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猜不到,現在海外最火的中國明星是誰。
又是怎樣讓大喊“活了28年第一次看到這東西,我好可憐”的觀眾欲罷不能,甚至火爆到獲得了央視新聞聯播的點贊。
主播海霞點贊阿木爺爺@新聞聯播抖音賬號
只見,在一段被4000多萬外國網友圍觀的視頻裏,一位貌不驚人的神秘農村老人,從山林深處撿來了一堆散木。
擺弄了幾下,就如魔法般地在河溝上搭出了一座小型的木拱橋。
驚人的是,這座可以讓成年人自如行走的橋,全程製作中竟沒有用一根釘子、一顆螺絲、一把現代工具。
純靠木條與木條的彼此咬合與支撐,就天衣無縫地融合成了一座穩固的結構,靠譜到足以經得住暴風與地震的程度。
別懷疑,這不是魔術,也沒有弄虛作假。
而是一種溯源至7000年前的傳統“榫卯”木結構,而視頻中這位憨厚可愛的Grandpa Amu 阿木爺爺則是中國為數不多還精通榫卯工藝的民間手工藝者。
簡單來説,榫卯工藝就像古人的樂高積木,用“以缺補缺”的巧妙結合,讓木頭上的凹凸環環相扣。
更酷的還有這個“魯班桌”,用的工藝也很有趣,叫做“瞎掰”。
記住,完整的它原來長這樣 ↓↓↓
一塊方方正正的木頭,阿木爺爺可以在完全不切斷它的前提下,通過鋸、磨、鑽、鑿、摳、上漆、打蠟等幾十道工序,把木頭分解成上百個零件。
鋸開,卻不鋸斷。雙手往上一掰,就是一張穩當當的書案。
看似沒有任何支撐卻又緊密無間, “瞎掰”一下卻開合自如,簡直就是木頭界的變形金剛。
普通觀眾搞不懂榫卯動輒1000多種的連接方式,只能一邊讚歎這如同武俠小説裏唐門暗器版的精美機關;
一邊為阿木爺爺獻上來自中、英、日、法、俄等種種語言的讚美,和無數雙膝蓋——
“我願燒掉我所有技術證書換老爺子一身手藝。”
“誰跟我一樣,完全不知道這個為啥出現在推薦列表裏,但我居然一口氣全看完了?”
也有人難以置信這比機器還精細複雜的工藝,單是靠耳順老翁的雙手來控制力道。畢竟哪怕是毫釐的差別,都會影響整個製作的完整性和平衡性。
於是紛紛猜測阿木爺爺是用了CAD建模,才能和機器測量與切割出來的分毫不差。
殊不知,僅僅是看到這塊木頭的第一眼。
哪裏要凸起來、哪裏要鑿個坑、坑有多大、每塊零件該有的長度……就已經通通在“人肉CAD”的大腦裏描繪好了。
工具按照畫好的符號切下去,就像是解開老木匠專屬密碼的一把鑰匙,成品和想象中的模樣分離不差。
就這樣, 作為又一箇中國工匠精神的絕佳代言人,央視報道了 阿木爺爺火遍海外的新聞後,更多國內網友也因此慕名,專程去西瓜視頻上搜索並關注了阿木爺爺的視頻。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叫他下一個李子柒,也有人叫他木工圈的手工耿,圈了一大波粉絲。
可比起兩位“短視頻界前輩”或超羣的悠然氣質,或幽默的詼諧風格,阿木爺爺的走紅又顯得更加“誤打誤撞”一些。
在他看來,自己只是展現傳統木工的過程,沒有任何花哨的包裝竟然就有這麼多人來看, 詫異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看我幹活?”
因為明明很多創意只是小孫子嚷嚷着要玩具,已經退休的老木匠才重新出山。
被大孩子們甩下的孫子:“爺爺,我也要吹泡泡。”
霸道總裁臉爺爺:“這個太簡單了,咱們做個高級的……”
胖胖的阿木爺爺就像真人版哆啦A夢,總能掏出獨一份的硬核玩具。
一個兼具風扇功能的手搖半自動泡泡機,直接讓剛剛還滿臉委屈的小朋友成了整條街最靚的崽。
被日本動畫帶火的竹蜻蜓,其實也是發源自1800年前的晉朝傳統玩具,阿木爺爺用幾根竹子就能還原“中國螺旋”的神奇。
還有會走路的變形金剛、會蹦噠的小袋鼠、會打架的小人兒、會漂流的小木船、和電視廣告上一模一樣的小汽車……
引得羨慕這中國式爺孫情的網友們紛紛評論:“神仙爺爺還缺孫子嗎?”
如你所見,以傳統藝術的形式為表,以深厚匠人精神為裏,阿木爺爺的巧手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心,也成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樹立國際自信的典範。
但比起追求“全球網紅”的光芒,阿木爺爺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不起眼的榫卯。
當他滴水不漏地合緊手中相互咬合、緊密無間的木頭塊……
不僅把一顆匠心和祖孫間的愛扣在了一起,也把中國傳統文化和國際化傳播扣在了一起,把老手藝與新技術扣在一起。
西瓜視頻創作人@阿木爺爺手工製作的“蘋果鎖”,由12個小木塊拼成一隻圓滾滾的蘋果。
文化交融的典範,當屬用42根榫卯稜、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完美復刻的世博會中國館。
雖然大小微縮了幾百倍,可裏面的零件比筷子還細,環環相扣的機巧讓外國人驚歎,“原來中國功夫不止在拳腳,手指功夫也這麼絕”。
別看榫卯的歷史比漢字還古老,但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核,“大工出於巧,萬變歸於思”的技藝卻從不落伍。
很多人看了他徒手造拱橋的視頻,突然意識到阿木爺爺利用楔形斜度固定圍欄的工藝,原來正是現代工業中膨脹螺絲的原型。
西瓜視頻網友評論
甚至直到前兩年,瑞士蘇黎世剛剛建成了一座全榫卯工藝的木質結構建築,因為低污染、低噪音、強抗震的特點,獲得了建築界的盛譽。
再比如,這個沒有一塊軸承、更沒有電線和電池,便能自己走路的小豬佩奇。
發現了佩奇在小朋友間特別受歡迎後,阿木爺爺便產生了用卡通人物去展現木匠平衡設計基本功的想法。
用最潮流的承載,讓年輕人也對老祖宗的手藝感到好奇。
在阿木爺爺手裏,新的玩具脱胎於老的藝術,而祖輩的手工也可以和潮流符號碰撞出無數驚喜的神器。
人們這才意識到,千年傳統藝術形式竟能如此完美地與當下工藝品相互融合、和諧共振。古今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阿木爺爺和孩子們的互動,流汗後露出的樸實笑容,也讓人們動容於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的温暖與美好。
事實上,任何文化的誕生與存續,其實都藴含着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真實的情感。
就比如,很多熬過壓抑的2020上半年的網友,常常對着視頻裏廣西山村的青山綠水感嘆的一句話:
“這是現實版的動森遊戲吧,我也好想逃進去。”
阿木爺爺一輩子穿行在鄉間,他的視頻卻成為了無數城市網友所向往的生活:無憂無慮地蹚着溪水戲耍,呼吸間盡是撲鼻的野花和泥土芬芳。
烏托邦式慢生活的田園氛圍,難得地讓我們有機會慢下來,看那發源自沒有電的年代的手藝人們,是如何拿着木條和鐵絲就能畫出分分鐘治癒強迫症患者的圓圈。
也獲得了一個紓解壓力的出口,去回顧自己與家人關係中的童年光暈,獲得片刻喘氣和休息。
畢竟在“耐心只有三秒”的當代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在被追着跑。
“擇一事,終一生 ” 的阿木爺爺,早就是堪比珍稀動物 的存在 了。
別看阿木爺爺的每段視頻只有10幾分鐘,背後的製作過程卻動輒就是三五天到半個月。
儘管手工傢俱往往更為結實耐用,但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速度似乎已經變成衡量事物的唯一標準。
做一把搖椅,現代工廠已經建立起高效快捷的流水線,阿木爺爺卻還堅持用最傳統的工藝徒手把竹子一點點燒彎。
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三年前阿木爺爺的兒子阿成最開始決定在西瓜視頻開設賬號時,也為流量發愁。
他想做當時最火的“鄉野美食”題材套路,也建議父親用更快速便捷電鋸開縫,視頻一剪輯,觀眾根本看不出差別。
但阿木爺爺卻統統不聽,他拒絕了兒子加太多環境渲染和劇情設計的建議,每一個工序都堅持要拍近景。
兒子開始也不理解老爸的執拗,直到親眼看到一個從頭到尾展示木工活過程的視頻,竟然當天就能突破100萬播放,才徹底理解了他的堅持。
並下決心和父親一起在西瓜視頻上經營這個“老派”的賬號,一做就是三年多。
阿木爺爺的“野心”,還不只是把技藝傳承給自己的兒子,更想燃起每個網友對傳統技藝的興趣。
於是他每完成一個鬼斧神工的作品, 還不忘在視頻結尾留一個課堂作業:“同學們學會了嗎?你也可以跟着做一個哦。”
徒留目瞪口呆到只能在彈幕裏打下“666”的網友,抱着團瑟瑟發抖:“不了不了,太抬舉我了。”
話説回來,大家的玩笑裏倒也透着幾分無奈。
嘴上越是自嘲“神仙才能有這雙手”,心裏越是敬佩這浮躁社會中日漸少見的返璞歸真;
越是感嘆於阿木爺爺們的皺紋裏刻着無窮的智慧與經驗,越是無時無刻不在擔憂,曾延續了幾百年的一門藝術,是否會在此後就難以為繼。
西瓜視頻網友評論
據中國社科院等機構聯合發表的《中國傳統手工現狀調研報告》顯示:
中國86%的傳統手工從業者分佈在農村,55%的傳統手工從業者年齡在50歲以上,近六成傳統手工從業者尚未找到繼承人。
令人心酸的是,即便人人都知道工匠精神在現代社會的珍貴、知道國際社會也在為中國工匠們喝彩。
依然無法阻止像阿木爺爺這樣的傳統手藝人被工業文明“無情傾軋”,消失於大眾的視野當中。
雖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我們依然需要一個推開巷子門的人。
因此,給了這些沒有花裏胡哨的包裝、純靠文化實力堅守的手藝人們一個“被看見的窗口”的西瓜視頻,便顯得尤為有意義。
除了三年發佈500多個木工活視頻的阿木爺爺,還有很多手藝人在西瓜視頻分享着他們的日常。
那些曾經離我們“很遠 ” 的傳統文化,正以現代的方式甦醒過來,點亮着人們的好奇心。
浙江紹興的“酒鬼小莉”在西瓜視頻上記錄了用水蜜桃、糯米、葡萄等美食釀酒的過程,馥郁的酒香彷彿能夠溢出屏幕
福建南平的一對父子“康康趣生活”身懷絕技,疫情期間腦洞大開,在西瓜視頻上記錄了利用近百根竹子製造的跑步機。
任何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廢品,都能在他們手中搖身一變,成為新奇精巧的藝術品。
放棄了經營十幾年公司的“婺源影子”,在西瓜視頻上記錄自己用雙手打造的民宿,一磚一瓦間盡是鄉村慢生活的情趣。
從熱烈的評論區就能看出,在文化自信觀念佔據主流的當下,中外網友對多樣化視頻的追捧、對傳統文化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
往往越是專注、剋制甚至不事聲張的匠人,越是能帶給觀眾最樸實無華、卻熠熠閃光的感動,和一個拓寬眼界的機會。
傳統文化的新渠道表達,讓世界終於好不容易有機會慢下來,去感受中國手藝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魅力。
西瓜視頻大力扶持這些極具人格魅力和文化厚度的手藝人,讓更多觀眾發掘這些優質創作人藴藏的價值。
不僅 吹走了蒙在傳統文化珍寶上的灰塵,點亮百萬觀眾對生活的好奇心;
更致力於向全世界展現一份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一種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最後,歡迎大家打開西瓜視頻關注@阿木爺爺,只有在這裏才能看到阿木爺爺的完整視頻內容哦。
中國從不缺工匠精神,
缺的是發現珍寶的眼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