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隱忍並非軟弱,它是一個人人生格局的彰顯
作者丨小朋
《清平樂》是由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王凱、江疏影、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劉鈞等主演的古裝劇。該劇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和北宋風采。
追劇《清平樂》,是被裏面的感情戲份所吸引,比如宦臣張茂則對曹皇后的深情,以及宦臣梁懷吉與長公主徽柔之間的感情。然而追劇過程中,我卻感受到了劇情的平淡。
《清平樂》劇情雖平,但文人學士之間的君子之風以及宋仁宗的治國態度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清平樂》這部電視劇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北宋時期的人,大多都具有隱忍和剋制自己的能力,他們考慮事情會從長遠出發,善於考慮自身行為會給其他人帶來什麼影響,心思縝密,做事四平八穩。
這部電視劇描述的不只是兒女情長這般簡單,更多的是心懷天下的格局。它將忠、孝、仁、禮、義描繪的淋漓盡致。
有比生死更重要的東西嗎?看了這部劇,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東西比生命還要重要,那便是生命的意義。而一個人將自己生命的意義安放於何處,則彰顯着這個人的人生格局。
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清平樂》中幾個關鍵人物的隱忍性與人生格局。
宋仁宗:隱忍能力極強,忠孝兩難時,他選擇了忠
宋仁宗這個人物,雖為宋朝的最高權威,卻具有極強的隱忍能力,他善於聆聽大臣們的意見,並慎重考慮,最後他會以國家利益為重來做抉擇。
關鍵是朝臣們的勸諫,常常也會涉及宋仁宗的個人利益。比如在宋仁宗得知生母是誰後,便急於去見母親。尋找自己的源頭,是一個人生命中本來就會有的動力。但凡是一個會任性的人,大概都會選擇第一時間去見生母。
但是大臣晏殊的勸諫,讓宋仁宗選擇了從生母的門前折返回宮。這個選擇,看似軟弱,實則是一個有擔當的帝王負責的表現。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着天下的安危,他如果與生母相認,不僅會將養母劉娥置於難堪的地步,甚至會讓整個宋朝面臨朝廷動盪的局面。
在個人選擇和國家安危之中,他做出了讓步。忠孝兩難時,他忠於國家,不得不説,這樣的人生格局還是和他的責任心相匹配的。出於為大局考慮,他非常用力的遏制住了自己情感層面與生母連接的需要。而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之中最大的遺憾和內疚。
宋仁宗的人生格局,可以説體現在了方方面面上,比如他在選擇皇后時,也是聽取了朝臣們的建議,只為選擇一位母儀天下的女子;他幾乎整日為國事操勞,嚴以克己,努力做好一國之主的表率功能;他善待官員乃至服侍他們的宦臣宮女,即便他們犯了錯,也很少動用刑罰。
生在帝王家,便不是普通人,一時行樂容易,做好一代君王卻不易。仁宗在位的41年,可謂為國盡心盡力。
曹皇后:隱忍能力與宋仁宗相當,在兒女情長與國母形象之間她選擇了後者
曹皇后,也是極為隱忍的,她能夠和宋仁宗結婚15年都沒有圓房。即便她嫁給了自己心心念唸的男人,她還是放下了兒女情長,而將自己的重心在打理好後宮之事上面。
身為女人,她難道不想要夫君的愛嗎?況且從劇情上面來看,宋仁宗並非不喜歡曹皇后。只是這位曹皇后的特點便是在大是大非上面非常拎得清輕重緩急。她時刻以國母的形象來要求自己,撒嬌賣萌這樣的事,她能做,卻覺得這樣有失身份。
以國母的形象要求自己,這很好的鞏固了她在後宮的地位,後宮嬪妃以及宦臣與侍女們對曹皇后還是頗為認可的。連宋仁宗都覺得這位曹皇后挑不出什麼錯來,如果有的話,那便是太對了。
雖為女子,她也是心憂天下,她非常清楚的知道,後宮與前朝之間的關聯。她努力打理好後宮,為的就是不讓仁宗為後宮之事分心,以便仁宗以更好的狀態處理國事。最初她對仁宗的愛慕也基於仁宗的以愛民為己任的初心,如為男兒,她也一定會如范仲淹等人一樣,為朝廷效力。
在曹皇后的世界裏,兒女情長是小,維持好國母的形象,管理好後宮之事是大。她和仁宗之間,實則男主外,女主內,分工明確。
他們一樣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
以范仲淹、歐陽修為朋黨的忠臣:在功名利祿與國家安危之間,他們以國家人民為先
《清平樂》這部電視劇最大的看點並非是兒女情長的故事,而是以范仲淹等人為朋黨的忠臣。還記得那句咱們在初中課本上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佳句嗎?
如果不看這部電視劇,我恐怕無法把北宋的文人才子串聯起來。譬如:歐陽修、晏殊、韓琦、蘇軾、司馬光等。
連蘇軾都説:“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
可以説,北宋在仁宗的帶領下,君子之風盛行。
什麼是君子?《清平樂》中給了我們最好的答:謙遜、愛國、遵禮儀、能夠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比如范仲淹,在他這裏你根本感覺不到有何隱忍,因為他的價值觀便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以,即便多次被貶黜,也絲毫不影響他的樂觀和政績。他在哪裏,就服務好哪裏。這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值得我輩們學習。
范仲淹的人生價值觀是非常正的,他總是能夠安住於當下,既服務於民眾,也能享受當下的生活,與民同樂,與山水同樂。
而范仲淹的人緣也是頗好的,他與韓琦、晏殊關係都很不錯。且這些人都是把國家利益看得都比個人之私要重的多。晏殊和范仲淹被貶多次,但他們並沒有什麼個人怨言,因為他們知道“仁宗”也是個以大局為重的人,君子之間互相理解。自知自己都不完美,又何必要求仁宗完美呢?
什麼才是一個人的人生格局呢?
人生格局便是一個人內在空間,即他考慮事情的全面性,自省力,以及包容他人和世界的能力。
《清平樂》中有個反面人物:張妼晗,他是宋仁宗最寵愛的一位妃子。但這位妃子卻極為任性,也恰恰是這份任性,讓宋仁宗既愛又恨。
她絲毫不在乎什麼禮儀宮規,為大局考慮這個功能,她似乎並沒有發展出來。她只看得見自己的利益,但她要的利益並非是金錢和地位,而是宋仁宗的愛和關注。百姓苦樂與她無關,她的眼裏只能裝得下自己愛的人,其他人便如敵人一般,並不能入她的眼。她也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後果,她想做什麼,便就做什麼。
這也是她和曹皇后的不同之處,她在意的完完全全是仁宗這個人,而非什麼國家大義。誰對她好,她便全心將自己交付於誰,這樣的為人處事風格,也是極其危險的。
張妼晗對其他人有着敵意般的投射,常常覺得有人要害她,這也是內在不安全的表現。少年時代的悲慘經歷,讓她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了敵意的解讀。
這也決定了她無法和後宮的其他人融為一體,她的性格既容易得罪人,又容易因為他人的虛情假意而被誆騙利用。即便得仁宗一人寵愛,也沒有能將悲劇避免,她先後痛失了三個女兒,並於31歲時因病離世。
人生格局,是一個人的眼光與胸懷所到之處,也是一個人照顧他人的能力的象徵。
人生格局小,意味着她很難與這個世界相容,也很難找到更高生命層次的意義感。張妼晗僅靠仁宗的偏愛,仍舊沒有讓她從鬱鬱寡歡之中走出來。在她這裏,真正有營養的關係並不多。因為她並不具備主動照顧他人的能力,換句話説,她的內存是小的,只能容得下少數人。這也必然造成一個結果,能夠容得下她的人也是極少的。
通過《清平樂》這部電視劇,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人生格局,決定着他的人生高度。而我們所以為的隱忍,實際上也是內心容納度的一種體現,隱忍並非軟弱,而是一個人人生格局的彰顯。
一個人照顧他人的能力有多強,胸懷有多寬廣,他的人生格局便有多大。能容得下世界的人,這個世界也會容納他。(end)
作者:小朋,二級心理諮詢師,用簡單的文字,書寫普通人的心靈世界。願你好好生活,好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