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溥儀晚年重遊故宮,從大殿裏翻出一樣小東西,眾人看後都被逗笑了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經典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被稱作是紫禁城,在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的佔地面積有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有15萬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宮殿加起來有七十多座,光是房屋就有九千多間。早先它作為皇城,自然是不會輕易開放的,但解放之後就不一樣了。人們可以通過買票的方式進行參觀,如此大的一個地方,工作人員管理起來也不是很容易。而且故宮裏有很多他們不知道的小秘密,像溥儀晚年回到故宮,就曾指出過故宮的幾項錯誤,並且把自己小時候藏起來的東西從角落裏拿了出來。

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都很受人們的關注。年紀小小進入皇宮,長大後又被趕出來,可以説他的前半生過得無比的精彩又坎坷。他的出生非常高,伯父是皇帝,父親是王爺,母親也是名臣之後。而他自己又被慈禧立為皇帝,只是後來卻做錯了事情。其實換一個層面想,那些事情又何嘗是他願意的呢?

他只是沒有辦法,作為曾經的皇帝,一夕之間淪落到連住都沒有地方住。而他也不會知道要如何養活自己,北洋的出爾反爾他難道不會記恨嗎?這時,日本人的一番花言巧語,一個涉世未深的皇帝,他自然輕易的就相信這一戳就破的夢。後來在軍事審判庭的時候,溥儀幾次情緒失控,就是控訴日本人是如何監視他,剝奪他的人身自由。

就像那首歌唱的,他們笑你是傀儡,可換做是誰都不想卑微,這無奈的滋味。他很無奈,手裏沒有權利,卻終日糾纏在權利的中心。譚玉齡是他的妻子,可他卻沒有辦法保護她,最後落得個香消玉殞的下場。天皇裕仁曾經送過他天皇神器寶劍和鏡子,這對於他來説,這是一種侮辱。但他也只能接受,到了審判庭終於能説出自己的委屈。

溥儀恐怕也不會想到自己這樣的身份竟然能有被釋放的一天,還有自己的工作,成為了一個公民。1961年,離開故宮後的第37年,溥儀回到了故宮。不同的是,這次他是買票進來的,後來他在私底下還唸叨了一下,説回家還要買票才能進。故宮其實對於他來説意義是不一樣的,那是他從小生活的家,而在故宮的日子恐怕是他這一輩子最開心的回憶。

童年的他無憂無慮,可以歡快的在紫禁城裏奔跑,沒有對權利的追求,也不必管大清是否會亡、是否要復辟。進去之後,裏面的每一塊地都有着他的回憶,他也給工作人員指出了幾項錯誤的地方。最著名的一條就是光緒皇帝的畫像,掛的是溥儀父親的畫像。當他走到一個大殿門口的時候,他忽然停下了腳部,跑去角落裏似乎在找什麼東西。

過了一段時間,他拿出了一個東西,跟他一起去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原來那是一個蟈蟈籠,不過在早已沒了當年的光彩。小時候的溥儀很是不喜歡讀書,剛開始他看螞蟻玩耍,後來迷上了蟈蟈、蚯蚓。所以養了很多這樣的小昆蟲,這籠子正是他某次落下的。

這一幕在電影末代皇帝裏也曾出現過,不過巧妙的是,電影裏的溥儀放走了籠子裏的蟈蟈。現實中,那隻蟈蟈自然是不存在了。離開故宮的時候,溥儀回過頭看了一眼,這是他最後一次看曾經的家,自己童年的最後一眼。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30分,溥儀去世。

參考資料:《清史稿》、《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