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剛剛播完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個女藝人成團出道的綜藝選秀節目。不同於以往其它同類型節目,參團候選人平均年齡都在30歲以上,並且大多都已經在演藝圈內取得了一定成績。
第一期結束,藍盈瑩以91分的成績獲得初選舞台第一名。無論是鋼琴彈唱,還是邊唱邊跳,從眼神到表情都十分到位。其實,節目一開始,當別的女生都在口是心非地説着“管它呢,反正我們又不是專業的”,她則很坦誠地説,“為了這次這個節目,我有好好練習”。果然,努力終得花開。
明明可以靠殷實的家庭背景,卻偏偏靠實力開掛。明明可以選擇輕鬆的生活,卻偏偏逼自己成為“斜槓青年”。用藍盈瑩的話來説“我希望展現給大家,我幹一行像一行”
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她在書中提到説,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例如,萊尼·普拉特,律師/演員/製片人,於是,“斜杆”便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
“斜槓青年”並不是讓你白天上班,下班去找地方擺攤。而應該是除了本職工作外,對多個領域感興趣,併發揮特長,有所建樹。
“斜杆青年”絕不是為了生計,被迫多方營業,而應該是指擁有開放性思維,願意接收更多信息,通過不斷嘗試、探索不同領域,各方面的水平均能獨當一面。這種情況下,身份和身份之間才能作為並列關係,用“斜槓”區分表示。
舉一個演藝圈裏硬核“斜槓青年”的例子——趙薇(演員/歌手/導演)。
趙薇最開始是以演員的身份踏入演藝圈的,曾獲得過不少演員的榮譽獎項,比如: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主角獎、第47屆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獎、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等等。
後來她陸續出過一些歌曲專輯,嘗試以歌手的身份展現自己另一方面的才華,也拿過一些演唱方面的獎項,比如:第4屆亞洲音樂節中國內地最佳人氣歌手獎。
再後來,趙薇憑藉她首次執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分別榮獲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以及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等獎項。
應該説,趙薇通過努力,將每一個身份都幾乎做到了極致,都讓人刮目相看。這樣的“斜槓”也是實至名歸。
説實話,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成為“斜槓青年”的能力,需要更多綜合能力,並能承受更多壓力。那“斜槓青年”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讓我們引以為傲,並心之嚮往。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理解。
上個禮拜,我在網上看到一條消息,作為歐洲大型航空公司之一——德國漢莎航空宣佈,公司即將開始大規模裁員,裁員人數將高達2.6萬人。旨在減少人員冗餘情況的發生。
我曾經也是航空業內人士,以我對航空公司的瞭解,深知這一行業專業性強,與其他行業技術和知識的共享性少,因此,行業內部人員轉行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對資深人士來講,所有的經驗、所有的資源都跟航空業密切相關。一旦轉行,以往積累的行業經驗可能將一無是處,完全派不上用場。
聯想到漢莎即將被裁掉的2.6萬名員工,如果他們一直以來,沒有在其它領域深耕過,只是滿足於本領域成績,那麼這一次的裁員,將很可能是他們職業生涯的終點。
因此,不論我們是否面臨職業危機,都應該將目光放遠,學一些貌似跟當下工作不相關的職業技能,作為知識補給,從而給自己未來創造更多機會。誰也不能對未來打包票,但,不管是晴是雨,包裏時刻裝一把傘,總是有必要的。“斜槓”後面的身份,其實就是我們裝在包裏的那把傘。
羅曼.羅蘭曾經説過:“很多人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都在模仿自己中度過”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奮鬥的激情越來越弱了。有別於剛踏入職場時的意氣風發,年齡越大越安於現狀。我們很難説服自己,在職業生涯中重整旗鼓。我們得過且過,自作聰明地認為“生活工作大抵如此,閒適才是最好的狀態”。
我們把努力看成是“較勁兒”,把“再學習”看成是“為難自己”。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擁有了本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卻忽略了在一個飛速發展、能力更迭的時代,自己的那點兒道行根本不足以吃一輩子。
藍盈瑩就是一個愛跟自己較勁兒的人,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單一技能讓自己很沒有安全感。給自己多加持一些“好牌”,比手握多少財富,更令人心安。
她在採訪中説道,“我可能是一個‘斜槓青年’,我的夢想很多,唱跳就是我的夢想之一”。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她一次次在別人的質疑中燃起鬥志,用優秀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同時,也不斷地激勵自己,去迎接更大的挑戰。“我最大的優勢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不會選擇逃避,我會永遠直面它。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就沒有什麼達不到的”。
我們永遠無法小覷這樣的正能量,我們也在對比中發現自己的保守與落伍。當我們失去進取心的時候,不妨也想象一下“斜槓青年”的快意——攥着一手好牌的人,勝算才會更大。
在成為“斜槓青年”之後,我們將會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景緻,獲得更多體驗。
我們建立“一日一畫”社羣,把內心深處的悲喜用畫筆表達出來;我們運營自己的公號,將寫作變現;我們走進深山,探究非遺手工藝,在推廣和保護民間藝術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們在音頻分享平台上,錄製有聲讀物,圓了自己播音主持的少年夢,也收穫了一大批粉絲;我們白天是一名廣告文案,夜晚下班到家,打開自己的電腦,續寫自己的第一部小説。
生活其實是踩在腳下的一條條崎嶇不平的路。多一個“斜槓”身份,就好像是比別人多走了一段路,多了一重體驗。每一次對新行業的探索,都能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征途因未知而充滿挑戰。人生説到底就是各種各樣的體驗。
在瞭解了“斜槓青年”的各種“魔力”,我們內心也躍躍欲試,也想成為多領域專家。其實,只要方法運用得當,人人都可以是“斜槓青年”;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生活也從來不會厚此薄彼。
是什麼動機讓我們一次次放棄閒適的生活、擁抱挑戰?答案是:嚮往更好的生活,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了這個大前提,才有持續發展的動力。我們見證過很多人“斜槓青年”的夢想無疾而終,半路夭折。問題可能就出在“動機”上。
“逃避現在的生活”可能是我們接受挑戰的動機之一。成為“斜槓青年”的動機不應該只是厭倦了現在“枯燥無味的生活”,想要去尋找別的刺激。這樣的話,當最初的激情褪去,我們將再次迴歸原點。
“多渠道變現”也不應該成為我們的主要動機。其實,人人都有功利心,這本身沒有錯,但事事以功利心衡量結果,反而很難有好的結果。
只有本着“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樣的想法,“斜槓”之路才能越走越遠。先不要做過多的限定,先從“是一件我想做的事”作為出發點,變現只是“成就理想”的道路上,順其自然的驚喜。
高質量工作產出=時間 X 專注度——(美)卡爾. 紐波特 《深度工作》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在固定時間內,專注度越高,工作產出越高。要想成就多領域技能,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並不會因為我們想做更多的事情,就為我們每天多延長兩個小時。那麼,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呢?這就需要具備出色的時間管理能力,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專注力。
卡爾. 紐波特所著的《深度工作》一書中指出,忙碌並不能真的轉化為生產能力。提高職業活動的專注度,才能儘可能地提高認知能力。其中,有幾個很重要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擁有多個“斜槓”身份,必定對我們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深度工作需要我們高度自律。永遠不要滿足於完成當下的工作,而是要遠遠超出別人的預期。
誠然,每一個領域都有一套龐大的內在知識體系,成為某一領域專家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需要深度挖掘內核,並足夠專注。然而,一旦我們掌握並熟練運用了某一領域技能,再去開發更多有潛在關聯度的領域,將輕鬆很多。
我的初中班主任是一名語文老師,我上學那會兒,她才剛畢業三年,就已經是年級組長了。我們班同學都非常愛聽她講課,因為她總能把一篇課文講的生動有趣,也很會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記得那會兒,我們班的語文成績一直都是年級第一。
前兩年,我通過其他同學聯繫上了老師,得知她從學校出來有兩年了,本來可以在學校幹到退休的,卻因為出書和運營文化社羣而提早申請了辭職。
我當時很驚訝老師在臨近退休的年紀,居然還可以這麼貼近社會前沿,並運作的有聲有色。老師卻説“運營社羣也是變相地管理班級。二者有很大的關聯性和互通點。比如,都需要設立獎勵機制,調動人員的參與積極性。定期制定線上活動方案,也跟準備教案差不多。要維持羣內秩序,也需要指定除她以外的其他管理員,最後,制定變現策略,也好像在統籌班費來源和使用。”
不得不説,很多事情都是融會貫通的,背後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只要我們足夠用心鑽研,那麼,發展多領域潛能、成為“斜槓青年”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要想涉獵多個領域,取得多方成就,可以先明確自己的興趣目標,多做嘗試,然後選出自己真正能力所在的方向,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這就是從加法到減法的過程。“斜槓”也意味着取捨和側重。
比如趙薇,在專注於導演事業之後,花在演戲和唱歌上的時間就少了很多,但減少身份比重,並不代表徹底放棄這個身份。疏於練習的技能,也不一定就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