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和戴笠,都被稱為“特工王”,但誰更勝一籌呢?
提起上世紀的兩位特工王,李克農和戴笠,關於誰更勝一籌的爭論就沒停止過,但爭來爭去都會陷入一個誤區,即戴笠死得早,無法進行全盤比較。但真如此嗎?其實這是一種開脱,還是讓我們先從兩人的早期經歷説起。
李克農出身於書香世家,自幼受過良好教育,從18歲至於27歲入黨前,曾當過報刊編輯,做過科員等,這些工作按如今的眼光來看,是屬於“白領階層”,是知識分子的典型模樣。
戴笠的早期比較苦,雖也接受過正規教育,但戴笠卻步入了“江湖”,比如曾在王亞樵手下當小弟,甚至最慘時還當過乞丐,所以這些經歷,讓戴笠的身上,沾染上了濃厚的江湖氣。
從兩人早期來看,雖都接受過正規教育,但顯然屬於兩條道上的人,那麼為何要説早期經歷?因為這段時間,是一人的人生觀形成並定型之時,決定了以後的行事方式、思維方式,甚至最終的發展高度。
在李克農入黨後不久,便迎來了一段傳奇經歷,便是卧底國民黨的中統。當時的中統局長叫徐恩曾,也是一位知識分子,曾是留美的博士,無線電專家。
同樣是知識分子的李克農,讓徐恩曾眼前一亮,所謂什麼圈子,進什麼人。自然李克農深得徐恩曾信任,委以上海無線電管理局特務股長。顯然是把李克農當了親信,甚至培養目標。因為徐恩曾是無線電專家,若非親信怎會進入?
同樣情況,若是戴笠,恐怕不會有李克農這種機遇,因為戴笠身上的江湖氣很重,不會被知識分子的徐恩曾欣賞。但戴笠這樣的人,卻更適合“開山立派”,即他當老大。因為既有知識,又滿身江湖氣和江湖思維,屬於不走尋常路之輩,故而才更適合當開山立派的老大。
果然,戴笠自黃埔六期畢業後不久,便被同樣江湖氣很濃的蔣介石發現了,從此開山軍統,很快便形成了以他為首的一個勢力,開始跟中統分庭抗禮。
所以有人説,在這段時期,李克農因為有卧底經歷而勝過戴笠,顯然是值得商榷的。在這段時期,戴笠的成就應高於李克農。一則,背後靠山是蔣介石,二則開山軍統,怎麼能説是李克農高於戴笠?
但這只是起步之初,當兩人分別成為各自陣營中的“特工王”後,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即,由於各自早期經歷造成的處事方式等,開始顯現出差異,而正是這差異,決定了兩人的發展。
領先一步的戴笠,以江湖手段,也可以説繼承歷史手段,在他的軍統內所展現出的本領,其實大家都清楚,比如暗殺,美人金錢,毒刑拷打等,這些雖有效,在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不過副作用也是非常厲害的,關於這點許多人都清楚的,其實這就是捨本求末。這相當於“攻城為下”!
曾任戴笠的主任秘書的唐縱,曾對此如此言道:“(戴笠)好用權威,致力非其所本。自成立到現在,始終沒有埋頭幹過一番。(戴笠)坐在杭州,而杭州又沒有什麼事值得他這樣顧慮。他使人賣力氣,並不怎樣安慰與體恤,未能收人之心,反而離人之歡。”
反觀李克農,便堅決抵制這類手段,在1950年,前蘇聯情報專家來華介紹經驗時曾説:“用金錢、美色才能獲得有價值的情報。”李克農當即反駁道:“我們過去沒有這樣幹,今後也不會這樣幹!我們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有時也用一些金錢,但只是輔助手段。”
兩相對比,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李克農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戴笠則相反。這便決定了這場持久競爭中,誰有後勁足,後勁大!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戴笠雖開山軍統,創造了一個傳奇,但卻無法創造歷史。即,戴笠是一個歷史經驗主義者。
再看李克農既有繼承,比如曾承認用金錢等,但卻更多的是走交朋友,做思想工作等這種方式,顯然是高出戴笠一頭,而非因為戴笠死得早,便可開脱掉的。當然這僅僅是小編一家之言,權當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