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開始,本市高三、初三年級相繼返校復課。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重回校園的準畢業生們顯得有些不適,不少人找到北京市中小學心理諮詢中心來”問診“。
”我要休學!明年再考!“初三生小聞開學後,常常對着家長感慨,自己趕上疫情“命太苦了”。原來,一向在學習上順風順水、頗為老師們看重的她,重回課堂顯得有點兒力不從心。在家時作息隨意,作業胡亂對付開始有了苦果。復課後,注意力怎麼都集中不了,又怕被人看不起,所以不好意思求助,對自己越來越失去信心,便產生了放棄的想法。
洛洛則對同學間的情誼開始產生懷疑。假期裏跟同學通電話時,明明好友們都是在“炫耀”自己沒好好複習、沒好好做作業,自己便也放心地好好放鬆了一下;但是一回學校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跟不上節奏的似乎只有自己,連以前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都要超越了,“不擇手段、互相欺騙!”來到諮詢中心求助的洛洛憤憤不平,內心充滿負面情緒。
北京市中小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温方介紹,過去幾個月,對於畢業年級的學生來説,與其説是放假,不如説是做了幾個月的“牢中囚徒”。“哪兒都去不了,家長催着,自己心裏急着卻又靜不下來。”在他看來,雖然考試延期了,但是“耽誤”了幾個月,面對即將到來的重要時刻,學生們難免會焦慮、緊張。有的學生甚至有了抑鬱傾向,“總像是憋着一口氣,想要大哭一場,或者找人大吵一架。”温方説,在來求助的學生裏,有的為了讓自己緊張起來,不惜狠扇自己耳光。
温方建議,在剩下的備考時間裏,學生們要儘快調整心態,迴歸校園節奏,將重點放在知識的查漏補缺上。家長要及時響應孩子的需求,但是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現在的情緒都很敏感”,温方舉了個例子,家長善意的“要不要幫你請個家教”,有時會被孩子解讀為“我學習太差了,連我媽媽都看不下去了,要找人幫我了。”所以,作為家長,要注意傾聽,對於自己的孩子“多做提醒”“少做評判”“不做逼迫”。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記者 牛偉坤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