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夷陵大戰05: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經典

這時呂蒙已經病故,孫權便提拔智謀出眾、戰功卓著的陸遜為大都督,統帥朱然、潘璋、韓當、孫桓等將領率兵出征。

對蜀國擺開了決戰陣勢後,孫權最大的憂患是魏國乘機夾攻,使自己腹背受敵。為了預防這種局面發生,孫權立刻加強與魏國的聯繫。

從這一年八月起,在通往洛陽的驛道上,東吳使者不絕於途。孫權派出使者再次向曹不稱臣,措詞十分謙卑,井且送還被關羽俘虜的魏將於禁。於是,魏國君臣便十分得意。

劉曄卻是例外。他向曹丕建議:“魏國佔了天下的十分之八,吳、蜀各保一州,只有相互救援,才能抵抗魏國。現在他們自相殘殺,真是自取滅亡應該派出大軍,夾攻東吳。東吳指日滅亡後,蜀國更加孤立,它還能撐幾天。

當時如果曹丕採納了劉曄的建議,吳蜀兩國都將危在旦夕。可是,曹丕只想讓吳蜀之間去作鷸蚌之爭,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就同意孫權稱臣納貢,冊封孫權為吳王。

曹丕趁機向江東索取大貝、明珠、孔雀、翡翠等大量的珍玩異禽。孫權為了能穩住曹丕,毫不猶豫地滿足他的奢欲。

孫權對魏國一味曲意相讓,東吳不少大臣很是不滿。他們認為曹丕要的那些東西,完全不符合歷來封建禮制的規定,所以應該斷然拒絕。

孫權説:“曹丕要的東西,他看來是寶貝,我看不過是堆瓦石,有什麼捨不得呢!如果説到禮,那麼曹丕在為父居喪的期間就追求玩物,和他還能談什麼呢?”

孫權暫時擺脱了北方的威脅後,就集中力量對付蜀國的進攻。為了就近指揮這場大戰,他遷都武昌,修築了武昌城牆,加強了全城的防務。

這時,在吳蜀前線,蜀軍繼續大舉進攻。公元222年正月,蜀國水軍冒着凜冽的寒風,浩浩蕩蕩地沿江東下,抵達荊州西部的軍事重鎮一一夷陵(今湖北宜昌)。

劉備準備率領陸軍從秭歸出發,乘勝向荊州腹地推進。蜀將黃權主張穩步前進。他對劉備説:“吳軍善戰,我軍順江東下,易進難退。”他建議劉備鎮守後方,由自己作為全軍的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