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代大詩人李白竟有書法傳世?
而且毛主席日夜觀摩、愛不釋手?
確有其事!
傅抱石《李太白像》(局部)
李白,
被譽為詩仙,
他的詩名實在太大,
掩蓋住了他的書法成就。
宋 梁楷《李白行吟圖》
《上陽台帖》,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
曾令歷代大家讚不絕口,
更令毛主席為之傾倒。
緣 起
清 蘇六朋《太白醉酒圖》
李白寫詩奔放奇特、氣勢磅礴、飄逸灑脱,這與他信奉道教有密切的關係。李白自幼便飽讀詩書,諸子百家無所不窺,尤喜道家思想。20歲時,李白便開始隱居岷山習道。25歲時,他出離蜀地,在江陵結識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與李白一見如故,贊李白有“仙風道骨”。
司馬承禎像
這個司馬承禎,也是大有來頭。他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自號白雲子,人稱白雲先生。他的個人文學修養極深,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陽台宮
司馬承禎還深受唐玄宗的器重。唐玄宗曾命其到王屋山建立道觀,並題寫匾額。司馬承禎在陽台宮內作山水壁畫,畫高一十六尺,長九十五尺,畫中仙鶴、雲氣、山形、澗壑一一畢呈。
陽台宮
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與杜甫、高適同遊王屋山陽台宮。李白欲尋訪司馬承禎,待到達陽台觀後,方知他已經仙逝,無緣再見。不見其人,惟睹其畫,有感而作四言詩《上陽台》: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
非有老筆,清壯可窮。
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
鑑 賞
《上陽台帖》
《上陽台帖》一共25個字,其書蒼勁雄渾而又氣勢飄逸,用筆縱放自如,雄健流暢,恰是《李白墓碑》中稱其“思高筆逸”的絕佳寫照。
引首乾隆皇帝題“青蓮逸翰”四字
帖前黃綾隔水上是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題簽“唐李太白上陽台”。題跋者有宋徽宗趙佶,元代的張晏、杜本、歐陽玄,以及清代的乾隆皇帝等人。每個人的題跋字數,幾乎都是正文的兩倍以上。引首還有乾隆皇帝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
《上陽台帖》及題跋
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如此評價李白的書法:
及觀其稿書,大類其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至德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
由此而知,李白的書法是很見功力的,只是被他的詩文所掩蓋了。
宋徽宗題簽
宋徽宗題跋
宋徽宗趙佶在題跋中寫道:
太白嘗作行書"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他提到的這件李白行書帖,今未存世。但趙佶自身書畫造詣極深,竟如此推崇李白的行書,可見李白的書法水平確實不流凡俗。
張晏題跋
此外,從元代張晏的題跋中,也可略窺李白的書風:
謫仙書傳世絕少,嘗雲:歐、虞、褚、陸真書奴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積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嚐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
可見李白的書法與其人個性奔放豪邁相一致,不拘法度,超逸神妙。
遞 藏
《上陽台帖》局部
《上陽台帖》在宋代宣和年間,被收歸於內府;後流入宋末權相賈似道手中;元代經張晏處,到明代曾藏於項元汴天籟閣中;至清代,為收藏大家安岐所得,後被收入清廷內府。
《上陽台帖》局部
1911年清帝遜位,溥儀兄弟將《上陽台帖》攜出宮外。此帖在兵荒馬亂之中流落到民間,輾轉流入古董商人郭葆昌手中。1937年,為了保住國寶不流出外境,一代名士張伯駒先生以六萬銀元將之購得,終於讓它有了個妥善安全的歸宿。
目前《上陽台帖》藏於故宮博物院。這件稀世國寶如何從張伯駒手中進入故宮收藏,還有一則佳話。
晚年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張伯駒先生十分崇敬毛主席。1956年,他通過統戰部長徐冰將《上陽台帖》呈獻給毛主席,並附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現將李白僅存於世的書法墨跡《上陽台帖》呈獻毛主席,僅供觀賞……”毛主席喜好書法,收到此帖後十分珍愛,反覆欣賞把玩,簡直是愛不釋手。
《上陽台帖》在故宮展出
1958年,毛主席自己立下規矩:黨和國家領導人所收禮品一律繳公。於是這件《上陽台帖》就被轉交至故宮博物院珍藏,至今還完好無損的被保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