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人品怎麼樣 揭秘蔡倫是太監嗎?

蔡倫人品怎麼樣

蔡倫因為發明了造紙術,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對中國及全世界文化的發展有着不可磨滅的功勞。但是細細品味蔡倫的一生,其實蔡倫也並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好人。雖説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蔡倫的人品有待考究。

蔡倫像

公元75年,蔡倫入宮為宦官。不久加任黃門侍郎後,便開始為竇皇后做事。竇皇后因為膝下無子,又怕日後太子一朝登基,自己皇后地位不保。便設計用巫蠱之術陷害太子生母宋貴人,而陷害宋貴人這件事上最大的幫手就是蔡倫。

蔡倫奉竇皇后之令主審“巫蠱案”,對宋貴人嚴刑拷打,最後屈打成招,宋貴人被押入大牢。但蔡倫為了更進一步得到竇皇后的賞識,竟然上書請求皇帝對宋貴人施以絞刑,最終宋貴人在牢中服毒自盡。而太子劉慶也被陷害,廢為清河王。後又幫助竇皇后陷害梁貴人,搶奪梁貴人的兒子給竇皇后。

而關於蔡倫一生最重要的成就發明造紙術這一説,其實也有許多的故事。竇太后死後,蔡倫就依靠了另一個女人:鄧皇后。鄧皇后平時喜歡舞文弄墨,後又組織重新編書。這一舉措直接導致了當時紙張的緊缺。於是,蔡倫為了討好鄧皇后,就主動申請去造紙。因此,發明造紙術這一重要的舉措其動機竟然只是一個宦官為了討好皇后而起的。還有傳説蔡倫造紙是他強迫人民勞動時偶然才發明的,而功勞只歸他一人。

揭秘蔡倫是太監嗎

太監在我們眼裏總是一個地位不太高,不太受人推崇的一個官職。那大家知道發明了造紙術的蔡倫是太監嗎?這樣是不是覺得在太監裏也是有一些有學識有才能的人呢?蔡倫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入宮做了宦官,換個詞説就是太監。

蔡倫雕像

蔡倫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從小隨父輩們種田。蔡倫由於聰明伶俐,很討人喜歡。漢章帝即位後,常常到各個地方挑選幼童入宮,蔡倫在15歲那年就被選了進去,成為了洛陽宮內的一個小太監。蔡倫從小就讀過一點書,識得一些字,沒過多久就升任了小黃門。小黃門雖然是宦官裏地位比較低的一個職務,但是他能在後宮內四處走動,幫助後宮嬪妃傳傳話。

蔡倫在小黃門這個職位上做的比較優秀,後來就升任黃門侍郎。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改變蔡倫一生的大事。當時的竇皇后因為膝下無子,於是想要將宋貴人的兒子搶來,教養在自己的名下。但是宋貴人又沒犯什麼錯,這理由不太好找。可是皇后又有什麼事辦不到呢,不久之後,竇皇后就陷害宋貴人“挾邪媚道”,還特意指名讓蔡倫去調查此事。

竇皇后本來做的就不露痕跡,蔡倫在查證時就算發現一點奇怪的事,也不會去得罪竇皇后,因此蔡倫最後的調查證實了宋貴人犯下的罪。宋貴人被竇皇后下令自殺了,蔡倫因為這件事也得到了竇皇后的賞識。因此,雖然蔡倫是一位宦官,但是由於深得竇皇后的寵信,在漢和帝登基的時候,封蔡倫為中常侍。

蔡倫紀念館在什麼地方

在《水經注》中有記載:“耒陽舊縣也,蓋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東傍耒水……水側注西北,逕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傍有蔡子池。”因此蔡倫故宅就在湖南耒陽,於是人們為了紀念他,在蔡倫故宅的基礎上建立了蔡侯祠。而蔡倫紀念館就位於湖南省耒陽市蔡侯祠內。

蔡倫紀念館

蔡倫紀念館包括蔡侯祠、蔡子池、寶鼎、蔡侯墓等。蔡侯祠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也經歷了幾次興廢。蔡侯祠原為蔡倫故宅,但故宅年久失修,後人就在其宅基上建祠,歷代有人修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蔡侯祠是在清代時重修過的。祠為磚木結構,分前、中、後3棟。

位於蔡侯祠前的蔡子池長180米,寬57米,傳説是當年蔡倫回家鄉傳授造紙術時用來浸泡紙漿的池子。蔡倫墓位於蔡侯祠西南百餘米處,於1981年重修。墓室高2米、長4米、寬2米餘,墓碑為郭沫若手書,但是這座墓只是蔡倫的衣冠冢。

蔡倫紀念館由4個展室和有關蔡倫的文物及1個手工造紙作坊組成,1987年正式開放.展出內容包括蔡倫生平、蔡倫發明造紙、紙的發展和蔡倫遺蹟4個部分。整體不是很大,卻也能體現中國式園林。座南朝北,磚木結構。幾乎所有去過蔡倫紀念館的人都説,館中最吸引人的就是能體驗一下那個時代是如何造紙的,自己可以用與當年相同的工具製作一張蔡倫紙,真的是十分有趣。


關於蔡倫紙的故事

公元105年,漢和帝去世,鄧皇后成為了太后,扶持漢和帝幼子登基,自己垂簾聽政。而蔡倫也是盡心竭力的巴結這個新主子。鄧太后為了普及知識,組織了一批博學鴻儒重新校訂經書,然後抄寫成副本,頒佈到各地。這一舉措就需要大量的紙張。

蔡倫人物雕塑

可是當時的造紙水平低下,所造的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而且數量少,成本高,不夠普及,難以滿足社會需求。為了得到鄧太后的歡心,蔡倫主動請纓,兼職尚書令,全面主持這項工作。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前人的基礎上,糅合樹皮、魚網和竹子等物,與工匠們反覆實驗,終於發明了植物纖維紙。

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此項技術最先在鄰國朝鮮、日本傳開,隨後普及了整個東南亞。公元8世紀時,阿拉伯商人來到中國,將此項技術帶到中亞,而後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流傳。直到公元12世紀,造紙術才被歐洲人發現,從而結束了歐洲羊皮紙的時代。可以説,沒有蔡倫改進造紙術,人類文明的腳步將要放慢許多。因此世人為了幾年蔡倫所發明的植物纖維紙,也將這個紙稱為“蔡倫紙”。

“蔡倫紙”相對於東漢以前的紙,它的優勢在於紙張的質量提高,更便於書寫。原材料也更容易獲得,紙也能大批量生產,成本更低,運用更加廣泛,於是逐漸取代了傳統書寫材料帛和竹簡。

關於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故事

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經驗的結晶。造紙過程複雜,環節眾多,並不是以一人之力就可以成功造出紙的。傳説有一日,天上下暴雨,致使河水上漲。來自於山林中的一些含有大量纖維的樹木和麻類被雨水帶入河中,在河水和自然原始鹼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了原始的紙漿。

蔡倫像

這些紙漿隨河流一路沖刷,途中有些被廢樹枝聚集起來,經過太陽暴曬後竟然形成了可用於書寫的紙。古人們從中受到啓發,開始人工造紙。根據考古發現,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紙質地圖殘片,經調查研究應該屬於西漢文帝時期,大約是在公元前179到公元前141年期間,表明了在西漢漢文帝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可用於繪寫用的紙。這是目前考證過後最早出現的紙。

但是西漢時期所生產的紙質地粗糙、製作成本高,因此普及率比較低。但在東漢漢和帝在位年間,尚方令蔡倫改進了西漢造紙工藝,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流暢的造紙流程。不同於初期民間造紙的傳統:用飄絮法造紙,過程極其麻煩而且複雜。

蔡倫就用樹皮、麻頭、敝布、魚網等廉價材料來造紙,這些材料在當時十分容易被找到,降低了造紙的成本,使得紙的普及率大大提高。而蔡倫之所以能建成一套完整的造紙工藝流程,主要是倚仗於前人的智慧與經驗,當然也離不開蔡倫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

揭秘蔡倫造紙是哪部史書記載的

我們説話辦事都要講證據,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的這麼大的事更是要講證據。那麼大家是從哪裏知道蔡倫就是發明了造紙術的人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蔡倫造紙是哪部史書上記載的。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人們之所以認為蔡倫就是造紙術的發明者,主要是因為《後漢書》的記載。

蔡倫畫像

《後漢書》的內容中大部分的原始史料,都來自於東漢時期官方編纂的史書《東觀漢記》。這《東觀漢記》是漢明帝在位期間,由大學士等人執筆編寫的史書。其中蔡倫傳這一篇是後來在公元151年漢恆帝命人補寫的。公元151年離蔡倫去世也就30年左右,因此這些編纂的人算算應該是與蔡倫同時期的人。於是許多學者認為這《東觀漢記》裏記載的內容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但是《東觀漢記》也只有早一些的古籍可以相信,明清時期的抄錄本錯誤比較多。主要是後世學者在抄錄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思想,每一句話都會加入一些自己善用的詞語,反而畫蛇添足,使整個故事失真。因此只有隋唐或者之前的古籍才是與東漢時期所記載的比較相似。

到了唐朝之後,很多人開始提出蔡倫不是發明造紙術的人。都認為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發明了造紙術。北宋的《負暄野錄》中就説,“蓋紙,舊亦有之。特蔡倫善造爾,非創。”因此一直到現在,大家還是對蔡倫是發明還是改進這個問題上仍有疑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78 字。

轉載請註明: 蔡倫人品怎麼樣 揭秘蔡倫是太監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