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啥商家喜歡“第二杯半價”,解密“貓膩”,實惠背後原來是這樣

由 無英 發佈於 經典

當你走在街上,身心疲憊,口乾舌燥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家奶茶店,上面寫着第二杯半價的優惠活動,你是否會怦然心動?如果是,這時候你就掉進了商家準備好的套路了。

第二杯半價的起源,至今已經無法考證,但這種營銷策略已經風靡全球,成為幾乎每個商家的必備技能,相應的有第二件半價,第二隻半價等等。

既然是第二杯半價,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價格。而這種價格在經濟學上被稱為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的一般定義是,價格差異,就是説商品的提供者提供了同質量的產品,但在面對不同區域,不同羣體的消費者時給出了不一樣的價格。

價格歧視一般分為三大類。主要有一級價格歧視,即面對不同的消費者,商家都能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最高價格賣出,具體表現為,市場上一對一的砍價行為。

二級價格歧視,即購買數量上的價格歧視。商家根據消費購買不同的商品數量,給出不同的商品價格,即買得越多越優惠。具體表現為,第二件半價,買二送一,買二件以上包郵等等。

三級價格歧視,即商家根據不同的消費者市場,給出不同的定價策略。具體表現為,各種各樣的景區門票,車票,把它們分為學生票,老人票,成人票,兒童票等等。

上面我們講到的第二杯半價就屬於經濟學上的二級價格歧視,即你買一杯只能原價賣給你,當數量變為第二杯時,才能給你半價優惠。

接着,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經濟學概念,捆綁銷售。

捆綁銷售的形式幾乎無處不在。比如上面的第二杯半價,當你口渴的時候,其實你只需要一杯飲料就夠了,但是經不住第二杯半價的誘惑,不自覺的又購買了第二杯。

捆綁銷售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統一出售價。常見的水果盆栽,精美的月餅禮盒等,你無法單獨購買其中的一項,比如只購買水果,不要果樹。只購買月餅,不要禮盒。

統一包裝出售。把不同的產品放在統一包裝進行銷售,比如牀上四件套,學習用品一套裝等。

優惠價購買,就如上面的第二杯半價,超市裏的買二送一,淘寶上的69元起包郵等。

除此之外,捆綁銷售還分為,自願捆綁和強制捆綁。上面的第二杯半價就屬於自願捆綁。而強制捆綁則屬於不可拆分購買的套裝類。

接着我們來説説沉沒成本。沉沒成本經濟學上的定義是,已經發生的,但與當前的決策不相關的費用。就拿第二杯半價來説,購買第一杯的錢已經是沉默成本,是否購買第二杯在於你是否口渴,而不是在它有多便宜。但很多人之所以會購買第二杯,是因為走入了沉沒成本的怪圈,第一杯都買了,不買第二杯不是虧大了。

可他們卻忘了,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只是第一杯就夠了。但是為什麼商家願意第二杯賣半價呢,其實商家不是因為傻,而是他們知道,消費者已經不願意為第二杯再付同樣的價錢了。這裏我們又要涉及到另一個經濟學原理,即邊際效用遞減。

邊際效用遞減一般來説,就是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着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該商品帶來的滿足感是一直遞減的。就拿第二杯半價來説,當你沒有喝第一杯的時候,你是感到口渴的,當你喝完第一杯後,你已經不感到口渴了。當你接着喝完第二杯的時候,你已經不太想喝了,如此繼續,當你完全喝不下的時候,你的邊際效用就變為零了。

第二杯半價的定價策略,一直以來。很容易讓人走入誤區。有一種説採用了邊際成本的概念,簡單來説就是,他們普遍認為,第一杯飲料包含了以下成本:店鋪租金,水電費,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而作為半價的第二杯則不一樣,它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就是經濟學上的邊際成本,而這個成本一般很低。

這個看法是不正確地,因為商家對第二杯的定價不是根據成本決定的。舉個例子,當一個人在野外撿到一塊狗頭金,他不會因為他獲得這塊狗頭金的成本很低,就100塊賣給你。

而是因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精明的商家早就知道,當你喝完第一杯飲料後,已經不是那麼飢渴了。第二杯帶給你的滿足感已經不如第一杯那麼強烈了,所以你自然也不願意用第一杯的價格去購買第二杯飲料了。這時候,第二杯半價這個價格歧視的策略就派上用場了。

這就是為什麼第二杯半價歷來一直經久不衰,消費者還為此樂此不疲的原因。這本來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各取所需,卻又相互依存的市場潛規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