子,竟然燃起了“團魂”!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事後問及為什麼要幫別人喝苦瓜汁的時候,白曼可説:
“因為杜程一諾喝哭了,她沒辦法喝。”
別人的難過,她可以體會到,能感同身受。雖然自己本身也非常怕苦的,但她不忍心看到一諾痛苦,願意去幫助她。
對三四歲的孩子來説,同理心是最高級的善良。
在一項不能碰糖果機的考驗中,愛搗蛋的昂米諾,悄悄打開了開關,糖果瞬間噴薄而出。一開始我想,其他小朋友肯定又要責怪昂米諾了。
結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面對自己犯的錯昂米諾不知所措地大哭,旁邊一臉震驚的王昱堯第一反應是:
“不是因為你,是因為咱們。”
“是因為咱們。”這句話王昱堯在安慰昂米諾時,重複了好幾遍。
守護糖果機,是大家一起的任務,現在出了問題,那就大家一起承擔,王昱堯可太暖了!
節目中還有一個小環節,孩子們可以向電話亭許願,電話亭會實現大家的願望。後來所有的小朋友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禮物,除了白曼可。
看到只有白曼可沒有禮物,大家一開始都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種情況,在幼兒園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都願意和白曼可分享自己得到的玩具:
“我可以給她玩Elsa!”
在這個孩子們普遍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年齡階段中,我們看見一個個孩子的同理心初現的樣子。
一諾、曼可、昱堯以及昂米諾這些孩子展現了超出年齡的同理心、那些純粹得發光的高情商,讓身為成年人的我們都自愧不如。
3
當學會理解別人時
同理心也就建立起來了
同理心究竟是什麼?它是在人際互動中形成的重要的品質,同理心也叫做換位思考、共情等,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能夠理解他人的立場、情緒和想法。
富有同理心的孩子,TA會因一個小動物的死去而傷心,因小夥伴的摔倒大哭而嘗試去安慰,會把自己買冰激凌剩下來的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總之,TA能時刻體察到他人的情緒而產生共情。
閨蜜家有個小姑娘Bella特別討喜,比我家小花大1歲。上次大家一起出來玩時,Bella看到其他小朋友哭,她會給人家遞餐巾紙:“好啦別哭啦,擦一擦吧!”
圈子裏有位奶奶前些時候腰受傷了,已經好了一陣子,Bella有次見到那位奶奶,還惦念地問起:“奶奶您腰還疼嗎?”
一個這麼小的孩子,常讓人感動而且可貴的便是她能夠去理解他人、富有同理心且對他人表達出於她自己的那份關心來。
當孩子慢慢學會理解別人時,同理心也就建立起來了。
哈佛大學曾經對10000名少年進行價值觀調查:
近8成少年認為“自己的成就與自己的幸福”最重要,只有不到2成認為“關懷他人”重要,還有超過8成受訪青少年表示“父母重視我的成就勝過我的為人”。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一堂必不可缺的教養課。哈佛大學給出了5點建議及方法:▼
Empathize with your child and model empathy for others.
用同理心關懷你的孩子並樹立同理他人的楷模
Make caring for others a priority and set high ethical expectations.
把關懷他人放在首位,並設定較高的道德期望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practice empathy.
創造機會,與孩子一起練習同理心
Expand your child's circle of concern.
擴大孩子的關注範圍
Help children develop self-control and manage feeling seffectively.
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除了有幸能在一個富有愛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之外,還需要父母對TA長期的引導,帶領TA將這同理心融入到生活的點滴,成為TA生命中可以自然流露且行得出來的好品質。
一個被別人理解和包容過的孩子,也更容易理解他人。這樣的孩子,在社交關係中,也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