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自從人類文明發展起,戰爭作為一種極端暴力的手段,被廣泛運用到兩個勢力的爭鬥當中,在漫長的戰爭歷史上,隨之產生的,則是一種特有的兵器文化,那些寒光閃爍的冷兵器,具有十分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同時也受到了無數男性的喜愛,正所謂“香車配美女,寶劍贈英雄”,兵器也被形容為“男人的口紅”,有着讓人痴迷的魅力。

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因此在歷史上,著名的寶劍傳説可謂是層出不窮,比如三國時期趙雲用的青釭劍,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的干將莫邪,如果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在這些著名武器的背後,似乎還是一個標配條件,那就是寶劍必須“削鐵如泥”才行。

其典故可以見於多本小説,比如《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就提出:“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而明代的《尋親記》也寫到:“純鋼打就;久煉成之;削鐵如泥。”

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這種小説的寫法,自然有着誇大的成分,即便是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大家也並不能做出這麼鋒利的鐵劍,更何況當時呢?不過古人這麼説,肯定也有着自己的一份憑證,根據專家的分析,那些削鐵如泥的寶劍,削的很有可能不是鐵,而是其他的金屬。

古代的人,由於生產力的低下,很容易將各種金屬混為一談,清代的《説文解字》就指出,“金,五色金也。今聲。凡金之屬皆從金。”因此鐵不單單泛指一種金屬,也有可能包括其他的物品,比如説質地相對軟的銅或者銀。

通常來説,鋼鐵的莫氏硬度為4-5,而銀和銅的硬度只有2.5-3左右,過去鑑別銀子的方法,有的直接用牙來咬,能夠留下牙印,因此刀劍自然也就能夠劈的開了。

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而《水滸傳》裏面,楊志東京街頭賣刀,吹噓自己寶刀砍銅剁鐵,刀口不倦,牛二不信,將20枚銅錢擺在一起,隨着楊志手起刀落,銅錢應聲劈為兩半,這件事情邏輯上是説得通的,而在1978年,我國工藝美術界全國性集會上,龍泉寶劍的製作藝人曾經當場演示,用一把龍泉寶劍將疊在一起的六個銅板劈成了兩片,這也算是真正的削鐵如泥了。

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此外,還有一種説法,古代將鐵按照含碳量的方式區分為三種,其中含碳量超過2%的鐵叫做生鐵,含碳量在0.05%到2%之間的,叫做鋼,至於低於0.05%以下,就是被稱為熟鐵了。一般來説,含碳量越低,金屬也就越難生鏽,但是質地也會越來越軟。

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而熟鐵作為生鐵精煉的產物,硬度並不高,而且可塑性和延展性比較好,容易鍛造焊接。雖然生活中不太常見,舉個簡單的例子,實際上和過去的自來水鐵管差不多,力氣大的現代人,拿把菜刀用力也是能劈開的。因此“削鐵如泥”可能指的是熟鐵。

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值得一提的是,削鐵很難,但是“削泥”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這裏的泥土不但包括了那種鬆軟的泥巴,也包括了各種砂石,如果是用小刀在地上挖過東西的讀者們就會有了解,切土的時候會有讓人牙酸的聲音,阻力也特別大,尤其是變硬的黏土,要想將其削下來,可不比削鐵輕鬆多少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8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的寶劍為何能夠削鐵如泥?專家:其實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