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最後為什麼會被殺 韓信的老師究竟是誰

韓信最後為什麼會被殺

説起秦末的時期,就不得不提韓信了,關於他的一生,有着眾多的典故,以及一些謎,至今都沒有人能夠明白,例如韓信之死。很多人都想不通一代名將,為何就慘死在呂后之手,究竟是和原因,那就得從劉邦説起,畢竟韓信之死,肯定跟他分不開關係。

《楚漢傳奇》裏的劉邦

劉邦出身卑微,當過最大的官只不過是亭長,並且當的也不怎麼樣,大字也不識幾個,純粹是蕭何和一個有點能力的岳父的幫扶,不然他這個官造就當不成。為何他能成功,本身的能力並不怎麼樣,只能説是會用人,重用了一些能臣,幫他爭奪天下,其中韓信肯定是能手。有一次,劉邦無事,就跟身邊的將士閒聊,討論到軍事,問韓信自己能夠帶多少士兵,韓信想都不用想,直接説了撐死10萬,而問及自己,説能有多少就帶多少,多多益善。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劉邦本身是不會帶兵打戰,只是會用將。

劉邦能夠得到這個能手,也是僥倖,是他的福氣。原本韓信入其帳下,依舊得不到重用,是蕭何所引薦。雖然後來韓信不辜負他所望,擁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兵權,在劉邦看來,只不過是擁兵自重,倘若他造反,對自己的政權影響是致命的打擊。韓信不懂得做人,還要讓自己立其為齊王,證明了他是個有野心的人,因此以流氓出身的劉邦,怎麼可能會有多大的氣量,肯定是氣急敗壞,滿腦子想着要除掉他。

雖然他之前説過三不死,並且自己是不好除掉他,否則後世會記載自己謀殺功臣的污點,才會讓借呂后之手,但其本質是劉邦的意圖。

韓信在歷史上是誰

韓信是誰?他是淮陰的普通羣眾,是劉邦的大將軍,是起義軍中被封為齊王的人,是漢朝的楚王和淮陰侯,是後世人稱為兵仙的人,是漢初三傑中的一個。韓信是誰,他的身份由許多種,讓我們來一一分析。

韓信劇照

韓信出生在淮陰,是淮陰的一個普通民眾,甚至可以説是淮陰裏的一個最卑微的人。因為他沒有職業和謀生能力,能活下來全靠他人接濟。這讓他在鄉里的評價很差。

後來他投奔項羽後不被重用就投奔了劉邦。在投奔劉邦後,因為蕭何的大力推薦,劉邦開始重用韓信。他封韓信為他的大將,並且在領兵上面對韓信是言聽計從。之後,在韓信的幫助下,劉邦的勢力逐漸壯大,並且形勢越來越好。在韓信平定了三齊之後,劉邦迫於韓信的功績封他為齊王。

被封為齊王的韓信並沒有意識到劉邦已經開始猜忌他,所以他完全沒有收斂,而是繼續東征西戰。最後,在他的步步緊逼之下,項羽自盡,劉邦勝利。劉邦稱帝后加封韓信成為楚王。但是此時的劉邦已經有了殺韓信的心。

後來在陳平的設計下,劉邦想要襲擊韓信。但是韓信不願就這樣被殺,就帶着鍾離昧的屍體去覲見劉邦,結果劉邦毫不顧念從前的情意,而是將韓信捆綁起來,將他下獄。在眾人的求情之下,再加上劉邦怕軍中追隨韓信的人反叛,所以就革除了韓信楚王的封號,改封他為淮陰侯。

最後韓信到底還是沒有逃脱劉邦的手掌,被蕭何、呂雉等人計殺在長樂宮。在他死後,後人因為他用兵如神的戰績稱頌他為兵仙。還有人因為他對漢朝的功勞認為他是漢初三傑之一。

韓信用兵歇後語的由來

關於韓信用兵歇後語只有這麼一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這句韓信用兵歇後語的版本有很多,有人説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也有人説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其實這樣的説法都是不正確的。“韓信點兵”是一個成語,講的是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用數學方法快速計算士兵數目的故事,反映了韓信本人的聰慧與懂得變通。

韓信畫像

而“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講的則是韓信和漢高祖劉邦之間的一個對話。有一天漢高祖劉邦找自己的大將韓信閒談,期間説到了帶兵打仗的問題,於是劉邦就問韓信,説假如自己帶兵打仗的話最多能帶多少兵?韓信馬上回答道,説要是陛下你帶兵的話,不能超過十萬。劉邦聽後又問韓信,要是你帶兵的話最好帶多少?韓信回答説,要是我的話,當然多多益善,越多越好了。劉邦聽後也不生氣,笑着問他,要是你率領士兵越多越好的話,你怎麼會被我捉住?韓信也是笑着回答他,陛下你是不擅長帶兵打仗,但是擅於統帥我們這些將領,這也是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我們這些將領帶兵打仗的本事都可以在後天學習到,但是陛下你的本事可是天生的,所以才是我們的陛下啊。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後來也被簡稱為“多多益善”,意思就是對於某件事物的需求很大,越多越好。韓信在這則小故事裏表現出的機智是十分難得的,和他對話的是自己的陛下,稍微説錯點什麼就可能引來大禍,但是韓信這一番言論下來,又誇了劉邦又誇了自己,使得兩人都開開心心的,“漢初三傑”的名頭果然有點分量。


韓信的老師究竟是誰

韓信,被後人稱頌為兵仙,他那詭異的兵法使戰爭變成了藝術,給人敬佩。但是世上都有老師,歷史上對韓信的老師爭論有很多,都沒有真實的史料記載,都是後人對此的推測。

《千機變2》中的尉繚

第一種説話,認為韓信師從尉繚,尉繚何許人也呢?假如對秦朝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尉繚原本是秦國的宰相,他有着傑出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華,堪稱是一代豪傑。尉繚的生平資料我們知道都不是很多,只是知道秦王任為國尉,官至宰相。他幾時候死的也不知道,一個謎一樣的人,不知道咋的就跟韓信扯在了一起。認為韓信學了尉繚的兵法,卻沒有習得政治,以至於韓信晚年不幸,這倒是可以説的過去。

第二種説法,認為是韓信的老師是李左車,李左車是韓信在攻打完趙國後,所收復的一個手下,也是韓信的謀士。李左車曾輔佐過趙王歇,替趙國立下了赫赫的功勞。之後韓信虛心請教,兵法才日益見長。

第三種説法,是根據史記的記載,然後推斷出來的,認為韓信是自學成才。史記上説韓信幼年的時候,身為一介布衣,既不能做小吏,也不能經商,甚至也沒有言明他的老師是何許人也,畢竟司馬遷假如知道韓信的老師是誰,肯定是標註出來,能教的如此學生的老師,肯定也是一名真隱士。因此我們知道韓信是自學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書,才會有日後的傑出的成就。以至於日後與張良一起,編著兵法三章,後世早已失傳。

無亂韓信是誰,至少我們現在所能知道的就是韓信很聰慧,他本就是天才,天生聰穎,這又有什麼不可能。

韓信的經典戰役介紹

誰都知道韓信會打仗,並且打過很多的勝仗,在楚漢爭霸中綻放光輝。他最初的暗度陳倉,以及之後的背水一戰,這些都是我們所眾知的,知道就是這些一系列戰爭,改變了漢軍的地位,使劉邦建朝奠定基礎。

垓下之戰作戰圖

直到最後一場戰爭,那就是垓下之戰,使楚軍最後的戰鬥力煙消雲散。公元前202年,灌嬰率兵攻打彭城,順便侵佔了很多楚地,同時進行的英布率眾攻打九江地區,而劉邦從固陵出發,三面攻打,使楚軍被迫向東南方向撤退。直到退到垓下,此時楚軍的剩餘兵力還有10萬餘,依舊可以跟漢軍一決雌雄。直到漢軍的多方兵力匯合之後,達到了60多萬的兵力,並且包圍了垓下。

漢軍為了改變局面,派韓信率領30多萬為主力,試着去攻打楚軍,初戰不順,項羽甚至帶兵出城迎戰,幸好有左右大軍保護,不然韓信的軍隊必將潰敗。三面夾擊,逼迫項羽回到了垓下城。

局面依舊陷入膠着的局面,正在此時,漢軍唱起了楚歌,關於這個楚歌,有兩個疑惑,有些人説這是張良提議,用來瓦解楚軍的士氣,而有的人認為是劉邦提議的,因為劉邦同樣是楚地出身,唱楚歌,是用來慶祝將要到來的勝利。

項羽知曉自己已無辦法翻盤這個結局,無奈率幾百騎兵,突圍而逃。卻遭到漢軍的追捕,最終在烏江那個地方自刎。

就是這場戰爭結束了爭霸的局面,也許有的人認為這是以多欺少,何以看出韓信用兵入神呢。但你得知道,如果沒有韓信之前的努力,哪會來這麼多的漢軍,這是連鎖反應。

戰神韓信到底打過敗仗嗎

不知在歷史上有沒有記載過韓信打過敗仗,但是在《楚漢傳奇》中我們可以看到,韓信在出蜀地之後,是打過一次敗仗,並且敗的還是挺慘的。項羽以3萬的兵力,打敗了50萬的諸侯聯軍,如果説這是誰的錯,韓信難以推脱,但也不是他的過錯。

段奕宏版韓信

劉邦在攻打彭城的時候,項羽的軍隊被滯留在齊國,留下范增來防守彭城。劉邦所帶領的50萬聯軍,大張旗鼓地攻打彭城,致使范增無法防守,但也是有計謀的撤出,並沒有損失多少的兵力,退守在蕭鎮。

劉邦佔領彭城之後,就號令三軍可以痛快的玩樂,士兵們肆意掠奪,光天化日的強搶民女,軍紀極為混亂。劉邦其他的將領都在玩樂中,唯獨韓信,他身為大將軍,只有他發現了其中的危機,佔領了彭城並不是勝利,只是范增有意的退讓,而且他深知項羽必定5日內回來,帶着精鋭楚軍歸來,必定有一場大戰。他先是率領2萬漢家軍出城駐紮,然後跟劉邦説明緣由,但是自信滿滿的劉邦,卻絲毫不放在心上,認為韓信是危言聳聽,繼續玩樂。

沒想到的就是,項羽果真在5日內,聚集了3萬楚軍,兵臨彭城。本來韓信已經做好了戰略部署,重點守護南北城門。沒想到項羽先是派2.5萬的兵,由季布和鍾子期來帶領,去吸引韓信的主力兵,自己率5千士兵,連夜渡過沼澤地,直接攻破東門,東門是漢軍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也是韓信所沒想到的。導致城內一片混亂,諸侯聯軍只不過是濫竽充數,沒幾下,就四處逃亡,就這樣韓信在跟項羽的第一次交鋒中就落入下風,可以説是他拜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78 字。

轉載請註明: 韓信最後為什麼會被殺 韓信的老師究竟是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