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來答一發。
每年一到個時候,幾十條短信都在提醒你,“雙十一”又到了。你登陸網上超市,本來是因為家裏的洗手液或者紙抽用完了。結果,看到撲面而來的促銷信息,還是忍不住在購物車裏放了一百件東西,儘管它們並不在你的購物清單上。
而這個時候的新聞裏則會報道瘋狂購物導致的千奇百怪的例子。我們經常會用“購物狂”、“剁手黨”來稱呼那些衝動消費的人。在心理學裏,這樣的行為被稱為強迫性購物(Compulsive Buying)。
什麼是強迫性購物?
在正常範圍內(不過度、不影響社會功能)的購物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
• 你經常在沒有思考自己在買什麼、為什麼買的情況下,就花了錢;
• 在花錢時,你根本不會去想自己還有多少錢;
• 你習慣將購物當做產生快樂,或者獎勵自己的方式;
• 想到你的某個朋友已經擁有了某樣商品,你就止不住地想要擁有它;
• 你隱藏起自己買的東西和小票,在自己的真實花銷上撒謊;
• 很多買回家的東西一次都沒有用過;
• 每次買完都很後悔,但還是停不下來……
那你可能是一個強迫性購物者。
在一個世紀以前,德國心理學家 Emil Kraepelin 就提出了 Oniomania(購物癖)的概念。但直到上世紀 90 年代之後,這一現象才真正開始為精神健康領域所研究。
強迫性購物障礙(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目前未被列入 DSM-5 診斷條目,根據 Kellett 和 Bolton 在 2009 年的定義,強迫性購物是“由不可抗拒、無法控制的衝動引發過度的、價格高昂的購物,並在購物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通常由負面情感引起,最終導致社會、人際和經濟上的困難”。
雖然從字面看上去很像是強迫症或者衝動控制障礙的一種,但心理學界的研究都傾向於將其劃分為成癮類(Addiction),也就是説,強迫性購物更接近酒癮、物質濫用等行為,因此也會被成為消費成癮(spending addiction)。購物狂在買買買的瞬間產生的欣快(euphoria),和有賭癮的人在放下賭注的那一刻的大腦活動類似。
在需求層次理論中,衣食住行本來是 5 個需求層次中最基本、最低層次的需求。但強迫性購物者會混淆需求(needs)和慾望(wants)的區別,他們會錯誤地認為,所有自己“想要”的東西也都是自己“需要”的。當你對購物的狂熱到達一定程度,狂熱便只聚焦於“購買”這一行為本身,而與真正所購買的物品無關。
根據今年發表在 Addiction 雜誌上的一則對涉及 32000 人的研究數據的分析,發現強迫性購物行為的一般患病率約為 5%,即20 個人裏就可能有一個購物狂;在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間差異不顯著,但以年輕人(20 歲前後)、女性較為高發。
為什麼買買買的女性居多?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這是由於女性血清素受體較男性更多,製造的血清素總量又不足,分泌去甲腎上腺素相對較少,因此,她們需要藉助購買商品這一外部刺激來感到快樂。這也是為什麼,除了購物的慾望外,女性對於美食特別是甜食的慾望更高,抑鬱症也更為高發。
對號入座,你是哪一種強迫購物者?
在沒有到達強迫性的程度時,購物的確是適應性行為的一種,能夠起到提升情緒的作用,甚至會有人開玩笑地提出使用“購物治療法”來處理情緒問題。但當你的情緒存在深層次的問題時,購物便只能對你起到暫時的麻木作用。有時候,我們戰勝了一種障礙,它又會被另一種代替,這可能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叫做症狀替代(Symptom Substitution)。這也是為什麼數據顯示,強迫性購物多發於已有進食障礙(如神經性厭食症、貪食症)的女性,以及多發於從酒癮、毒癮、物質成癮中恢復的人。而這多半是因為,在強迫性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並沒有被發現和處理。
要説到強迫性購物形成的原因,童年還是無法迴避的:當我們幼年的時候,如果遭到父母或他人的漠視,便會轉而尋求替代性的安慰——如玩具、零食等。這種匱乏感會持續影響着我們,在成年後同樣要尋求情感的支持,這時,購物便取代了玩具和零食,成為替代性的安慰品。
此外,研究表明,買買買的背後,可能是以下這些心理狀態,不知道你是哪一種情況呢?
低自尊
從小遭受漠視的人,往往也會自尊水平較低,渴望得到表揚。因此,他們會將消費和他人的尊重感掛鈎,往往會吹噓自己的消費,迫切地與他人分享和炫耀,希望華麗的衣服和首飾能夠得到別人的讚美。但是這種消費帶來的自我價值提升感轉瞬即逝,於是,他們不得不繼續購買更多。
孤獨
孤獨也是購物的催化劑。研究表明,當你在一段時間內感到非常孤單、空虛時,大型商場裏明亮的燈光、彩色的招牌、歡快的音樂都給人以愉快的刺激。美國的一則研究還發現,老年人中存在大量通過電視及網絡進行過度消費的情況,這和這一人羣的性質有關:孤獨、無聊,經濟實力相對較強。他們沒有地方可以去,沒有人説話,就呆在家裏買了大量無用的東西(即便是在兒女已經給父母購買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的情況下)。因此,許多欺騙性消費都把目標瞄準老年人羣體。
焦慮
你可能還記得,在經歷了一場失敗的面試,面對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掛掉一個難纏的客户的電話時,有多麼想要買點什麼來分散注意力,釋放壓力,安慰自己。
2012 年針對美國和加拿大人羣的研究表明,有強迫性購物行為的人,對情感的認知能力和對痛苦的忍受力都比較低,也就是説,他們比較“脆弱”。有一些購物狂是焦慮水平非常高的人,並且無法解決和控制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問題和壓力。一些“被動攻擊型”的人也是強迫性購物者,他們無法發泄出負面情緒,會用過度購物來表達不滿。
當然,在購物的狂熱過後,那些焦慮、憤怒、緊張的情緒並沒有真的消失,它們還在那裏。你可能反而會感到深深的失落、空虛和負罪感,並最終可能引發羞恥感。
抑鬱
你可能很難相信,那些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的抑鬱病人,會是強迫性購物者。1997 年法國學者的研究證明,抑鬱症與強迫性購物的共病率非常高,在參與調查的抑鬱症患者中,近三分之一(31.9%)有強迫性購物行為。他們往往年紀較輕,以女性居多。這些人的抑鬱症複發率也比其他患者更高。
誰都想快樂起來,而商業廣告上那些笑嘻嘻的面孔、温情或歡樂的畫面都在傳遞一種信息:購買我們的產品,能夠讓你快樂。當我們不夠快樂,又無法找到能夠讓自己快樂的有效方法時,看到貨架或網頁上琳琅滿目的商品的那一刻,你會產生一種錯覺:買下來,我就會快樂。
完美主義,過分在意自我形象
“我太在意他人怎麼看待我了,我想要每個人都喜歡我。”因此,有一部分購物狂是社會屬性很強的人,他們希望在別人眼裏的自己是完美的,並且總想再完美一些,這也是引發過度消費的原因。
因此,完美主義者在遇到一些讓自己難堪的狀況(比如發胖,覺得自己不再吸引人)時,往往會提高購物的頻率,因為總希望能夠買到一些“魔性”的衣服和配飾,讓自己的形象變得更好,提升對自己身體的正面情感。
強迫性購物怎麼辦?
我們活在一個高度促發強迫性購物的時代裏。信用卡等現代付費手段就是一個例子。正常情況下,花錢時的“肉痛”感會抵消一部分購物的快感,但是信用卡的延遲還款功能將消費者的這兩種感受分離開了。購物上癮的人往往一味沉浸在購買行為帶來的好心情中,因為他們可以下個月再面對花錢的痛苦。——在心理學上,這被稱作“鴕鳥效應”,因為我們傾向於更關心好消息,同時下意識限制自己對壞消息的注意力。網絡購物、一件購物更是移除了購物狂們面前的一切障礙。
那麼,當你發現自己有過度消費的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接受自己的問題。其次,試着從更深處尋找原因:是什麼使你止不住地花錢?在購買的背後,你真正想要逃避或不願面對的情緒是什麼?所有的負面情緒都不會因為買買買而消失,如前文所述,欣快感只是一時的。
最後,改變自己的一些習慣,比如,不要獨自購物,而是和朋友一起;使用現金、借記卡而不是信用卡消費;在每次消費前列出清單,絕不買清單以外的東西;避開折扣店、網店和電視購物頻道;不要在很餓、很渴或者非常疲倦的時候購物。同時,在每一筆下單之前,都讓自己先等待 20 分鐘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