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們的頭等大事:不同的朝代“盤”出了不同的男子髮型
秦兵馬俑
宋朝人愛簪花
清宮劇劇照
當代社會,男性絕大多數是短髮,偶爾遇到個別留着長髮的男性,路人的目光像是被“吸”住一般,情不自禁多看兩眼。然而,在古裝劇裏,男性十有八九是長髮,與當今男性天差地別。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不同的朝代“盤”出了不同的男性發型,不僅是長度有變化,在造型方面,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潮流”:秦兵馬俑掀開了豐富多變的秦朝男子髮型圖鑑,宋朝男子愛戴簪花,清朝統治者一聲令下就剃光了漢族男子前半個腦袋,留起了大辮子……
秦朝士兵挽髮髻級別不同“髮型”不同
“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的出土,為人們提供了豐富而形象的考古資料。在整齊劃一的軍陣中,有着不同兵種、不同等級的區別,就連發式和頭飾都各有特點。
與電視劇帶給觀眾的想象一致,秦朝士兵都留着長髮。根據《中國曆代妝飾》作者李芽的統計,步兵俑、騎兵俑、御手俑、跽坐俑有着不同的髮型,僅步兵俑就有12種髮髻。據瞭解,兵種之間做區分,是為了在聯合作戰的時候方便識別和指揮調度。由於行軍打仗的需求,秦朝士兵都梳起了或高或低的髮髻,有的還需要用發冠固定住,比較穩固,不易變形。
“秦俑髮式和髮飾的繁複多樣,與秦俑內部複雜的等級關係是相對應的。根據秦人及其前後的歷史和傳統習俗,尚右卑左是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因此,髮髻偏左的武士俑地位要低於髮髻偏右的武土俑。”根據李芽的分析,髮髻偏左、偏右的武士俑,地位均高於髮髻偏後的跽坐俑。此外,少數頭部戴飾物的,比普通的兵馬俑級別更高。
清朝男人的大辮子也要裝飾?帶流蘇還帶墜兒
到了清朝,男子的髮型經歷了大變革。
滿族從頭頂上就和漢族大不相同,他們剃髮留辮,不僅能讓頭髮不影響視線,還方便戴盔征戰。1644年,清兵入關。剛剛佔領北京的清朝統治者要求漢族人必須效仿滿族衣冠,但時局動盪,這個政策暫緩執行。
順治二年,局勢大定,清廷開始暴力執法,“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剃頭匠們挑着擔子游行於市,看到不符合規定的漢族男子就衝上去剃頭,如果抵抗,就會面臨殺頭。這種政策引起民眾的強烈反抗,清廷妥協為“十從十不從”,同意部分人羣遵循舊俗,民怨得以平息。但男子剃髮還是必須執行。
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剃髮留辮,大多是同樣的辮子和髮型。不過,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大辮子,其實也各不相同。
據李芽介紹,儒生、墨客都會留“官派辮子”,編得不鬆不緊,後垂辮穗與臀部相齊,戴上官帽或瓜皮小帽,穿兩截褂,腳下是福字覆鞋,顯得規矩、斯文。講究的,用紅、黑絲繩扎辮子,兩端成流蘇下垂。八旗子弟將金銀珠寶等珍品製作成別緻的小墜角兒,綁在辮梢上,隨辮擺動。
處於社會底層的男子們,留着不同的髮型。他們不留辮穗,把辮子編得又緊又硬,有時還在頭髮中間續些鐵絲,為的是讓辮子更硬實;辮梢不用繩扎,而是用布條捻起來扎着,辮梢向上撅起,當時人稱“蠍子尾巴緊小辮”。這種髮型,往往給人們“不是良民”的印象。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剪辮子的時刻終於來到了。然而,有些漢族人早已經習慣了200多年,對辮子反而又割捨不下了。革命黨人派人上街巡邏,只要發現沒剪辮子的漢族男子,就強制剪去。
頭頂的方寸之地,明明是自己的,關係個人的形象與美觀,與文化背景有重要的關係,但也是“頭”等大事,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
宋朝人愛簪花就連男士也不例外
如果要評選哪個朝代的人最愛戴花,那非宋朝人莫屬。宋朝流行養花、戴簪花,有的是真花,有的是仿真花。牡丹,芍藥,各種五顏六色、琳琅滿目的花冠,是宋朝女性的最愛,她們在不同的節令插戴不同的花。
這種時尚趨勢,竟然還滲透到男性圈子裏。蘇軾在吉祥寺賞牡丹時,頭戴簪花,醉意熏熏,“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像蘇軾這樣在賞花飲酒時折朵花朵戴在頭上的男士並不少見,成了文人們的風雅趣事。
不僅如此,戴簪花還被融入禮儀制度。君王帶着王公大臣去郊外、明堂祭祀上天、祖宗時,都要行簪戴禮儀。聖節大宴、立春入賀、貢士喜宴等重要場合,也要舉行簪戴儀式。戴簪花的時間,有的是在慶典之前,有的是在宴慶進行中賜花簪,有的是在禮畢後賜花簪戴回家。“不論尊卑,都有簪花的機會。”李芽寫道。
我們無法想象,男子們一個個排成隊,統一戴着五顏六色的簪花,會是怎樣的場景。不過,在慶典中賜花簪花,確實增添了慶典的祥和與喜氣。
來源 南都晨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