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有一位網友來信,他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非常有趣。
那位網友問我:如果我們對古代的帝王進行一個排名,並且評論出千古一帝是嬴政的話,那有沒有千古一相?
當時很好奇的問他:什麼是千古一相呢?
網友告訴我:就是數千年來難得一遇的丞相或者宰相,簡而言之就是皇帝以下的第1人。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趣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一旦説起秦始皇,很多人都會點點頭,沒錯,沒錯,這個皇帝非常的厲害。
秦始皇的一些政策能夠順利實施,並且這些政策在實施的過程當中突破了重重阻礙,在一定程度上為華夏血統的延續作出了重大貢獻。
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書同文、車同軌,以及統一度量衡。
就着這個機會,我也把古代的一些有名的丞相或者宰相,按照大小王的順序先後排列一下,一共排出三位候選人。小夥伴們,你們來看一下千古一相究竟給誰更合適呢?
一、李斯。
人們總是説虎父無犬子,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不單單是虎父無犬子,優秀的皇帝身邊也必然而然的會有很多的得力助手。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一統天下,可是秦始皇在一統天下的過程當中,李斯的功勞是絕對不可小覷的。
李斯有着某些遠見的卓識,這些遠見着實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秦始皇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調。
而李斯和秦始皇的關係更類似於兄弟之間的關係,秦始皇對李斯毫不顧忌,李斯對於大秦帝國也是獻計策。
如果沒有李斯,如果沒有李斯在關鍵的時間節點幫助秦始皇的話,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間節點可能會往後推遲幾年,再之後發生一系列的事情將會無法預估。
二、蕭何。
其實相對而言,在秦漢那個時間,明相還是非常多的。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秦漢非常的特殊。
秦始皇建立了第1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與此同時劉邦繼承了秦始皇的絕大多數土地,甚至在原有的土地上進行了拓寬。
我們都知道第1個吃螃蟹的人非常困難,不但第1個吃螃蟹的人非常困難,哪怕是第2個吃螃蟹的人也會備受煎熬。
劉邦能夠一統天下,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運氣,更多的是劉邦的實力以及劉邦身邊的人扶持。
如果劉邦沒有蕭何的話,恐怕早早的就已經沒了姓名,就更不用説後面的一統天下了。
再加上蕭何這個人先後給劉邦引薦過多位人才,而且這些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劉邦極大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蕭何對於糧草的運輸,後勤的補給等等各方各面能夠運籌帷幄,有了這樣一個頂尖人才的互幫互助,劉邦在打天下的過程當中的確省力不少。
三 、趙普。
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自然想到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而此背後真正的謀士是趙普,其大器晚成,謀略過人,短短十幾年,就從一介草根變成帝國的宰相。 他是中國古代十大開國謀士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十大宰相之一,又是謀士又是宰相,堪比姜太公。然而趙普和張良、蕭何、劉伯温等人相比,名聲還是小了很多,而且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
趙普並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神童的天分,也沒有進士的文憑,33歲尚混跡於幕僚之間。 然而就是一個這樣不起眼的人,實現了十年獨相、三度拜相,並在伴君如伴虎的情境中,能善始善終。對於趙普的神奇,歷史上從趙普遇到的三個貴人開始的。對於趙普的謀略真的無法一一贅述,倒是趙普如何遇上三個貴人,並被賞識重用,倒也是很有意思。 延伸閲讀:世界其他文明都絕跡了,為何中華民族能長盛不衰?
兵荒馬亂時期,軍閥掘了唐代帝王陵,屍骨扔了一地,趙普花重金購買了唐太宗的屍骨,並掩埋了,這體現了趙普以天下為已任的抱負,從此趙普遇上了人生的第一個貴人劉詞。正是劉詞的推薦,趙普遇上了第二個貴人趙弘殷。 趙弘殷患病,從前線退下來,準備養病,然後病重不起,其兒趙匡胤授命趕往前線打仗,趙普從而代子行孝。在這過程中趙弘殷看到趙普成熟穩重,從而臨終託孤,自此趙普和趙匡胤、趙光義結下了親密的關係。趙普的第三個貴人就是趙匡胤了,兩趙之間難以説誰是誰的貴人,實際上應該是相互成就。
趙匡胤與趙普的相會,先是悦之,然後奇之,悦之也許並不太難,奇之當見不凡。一起在趙匡胤看來應亂世用重典的搶劫案件中,趙普依法量刑,釋放了100多無故的農民,並對趙匡胤感恩戴德。這充分體現了趙普的講原則、愛民,也體現了趙普非常高明的政治天分和政治家素質。從此趙普暫露頭角,走上了開掛的人生。
其實,從趙普的三件事情中都隱約的能看到孔子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正是這些基因,就不難理解兵不血刃的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以及其善始善終的一生。
四、劉伯温。
我們總是在説: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温,這也足以見得劉伯温的能力和諸葛亮的能力相差不多。
那為什麼不把諸葛亮放在第3位,而是把劉伯温放在第3位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劉伯温終究有着它的特殊之處。
關於這一點的話,咱們就不作過多見解了,畢竟在三國時期,尤其是在那個亂世,能人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有關諸葛亮的記載,或者説諸葛亮的傳説實在是太多,至於是真是假以及怎樣真怎樣假,實在是不好做過多批判。
但是劉伯温就不一樣了,劉伯温在跟隨朱元璋的過程當中,先後出了很多很多的鬼點子,這些鬼點子有的時候都讓朱元璋後怕不已。
這也是為什麼在打下天下來之後,所有的人都可以離開朱元璋,唯獨劉伯温不可以。
因為朱元璋需要時時刻刻的控制着這一個不穩定因素,如果劉伯温離開自己的話,將來捅出什麼婁子來,自己也不好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