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撰文:教育迴歸正常,教研員必須迴歸課堂,否則扯淡
2020年5月23日,一位自媒體作者“人生如夢LLH”撰文《所有教研員應迴歸課堂,離開學生和課堂的的教研沒有任何意義》引發部分教育同仁的贊同。有一位網友留言獲得86個點贊,是該文留言中點贊數最高的一個,他説:“教研員是一線老師的目標,不上課,補貼多,職稱高,到處旅遊,50元找人命題,自己拿幾百元命題費,從未給學生上過課,但到各學校指導工作,佔教師編制。”
作者:人生如夢LLH
教研員,顧名思義就是做教學研究的。
我們的每個縣都有一個叫做教研室的地方,專門監督各中小學校的工作。教研室有很多教研員,學生的每一科教研室都要有一名教研員,負責期中期末試卷的出題任務。
但奇怪的是,這些教研員基本都不在一線上課,專門研究教材出題。這就好比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士兵教大家如何打仗似的,但目前我們的考試就要聽從這些人的安排。
我為什麼強調讓教研員迴歸課堂呢?實際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教研員迴歸課堂,可以減少許多形式主義的教學檢查活動。
目前,學校的很多形式主義教學活動,實際都源於教研室。
像教案檢查,作業檢查,教學常規檢查這些都是教研室的主要工作。
每次教研室老師到我校檢查,都會提一大堆意見,什麼教案不詳細,反思寫得太少;什麼聽課記錄太簡單不夠詳細;還有學生作業,有的學生書寫太差等等。
這樣一來,學校為了贏得教研室領導的認可,就會變本加厲的要求老師們,導致教案越寫越多,反思越寫越長。為了讓學生書寫都很完美,找好學生代寫等等。
學校的很多無效勞動還不是被教研室逼的,很多領導實際也很無奈。
第二:教研員迴歸課堂,學生試卷會更貼近教材,難易適中。
中國的教材並不是最難的,但為什麼學生卻是最辛苦的呢?因為考試太難了。
一線老師根本無法把握考試的範圍,反正只要是學過的,管它重點不重點都有可能出,各種變異思考題也都在考試範圍內。為了考出好成績,一線老師只好讓學生大量練題,搞各種題海戰術。
如果教研員參與教學,經常和老師們一起教研,大家可以彼此溝通,最起碼考試題不會出得太偏太難,符合教材,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第三:任何教研活動離開學生,離開課堂都是紙上談兵。
我不知道教研員是如何坐在辦公室裏進行教研的。實際任何離開課堂離開學生的教研活動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的學習規律,學生的思維脈絡,不上課怎麼會了解呢?
教研通常包括研究教材和研究學生,但教研員不上課怎麼研究學生呢?如果光研究教材,怎麼保證自己的教研是適合學生的呢?
但看看現在的教研員,有幾個在一線上過課?有的甚至從未上過一天課照樣當教研員。
這樣的教研意義何在呢?何以讓學生老師信服。
第四:教研員只有真正走進課堂,才能體會到一線老師的不易。
目前的領導個個感覺自己都很能幹,教訓起老師來都是一套一套的。
教研員在很多時候也是如此。但問題是,他了解一線老師的辛苦嗎?
學生書寫不好,難道是老師不讓他寫好的嗎?老師要求了人家就不做,老師能怎麼樣?
學生成績差,難道是老師不讓他們學好嗎?但有些孩子就是不學習,家長也不管,老師能如何?
教育學生的辛苦只有站在講台上的老師明白,其他人是理解不了的。
特級教師於永正曾説過一句話: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目前的教研員都是研而不教的,這樣的教研空空如也,有何意義?
目前的教育是一羣從不上課教研員在指導一羣長期堅持在一線的普通老師。這樣的指導一線老師怎麼會信服?
有些教研員聽課後會提一些意見,有些老師直接就説,要不你來上一節課試試,看能不能把這些孩子都教到100分?
評課是一回事,真正上課又是一回事,提高孩子的成績更是特別難的事。我們的教研員只會指導老師,給老師們提各種各樣的意見,但真正上課出成績,他們未必是一線老師的對手!
如果教研員的工作不能讓一線老師信服,那教研員就沒必要存在了。出張試卷,哪個一線老師不會呢?
讓教育迴歸正常,各教研員必須迴歸課堂。只有如此,我們的教學研究才真正貨真價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