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國的實力雖然最強,但卻一直處於防禦狀態,多次遭到蜀漢、東吳的進攻。在此期間,魏國打了不少敗仗,甚至有不少慘敗,即使到了三國後期,曹魏依然被動挨打。比如説在洮西之戰中,姜維以少勝多,大破魏軍。然而還有一場戰役往往被人們忽略,堪稱是曹魏後期的最慘敗仗!
這場戰役的不是蜀漢與曹魏之間的,而是東吳取得的,東吳的主將不是別人,正是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其實諸葛瑾也很有才能,不過被二弟的光芒掩蓋。諸葛瑾在東吳官拜大將軍,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陸遜。諸葛恪少年成名,能言善辯,深得孫權的喜愛。
252年,孫權病死,臨終前託孤於諸葛恪。諸葛恪成為東吳權臣後,地位很不穩固,威望也不是很高,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威望,他決定通過軍事手段,樹立自己的威信。於是,諸葛恪命人在東興修築更大堤,還修築兩座城池,並且派兵駐守。諸葛恪的行為實際上實在向曹魏挑釁,“魏以吳軍入其疆土,恥於受侮”。
當時曹魏朝中的情況也很微妙,司馬懿於251年病死,他的長子司馬師成為權臣,也需要對外戰爭,來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面對諸葛恪的軍事挑釁,司馬師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來討伐東吳。經過一番準備,司馬師決定兵分三路,任命自己的弟弟司馬昭為都督,率領徵東將軍胡遵、鎮東將軍諸葛誕等七萬人攻打東興,同時命令王昶進攻南郡,毌丘儉攻打武昌。
其中司馬昭率領的七萬人為伐吳主力,他負責攻打東吳在東興修築的城池。消息傳到東吳,諸葛恪親率四萬人馳援東興。魏將胡遵來到前線後,命人搭浮橋渡水,陳兵於大堤之上,分兵攻打兩城。由於兩座城池的地勢很高,所以一時之間很難攻破。就在這時候,諸葛恪率軍趕到了戰場,他命令留贊、呂據、唐諮、丁奉為前部。
當時正值隆冬時節,大雪紛飛,曹魏的大將們在一起喝酒驅寒。此時,丁奉率先趕到戰場,他命令將士兵們脱下鎧甲,丟掉長矛大戟,只戴着頭盔,拿着刀和盾牌,然後爬上堤堰。魏軍將士看到了感到非常好笑,沒有第一時間做好戰鬥準備。結果,魏軍被打得措手不及。接着諸葛恪的主力趕到,投入了戰場。
結果魏軍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紛紛丟盔卸甲,想要逃命。這時候,由於逃命的魏軍將士太多,毀壞了浮橋,許多人掉到了水裏,死傷無數。東吳將士趁機追殺,斬獲無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此戰被稱作東興之戰,也稱為東關之戰,魏軍損失慘重,“樂安太守恆嘉等同時並沒,死者數萬”,東吳繳獲“車乘牛馬驢騾各數千,資器山積”。
戰後,為了平息人們的不滿,司馬師將弟弟削爵貶職。諸葛恪通過這場戰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聲望,但是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不顧眾人的阻攔,主動發起北伐。結果吳軍在新城之戰中慘敗,損失慘重,諸葛恪名聲掃地。回到東吳後,東吳宗室孫峻利用人們對諸葛恪的不滿,發動政變將其殺死,並誅其三族。
參考資料:
1.《三國志》;2.《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