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關於校園霸凌的新聞被曝出。這讓很多人懷疑,真的存在這麼多校園霸凌的情況嗎?

但不管怎麼説,好消息是,大家都開始重視起這一惡性事件。去年口碑票房雙收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這一話題。

事實上,哪怕在全世界範圍內,校園霸凌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

美國中學生被霸凌的比例為1/5左右; 在澳大利亞,每一家公立學校平均有60多起校園80事件;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比例最高的地區80比率甚至達到了46.23%。

另外,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指出,僅在2015~2017年這段時間,每年就有約100個孩子死於校園暴力。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這帶給鮮花般孩子們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有脆弱心理上的巨大打擊。

大人們可能很難理解,被霸凌的孩子心中的絕望和痛苦有多麼漫無邊際,對他們來説真的就像天塌了一樣。那麼,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01別把全部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

孩子被霸凌,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不告訴老師。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被霸凌的孩子,都能得到學校或者老師的充分重視。他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犯錯的孩子,背後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

再者,孩子在學校遭到霸凌,並不一定完全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家長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疏漏,也要背一部分鍋。

如果學校和老師不能為霸凌事件做出什麼,家長又應該如何理智恰當地幫助孩子,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退一萬步講,哪怕學校和老師積極介入事件,也不一定能完全避免孩子被霸凌。

其實,除了改變環境這樣最快捷的方式之外,父母更應該做的是改變孩子自己,讓他“武裝”起來。這樣無論他走到哪個環境之中,都能保護自己。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02被霸凌的孩子最需要什麼?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哪些孩子最容易被霸凌,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特殊。

比如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成績極為優異的孩子,先天存在殘疾或缺陷、發育過早,與其他人顯得不同的孩子,性格內向偏安靜的孩子……

而這樣的孩子如果被反覆霸凌,仔細發掘的話,會發現他們身上有其他的共同特點——自卑、看起來很弱。

另外,霸凌者在第一次欺負人時的心理多半是這樣的。如果第一次被反抗就會放棄,反而那些被欺負後不敢做出反應的,更容易被第二次、第三次欺負。

霸凌者也是恃強凌弱的,被霸凌的孩子身上缺乏的是力量感。

這種力量指的不僅僅是強壯的外表,還有孩子的自尊水平和自信心。

其次,當孩子被霸凌之後,他還要有解決這件事的能力。以硬碰硬,並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此時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03如何讓孩子擁有力量感?

1)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孩子安全感的最大來源就是家庭,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得到父母充足的愛,是奠定他們內心安全感的基礎。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如果父母給孩子的愛意只有條件,比如:你考到90分,媽媽就帶你出去玩;你考試不及格,媽媽就再也不理你了。

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經常性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才不被愛。

只有被父母無條件愛着的孩子,才會知道自己值得被愛,被霸凌後也有充足的勇氣反抗,因為他知道背後永遠有人支持他。

永遠不要讓孩子形成“被欺負還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心理,這會讓他走入深淵。

2)培養孩子堅強的內心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在意他人看法和評價的,不論外面的風言風語是真是假。

父母只有培養起孩子強大的內心,讓他知道別人的看法和評價都不重要,自己內心認為是對的就去堅持。

而這需要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給予他充分的尊重。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如果父母總是習慣性包辦,替孩子做決定,要求他服從自己,那麼孩子獨立思考、做決定的能力也會隨之退化,從而把他人的看法放在心尖上。

當有他人説出不實評論時,媽媽要告訴孩子“別傷心,不要在意他的看法,你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就好了。”

3)教孩子勇於表達自己

被霸凌後不懂得如何表達和求助的孩子,很難逃出困局,因而父母平時要給孩子機會,讓他表達自己。

因為父母的結論,永遠無法代替孩子自己的感受。

要做到這一點,一定要避免打壓孩子的情緒表達。比如孩子哭泣時不要先着急説“哭什麼哭”,試着問孩子發生了什麼?

4)告訴孩子沒人能傷害他

想讓孩子被欺負時有勇氣拒絕、説“不”,就要讓他懂得維護自身的權益。

平時要告訴孩子,他是一個獨立合法的個體,沒有人有權利傷害他。

04霸凌中如何教孩子運用智慧?

1)分清是否為霸凌

孩子之間的爭吵其實挺複雜的,有時他們做出一些攻擊性行為,並不是有意的,只是一種遊戲和打鬧的方式,這也是為何校園霸凌遲遲無法得到妥善解決的緣故。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父母要告訴孩子,如果對方不是故意欺負你,並且沒有感覺到不快或受到傷害,就沒有關係。

但如果對方打着遊戲的幌子欺負你,讓你覺得不適,就要跟他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後拒絕這樣的玩耍方式。

2)尋求他人的支持

被霸凌的孩子,最可憐的地方在於他們不敢向其他人尋求幫助,總是默默一個人扛着。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上學或社交之前,告訴他如果被人欺負,一定要回家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會站在他身後保護他,家永遠是他最安全的港灣。

3)找到被霸凌的原因

當孩子被欺負時,一定要找到他為何會被欺負的點,對症下藥永遠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找到根源之後,再針對性做出改變,局面就會反敗為勝。

4)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通常情況下,被霸凌的孩子往往是那種獨來獨往、內向安靜的類型,沒人會去欺負一個社交能力強,朋友多的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他的情商和社交能力,這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他被霸凌的概率。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當然,如果孩子天性內向,喜歡安靜,獨來獨往,父母也要想辦法多帶他與同齡孩子玩耍。

身邊有幾個一起玩耍的朋友,孩子也會顯得有“勢力”一些。

平時也可以多詢問孩子關於朋友的話題,問孩子班上有沒有同學跟他的關係不好,總為難他,得到答案之後,試着主動聯繫這個孩子的父母,雙方儘量創造機會讓兩個孩子在一起玩。

相處的機會多了,也許兩個孩子就能化敵為友。

總而言之,所有家長都不希望孩子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除了預防之外,如果事情真的發生,學校和老師無法給出合適的處理,那麼家長就要懂得把重點放在孩子身上。

與其靠他人保護,增強孩子的自保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力量感和智慧是兩大必需因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71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