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稟實而知禮節”,這句名言出自於司馬遷的《史記》,大致意思就是説,人民吃飽肚子了,才能夠教會他們禮儀道德。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經濟決定文化”。但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吃飽肚子可以説是每個下層民眾最大的渴望了,一旦社會動盪,或者發生天災,那麼就會有大部分農民吃不飽肚子,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封建專制統治者。縱觀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朝代更替的亂世,往往都有饑荒的功勞。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人民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不過糧食問題依然很嚴峻,從1959年到1961年,發生了三年大饑荒,對國家和人民均造成了很大影響。其實不僅僅是中國,世界各地的人口大國深受糧食問題所擾,就拿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來説,1943年,印度的孟加拉邦就發生了非常嚴重的饑荒,因飢餓死去的人高達百萬,後來官方統計都只能夠公佈出一個大致的死亡人數範圍,也就是100萬到150萬之間。
幸運的是,在1965年7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了雜交水稻,並提出了著名的“三系法”,大大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可以説,是袁隆平解決了我國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
既然中國的糧食問題已經可以解決了,那麼為何每年國家還要花大價錢向外購買糧食呢?這其實跟中國的經濟發展有關。1978年,我國致力推動“先富帶動後富”,自此,中國的經濟就如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飛速提升,原本的農業大國,已經逐漸向工業大國、商業大國轉型了。商業和工業要發展,同樣需要大片的土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壓縮了原有的土地面積。就目前而言,我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也只夠全中國人百分之85的人吃。
那麼政府為何不留下多一點的土地來耕種呢?這是因為大量的農業用地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二、三產業的發展,與其費功夫在第一產業上面,還不如用二、三、產業賺來得錢去購買國外的糧食更加划算。
印度就不一一樣了,印度人到現在都沒有能夠解決飢餓問題。不過,這個國家有一個十分矛盾的事實,那就是該國是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大國。為何印度人寧願吃不飽飯都要把糧食拿出去賣呢?這是因為印度的二、三產業不夠發達,底層印度百姓生活不可能僅僅依靠糧食,一些其他的生活必須品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購買這些東西有需要錢,錢從哪裏來呢?自然就是自己產的糧食。
印度有着十分嚴格的種姓制度,雖然到現代社會,名義上改制度已經被廢除,但不可否認它依然存在於印度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高種人生下來就能夠享受到好的教育和醫療,而那些低種人,只能夠靠着每年產出的一點糧食,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賣出去,來換取賴以生存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