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7年1月31日,瑟瑟寒風中的卡諾薩城堡,迎來一個特殊的客人。
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在卡諾薩城堡外單膝跪地,用最虔誠的心乞求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諒解。
高高在上的教皇還有卑顏屈膝的國王,就此定格了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也側面證明了中世紀時代,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的現實。
在卑顏屈膝,受盡屈辱後,亨利四世獲得了寬恕之吻,總算保留了基督教教籍。
(國王的懺悔)
這教籍可比今日北上廣户口本值錢多了。
不過這神羅皇帝亨利四世,也非不記仇的主。
在獲得教皇寬恕之後就開始勵精圖治,地位穩固後,連續兩次派兵遠征意大利,打的羅馬教廷狼狽不堪,也讓曾經羞辱自己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客死異鄉,隨後就擁立立自己信任的主教為教皇。
從備受教權欺凌,到擁立信任的教皇,亨利四世已經做到極致!
因為對歐洲中世紀而言,無論權勢多牛的帝王,都無法擺脱教皇權威束縛,即便能影響教皇權威,也不敢真正去挑戰教皇。
宗教勢力太過龐大,太過堅韌,太過深入人心。
歷數歐洲史,要不是宗教革命動搖教誨權威,後續哥白尼、布魯若等先輩帶來的科技之光,破碎中世紀鐵幕,教皇將永遠高高在上。
當然,他們現在過的也不差就是了。
(美輪美奐的教堂)
而這樣的事情,在整個世界古文明史中也屢見不鮮。
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或多或少都有宗教權威凌駕於世俗王權之上的時刻。
比如著名的古埃及文明,就有能和王權分庭抗禮的阿蒙神教。
阿蒙神教的阿蒙神,屬埃及帝都底比斯守護神!
初開始的阿蒙神教和埃及法老屬合作關係,法老利用宗教影響,宣講強化自己的統治,藉助宗教維持政權的穩定。而阿蒙神教則在法老給予的特權下,成了掌控大量財富、土地、奴隸的勢力集團。
世俗和宗教互相配合,互相加持,繁衍發展了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阿蒙神廟)
可宗教的傳道作用,相較於皇權而言,其實更有優勢。
長久經營後掌控的經濟特權,也通過經濟滲透傳遞到了政治層面。
經過數百年發展,阿蒙神廟漸漸變的勢力滔天,成古埃及政治影響力最大勢力,很多方面他對於古埃及的掌控,甚至超過了皇權。國家行政、財政大權都被阿蒙神廟把持,祭司長兼任的上下埃及先知最後都成了可以替代埃及宰相的存在。
由此,教權和世俗王權開始勢不兩立起來,進而叛亂迭起,甚至有了僭越之心!
按照《威爾伯紙草》文獻記載,阿蒙神廟勢力最鼎盛時,掌控力埃及本土160多個城池,共有土地 864168 斯塔特(埃及土地單位),阿蒙祭司長位置屬世襲罔替,不受法老幹預。
這樣的情況持續多年後,終引發埃及內亂。
公元前1085年,“阿蒙祭司長”霍里赫爾自立為王,和法老分庭抗禮,也讓強盛的埃及新王國時代結束,經過300多年分裂期,才重新獲得統一進入古埃及第三中間期。(古埃及王朝更迭算法)
(王朝更迭)
宗教凌駕於世俗王權上情況,印度文明的前身,古印度也有體現。
大家都知道印度現在依舊有種姓制度延續,而這種姓制度就是埃及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的體現。
在種姓制度中,處於最高位的是婆羅門,也就是神職人員,處於第二位的才是統治階級剎帝利。
這地位高低區別,可謂非常明顯,而且職能各有不同。
種姓制最高位的婆羅門主管神權、祭祀,還有插手世俗政權能力。
代表王權的剎帝利,都是印度教信徒,需要聽從婆羅門宣教,聽從兩道規矩之後,才是掌握軍政大權的王公貴族。這兩者的關係其實和古埃及阿蒙神祭祀和法老統治集團關係類似!
至於婆羅門和剎帝利之下的:吠舍、首陀羅、達利特。
那就是五等分類各行其事了!
吠舍多為商人,首陀羅多為傭人、匠人,至於達利特就屬原生古印度人,在印度教中統稱賤民。
(印度種姓制度)
以上説完了歐洲、古埃及、古印度。同樣悠久的華夏,為何沒有宗教凌駕皇權之上事情發生咧?
這就不得不從中國文化的延伸中找尋答案。
中國,其實也曾經是一個沉迷宗教的國度,這種沉迷在夏商兩代最為突出。
那時最流行的就是占卜巫術,出門打仗要烏龜殼占卜一下,生娃要占卜一下,祭祀要占卜一下。
那個時候的華夏子民,可謂迷信成癮,占卜師也講究很多,男占卜師叫覡,女占卜師叫巫。
這羣人也號稱能通天知地的人物,厲害的緊。
占卜文化最流行的時候,夏商時期天文、禮法、記錄之類的權利,都是巫覡占卜師的特權,他們甚至能干涉王權,左右國策。
(商朝)
但這樣的情況在當時沒持續多久,就遭遇了世俗王權的連番打擊。
公元前1147年,商朝武乙繼位稱王,有感於占卜師對於王權的影響,命人制作了叫“天神”的人偶加以鞭打,鞭打完之後,還得意洋洋的宣告全國,自己“戰天”成功,隨後又行“射天”禮,讓下屬轉神弄鬼對自己下跪求饒。
意思就是,自己鞭打了神,還射了天,比神更厲害!
隨後商亡周興,在周武王駕崩後,華夏文明史奠基人之一“周公”出場了。
他是個開創性的思想家,創造性的將“祭祀”“敬祖”和禮儀典章制度有機結合,制定了《周禮》。
這《周禮》無疑是華夏史上第一個正兒八經的政治制度,宗教禮法甚至文化傳承鉅著。在《周禮》約束下,華夏禮儀的中心,從虛無的占卜迷信變成了有型有實體的祖宗廟宇。對宗廟祖先的敬重,超過了對於神廟的敬重,也成了中國一直以來流傳至今的傳統。
(文明奠基人周公)
清明節燒紙錢,誰會燒給神?不都給祖先嗎?
就此,周公之禮,讓中國從巫鬼文化,進入了禮樂文化時代,進而在春秋戰國長期歷史積澱中越發厚積薄發,成了民族文化基因之一。
至於後續多元化宗教傳播,為何都不成氣候這問題,則和儒家還有皇權穩固有關。
宗教是什麼?
其實是王權為了維持穩定,進而通過輿論引導讓民眾心有寄託的神鬼怪異之事而已。
原本的宗教,都是脱胎於自然崇拜而產生的,為了滿足人心中訴求而存在的。
可這樣的訴求,在中國歷史上,卻少有存在的土壤。
(三武滅佛)
為何如此,則不得不説幾個人!
首先:神話時代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衞填海,這樣的典故,讓中國人很早就明白,人定勝天這個道理。
其次:陳勝吳廣起義時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讓後世無數華夏英傑,都有西方也好印度埃及人也好沒有的心氣,稱王做祖並非不可能。
再次:不是宗教的儒學,有着和宗教相當的作用,但卻少有宗教那樣的破壞力。
最後:基於大一統傳統而存在的中國各個王朝,皇權的集中度還有統治力也非西方和古埃及印度那樣的國度可比。
以上,才是中國史中,宗教一直佔據不了上風的根源,而且中國皇帝對宗教勢力過大多采取取締鎮壓方式,比如著名的“三武滅佛”就是明證,宗教鬧騰真太過分了,刀劍可無眼。
我們中國人信教有個特點,那就是虔誠者少,功利心多,見道拜道,見佛拜佛,見基督説阿門。
你説他信教嗎?
真心信教的不多,信自己的更多,“人定勝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是中國人的信仰........
【來源:阿斗不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