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秦國為破合縱而選擇連橫策略,與齊國結盟,為何出兵幫助燕國伐齊;從轉移視線、謀求外部環境,分析原因,既能重新控制齊國,又能拖垮燕國,削弱實力
戰國風雲,諸侯爭霸,實力此消彼長;各諸侯國的關係,時而聯合,時而聯姻,時而反目成仇。其中,秦國與齊國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這兩個國家大多是以聯合為主,尤其是到了戰國中後期,齊國與秦國的關係是更上一層樓,整個齊國幾乎成為了秦國的一個附屬國。
齊國對於秦國所實施的政策和戰略,都是持支持態度的,並且對於秦國發動滅國戰爭這件事情齊國也是置之不理,無論山東五國的成員遭受什麼樣的戰爭打擊,齊國都是充耳不聞的,彷彿與秦國的結盟成為了齊國首要大事,也是齊國唯一需要遵守的事情。
戰國時期,齊國是秦國重要盟友
總之,戰國中後期,齊國就再也沒有與秦國發生過正面的衝突,也沒有真正地阻止過秦國的東進,更沒有幫助過山東六國其它任何一個國家,而秦國也沒有直接對齊國發動過戰爭,並且還將齊國作為最為重要的盟友,給了它不少的好處,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這兩個國家關係的密切以及齊國對秦國的重要性。
對於這樣的一個盟友,秦國應該把對它的外交政策作為重中之重,畢竟與齊國之間的聯橫是破除山東六國合縱的關鍵,也是保障秦國外部發展環境穩定的關鍵;但在戰國中期的時候,秦國卻與燕國和其它國家聯合在一起共同討伐齊國,而那場戰爭也不是普通的小型戰鬥,而是齊國曆史上遭受的最大的一次重創。
秦國為何拋棄盟友齊國,而幫助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燕國
在戰爭當中,燕國的名將樂毅帶領着六個國家合縱的部隊攻破了齊國的都城,甚至逼死了當時的齊王,使齊國這個老牌大國幾乎滅亡;這就是比較有意思的一點了,既然齊國是秦國的重要盟友,按理來説,在齊國面臨這樣的戰爭時,秦國應該是出兵相助才對,卻為什麼要幫助同樣與它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燕國,而討伐齊國呢?
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齊國是秦國重要盟國,秦國為何要幫助燕國攻伐齊國呢?看一看秦國聯合燕國,出兵攻打齊國背後到底有着怎樣的利益關係?
轉移視線,謀求安定的外部發展環境
第一點,就是為自己國家謀求一個安定的外部發展環境;事實上,秦國雖然在那場戰爭當中也派遣了軍隊參與,但秦國的軍隊卻並不是一個主力,只是象徵性的派遣軍隊進行聯合而已,因為在那個時候,秦國實際上已經強盛了起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山東六國針對的對象,外部發展環境一直都不是十分安定。
在這樣的檔口,秦國急需要一個國家替它去轉移其它諸侯國的視線,以保證它的穩定發展,只有當各大諸侯國的目標都轉移到了別的國家身上,秦國才能夠有喘息的機會。畢竟那時,秦昭襄王其實剛剛繼位不久,整個國家內部也剛剛遭受季君之亂,而且山東六國還曾經趁此機會發動過合縱戰爭。
秦國面臨內憂外患的環境,將戰場從西部轉移到東部齊國
所以對秦國來講,無論是內部環境,還是外部環境都非常的糟糕,它必須要為發展去尋求一個穩定的環境,才能夠讓整個國家重新回到原先的軌道上去,所以它才會選擇與其它國家進行合作,目的就是為了將各大諸侯國的注意力轉移到齊國身上,也將整個戰場從西部的秦國門户轉移到東部的齊國。
這樣一來,除去派遣出去的些許士兵之外,秦國其它的部分就能夠遠離戰鬥,安穩的整頓內部的發展;所以説,秦國這樣的做法看似是在幫助燕國,實際上也是對自己利益進行的考量。
齊國曾破壞齊秦兩國聯盟,組織合縱伐秦
第二個原因,就是齊國實際上是這兩個國家聯盟政策的首要破壞者;事實上,兩個國家在秦惠文王時期的聯合就比較的鬆散了;因為在那個時候,各國之間的實力差距還沒有那麼大,所以秦國與齊國之間的聯合並不是必須性的。
選擇合縱還是連橫策略,對齊國發展影響差別不大
尤其是對齊國這個國家來講,它之所以會選擇與秦國進行聯合,是因為它與秦國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同時,如果它參與合縱的話,也不會得到比連橫更多的利益,所以選擇連橫,還是選擇合縱,只在齊國的一念之間,這兩者對於齊國整個國家發展來講,都沒有太大的壞處,也沒有太大的好處。
在那個時候,秦國的國家實力還不是十分的強盛,還沒有到非讓齊國忌憚或者是依靠的地步;因此齊國其實是這兩個國家聯盟中的首先破壞者,在秦惠文王去世到秦昭襄王繼位這段時間內,秦國的國家環境不是十分的穩定,尤其是在秦武王嬴蕩舉鼎而死之後,秦國的內部發展更加的混亂。
齊國曾倡導諸侯國合縱伐秦
而齊國就在這個時候,則作為發起者開始倡導合縱伐秦,並且主張在攻破秦國之後瓜分秦國的土地,畢竟在那個時候,秦國即沒有總攬大權的國君,也沒有成名的將軍,相對來説實力比較薄弱,並不能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來抵抗六個國家的合作。
因此,從那時的實力來講,齊王其實是志在必得的;如此一來,齊國也就首先背叛了兩個國家之間的合作,秦國也是因為對此事記恨在心,所以到後來燕昭王伐齊的時候,秦國才願意去分一杯羹。
齊國合縱伐秦的目的是吞併宋國,引起公憤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齊國在當時確實引起了公憤;我們上面已經説到,在秦國內部實力比較薄弱的時候,齊國曾經倡導合縱伐秦,齊國雖然是那場戰爭的發起者,可是它的首要目的卻並不是秦國而是齊國旁邊的宋國。
宋國在那個時候算是一箇中型的諸侯國,它位居中原的中部地區,戰略位置非常的重要,同時,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比較肥沃的土壤,對於以農業經濟發展作為經濟主要收入的戰國時代來講,每一個國家都希望能夠吞併這塊肥肉。
齊國為吞併宋國,曾主導合縱伐秦,轉移視線
但就是因為覬覦的國家太多,這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並不敢輕舉妄動,畢竟這塊土地牽扯到的利益太大了,如果一旦出兵,恐怕會招致其它國家的聯合攻擊,所以齊國便想出了合縱伐秦為幌子的這一個計謀,目的就是為了讓其它國家的大部分軍隊,都將目標轉移到秦國身上,在它們上前線去對抗秦軍的時候,齊國就可以在後面趁機吞併宋國。
如此一來,當其它的國家反應過來的時候,宋國已經成為齊國的囊中之物了;齊國的這一算盤打得不可謂不好,實施起來也非常的順利,也正因如此,齊國引起了其它國家的公憤,不僅是因為它吞併了宋國這塊土地,讓其它國家眼紅;更因為它讓其它國家的軍隊在前線替它抵禦攻擊的行為,這一行為讓聯盟的軍隊損失慘重。
合縱伐秦的國家損失慘重,而齊國卻得漁翁之利,吞併宋國
尤其是與秦國相鄰的韓國、趙國、魏國三家,三個國聯軍共二十四萬人被武安君白起全殲在戰場上,糧草輜重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失,可謂是讓其它的國家都苦不堪言;可是齊國不但沒有損失,反而趁機吞併了宋國,這讓別的國家怎麼能忍?
不僅如此,宋國之前算是臣服於秦國的一個國家,秦國在那個時候也是派兵在宋國駐紮的,但白起應該是事先預料到了齊王的打算,所以戰爭前夕便將駐紮在宋國的軍隊撤出來了,如此給了齊王吞併宋國的機會,也讓作為聯軍主力的齊國軍隊有了其它的目標;相對來講,秦國戰場上的壓力也就小了很多。
但是,宋國畢竟是臣服於秦國的國家,對於宋國被吞併這件事情,秦國必定是懷恨在心的,因此那時齊國其實是引起了其它國家公憤的,所以在燕昭王決定進行伐齊的時候,其它國家才會毫不猶豫地加入到那個陣營當中,秦國也不例外。
秦國想通過戰爭,重新掌控齊國
第四個原因,就是秦國需要改變齊國那種,想要跳脱出秦國掌控權的行為;齊國曾經組織合縱伐秦的戰爭,既然齊國有了這樣的行為,就説明它已經不將秦國與它的聯盟放在心上了,對於齊國來講,這自然沒有什麼大礙。
但秦國那個時候卻是山東六國的主要目標,它的強盛已經讓其它國家都分外眼紅了,而且也讓其它國家感受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險;所以這個聯盟對於秦國的依仗比齊國對於它的依仗要多上很多,可是齊國自從齊湣王繼位之後卻大有想要獨霸一方的勢頭,並且絲毫不把秦國放在眼裏,這是秦國不允許出現的事情。
秦國與齊國不相鄰,沒有直接出兵的理由
雖然説秦國對於齊國比較看重,但這並不代表着齊國就可以對它為所欲為,秦國必須要去改變這種現狀,以重新控制住齊國的行為;可是齊國與秦國之間並沒有直接相鄰的土地,秦國也不能將齊國不聽它的話這種理由,作為出兵的藉口,所以它只能夠藉着燕國伐齊的機會給予齊國一個教訓。
只有在吃了大虧的時候,齊國才會想要緊緊的依靠着它的盟友,才能夠不從聯盟的圈子當中跳脱出去;如此一來,齊國也就能夠很好地被秦國掌控起來了,尤其是在經過樂毅伐齊之後,齊國的實力大幅度降低,不如之前強盛,它沒有辦法再像以前那樣與其它的諸侯國進行對抗,必須緊緊的依靠着看重它的秦國。
而秦國的實力在那個時候是突飛猛進的發展,實力的迅速強盛,讓它對於齊國的依賴程度也漸漸降低,進而這種依賴也就慢慢的變成了掌控;但曾經被攻破都城的齊國已經沒有能力反抗秦國這種掌控了,這是秦國非常樂意看到的結果,只有重新掌控齊國,就能夠保證六國合縱的軍隊不完整,就能夠保證合縱再也威脅不到它的國家發展。所以説,對於參與樂毅伐齊這一件事情上,秦國的眼光還是非常長遠的。
討論
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攻打曾經的盟友齊國,秦王還有着交好燕國的考量,賣給燕國一個面子,我們都知道,秦國與齊國土地不相鄰,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秦國與燕國也是如此,也沒有直接利益衝突,而燕國一直奉行的王道政策以及貧弱的實力,燕國幾乎沒有與秦國發生過戰爭;而齊國是燕國的世仇,齊國差點滅了燕國,引起燕國全體民眾的仇恨;秦國幫助燕國打齊國,必然會受到燕國感激。
秦國鼓動戰爭,拖垮燕國實力
所以,燕國雖然沒有齊國的地位那麼崇高,但同樣也是秦國邦交政策當中需要交好的對象,而在齊國得罪秦國的時候,秦國自然會將它的盟友從齊國轉移到燕國;因此,在這個時候,它最為倚重的已經成為了燕國。
而且燕國經過燕昭王變法之後,國力也變得比較的強盛,如果任由燕國就此發展下去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很有可能成為秦國的勁敵;因此,在這個時候支持燕國發動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戰爭當中耗費它的發展成果才能夠延緩它的發展速度。
所以説,秦國是十分想要促成這場戰鬥的,不僅是為了壓制齊國的發展讓其重新變成它的盟友,也是為了延緩燕國強盛的速度;同時在做到這兩點的情況之下,還能夠讓燕國感受到秦國的友好態度,也就讓兩個與秦國不是鄰國的諸侯大國都能與它交好,這其實是一種一石多鳥的行為。
綜述
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參與燕昭王的伐齊計劃是有着多方面的考量的,同時也與它的邦交政策相輔相成的,這也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種策略和計劃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實力發展階段,所要倚仗的邦交政策是絕對不同的,所要聯合的盟友也是不同的。
在秦國進入發展低谷的時候,必須要依靠其它的國家才能夠制約各大諸侯國的發展;但當它發現它並不能完全的去掌控這個諸侯國的時候,它也會選擇毫不猶豫的放棄,這也説明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並沒有永遠的朋友可言,畢竟,因為利益而結合起來的朋友,必定會因為利益的糾紛而分道揚鑣。
秦國與齊國就是這樣的,它們當中任何一國擁有強大實力時,都想要將對方變成自己的附屬品,這才產生了兩個國家之間的爭鬥;這也説明只有擁有強盛實力時,才能夠掌握自己以及對方的命運,試問難道戰國末期的齊國就不想擁有自己的發展嗎?肯定不是的。
只是,在那個時候,齊國發展已經跌入了低谷,它沒有能力將齊國變成之前那個強盛的諸侯大國,為了保障自己的國家安危,只能夠依附在秦國身邊苟延殘喘,但這樣的行為讓它在保證自身安危的同時,也成為了秦國支配的對象。
燕國也是如此,強盛的時候它可以聯合其它的國家共同伐齊,但當它的實力跌落下來的時候,它還是隻能夠依靠強盛的國家才能夠生存的;因此,我們在歷史的發展進程當中時刻都不能夠忘記提升自身的實力,因為國家與國家的對抗力實力才是絕對的話語權,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是真理,只有實力強盛才能夠挺直腰桿。
參考文獻:《戰國策》、《呂氏春秋》、《左傳》、《資治通鑑》、《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