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教師的説法是不正確的。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於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如果當下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狀況不改變,再優秀的教師,給教師再好的待遇,也不過是壓抑人性、提前透支學習潛能的應試教育主導者的整體素質高了,工作的積極性高了。但是他們所做的事仍然是帶領着學生們在題海中遨遊,他們的工作依然是無休止的週而復始的出題,講題,逼着學生無休止的刷題。本應該無限風光的教育仍然被窄化為“做題的教育”、“分數的教育”。
只有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才是教育的根本出路。那麼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哪些要素呢?
1.我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幸福的人,而不是考試機器,不是什麼這個狀元,那個狀元。要使教育目的迴歸培養幸福的人,必須徹底改革高考制度,使大學的入學實現“寬進嚴出”。
2.實現教育平等。一是教師的平等,二是學生入學的平等。要實現教師的平等必須實現管理層和一線教師的平等。那麼必須取消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審、績效工資、縣管校聘等等容易製造不平等的種種做法,必須取消管理層的特權,必須形成對管理層有效的制約機制。如此方有可能實現教師的平等。要實現學生入學的平等,就必須實現真正的教育均衡化,全國所有的中小學辦學水平基本相當,沒有所謂的薄弱學校。
3.既保護學生的各項權利,也保護教師的各項權利。尊師重教的傳統在平等的基礎上回歸。
4.大學教育要向兼容幷蓄的蔡元培式北大的風格靠攏。大學教育必須能培養出大師級別的科學家、藝術家,成為教育的高地,從而引領全國的教育。
5.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要去行政化。簡單地説,學校領導的數量要少,要讓更多的教師立志於教育,立志於學術,而不是熱衷於當學校領導。
6.教育是慢的藝術,一切急功近利的評優、排名、等級評定等等必須統統取消。
7.一切非教育性事務必須遠離學校。
良好的教育環境還有許多其它的要素,我也難以一一例舉。個人以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穆林斯基任校長的帕夫雷什農村中學就是基礎教育良好的教育環境的典範,蔡元培任校長的北大就是高等教育良好的教育環境的典範。只有我們的教育環境向這兩所學校靠攏,我們的教育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