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大帥薛仁貴:一生戎馬戰無不勝,卻被侄子毒傷,更遭親子誤殺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白袍大帥薛仁貴,一生戎馬戰無不勝,卻被侄子毒傷,更遭親子誤殺”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故事的人,可能也會產生疑惑,關於薛仁貴在小説評書裏的記載,他的確是被薛丁山放箭誤殺,可是他哪來的侄子呢?這個侄子又是怎麼毒傷的白袍大帥呢?
這些故事,當然還要從《薛丁山徵西》中去尋找答案,在薛丁山尚未下山之前,西涼來犯大唐,由於羅通掃北剛回來不久,正在休假,所以薛仁貴掛帥西征,身邊有周青、姜興霸、姜興本等幾個結義兄弟輔助,前部正印先鋒官則是秦瓊的兒子,駙馬秦懷玉。按照正常實力,唐軍對西涼兵馬具有碾壓式的優勢,所以秦懷玉日搶三關,夜奪八寨,很快就打進了鎖陽城。
然而,按照評書的套路習慣,鎖陽城是西涼元帥蘇海的空城計,將唐軍誆進鎖陽之後,立刻率領西涼六國聯軍包圍了鎖陽城。薛仁貴立刻點兵,出戰蘇海,結果在兩軍第一戰中,蘇海太厲害,姜興霸和姜興本相繼陣亡,秦懷玉也被打傷,薛禮只能親自上陣,跟蘇寶童打成了平手。蘇海為了取勝,便放出自己的獨門必殺,毒藥飛刀,薛元帥不慎遭到暗算,由於這飛刀毒性太強,薛禮敗回鎖陽城之後,便陷入昏迷。最後,靠着程咬金這個福將隻身闖敵營,在蘇海那裏騙來了解藥,才將薛仁貴救了回來,雖然命保住了,但因為毒性太烈,薛仁貴從此元氣大傷,體能和力氣大不如前,慢慢地淡出了一線主力陣容,最後又被薛丁山誤殺,一代戰神的傳奇故事,在小説中就此結束。
對於這些內容,聽過隋唐系列或者説薛家將系列的人都不會陌生,哪來的侄子毒傷呢?如果按照剛才老樂對這段故事的回憶,毒傷薛仁貴的正是蘇寶童,他跟大唐可是仇人,哪來的叔侄關係呢?問題就在這裏,這層關係,就要從程咬金那裏論起了。薛仁貴子所以可以投軍,就是因為他在程咬金被老虎追的時候,挺身而出,打虎救人,這得到了老程的感謝,才拿到了金批大令,使得張世貴再也不能找理由拒絕。後來,隨着薛仁貴的嶄露頭角,大唐另一位老將尉遲恭也非常欣賞這個後輩,便提議要收他當乾兒子,程咬金便橫插一槓子,也要給薛仁貴當義父,最終,薛仁貴成了兩位功勳老將的義子,所以民間説,薛仁貴是程咬金的半個乾兒。
而程咬金在西涼闖敵營,之所以能從蘇海那騙出解藥來,就是靠着他忽悠蘇海不知道的過往恩怨。這蘇寶童之所以與大唐為敵,是因為他的祖父蘇定方是羅成的死敵,羅成死後,羅通為父報仇,抄了蘇定方一家,只逃出來蘇海的父親流落西涼,等到蘇海長大成人,學成武藝,他父親才在臨終前告訴他蘇家和羅家勢不兩立,但沒提程咬金什麼事兒,也有版本説,剛説出程咬金三個字就嚥氣了,所以蘇寶童根本不知道程咬金也是他爺爺的仇人。靠着這一點,程咬金騙蘇海,説自己跟蘇定方是好朋友,經過一番雲山霧罩,蘇寶童對老程好感倍增,發自肺腑地管程咬金叫爺爺。在獲取了蘇寶童的信任後,程咬金又使出小伎倆,騙走了解藥。
介紹了這麼多之後,這輩分就很清晰了,從程咬金那裏看,蘇寶童是他的孫子輩兒,就算蘇海矇在鼓裏叫他爺爺,但起碼也算“半個孫子”吧?薛仁貴又是程咬金的“半個乾兒子”,如此一來,那蘇寶童不正是薛仁貴的“侄兒”嗎?因此,薛禮被蘇海毒傷,不也就是被侄子給毒傷了嗎?當然,以上故事,不過都是小説家戲言,與真正的歷史關係不大,歷史上的蘇定方是大唐名將,他也沒有個叫蘇海的孫子與唐朝為敵。薛仁貴更不可能中過什麼毒藥鏢,甚至他的兒子都叫薛訥,而非薛丁山。但這些有趣的故事串聯在一起,就成了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看似信口開河,但正是這些大量的傳統評書小説的存在,讓幾百年來沒有條件接觸到更多史書的普通人,有了啓蒙歷史的機會。所以,這些故事雖不可信,但絕非毫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