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生活社會中,不與人隔絕,就離不開交流。在職場上如何與同事相處,才能成為人見人愛的人呢?
小方,80後,獨生子女,因為從小在家裏就王子般的生活,家裏人對他更是言聽必從,這也造就了他獨斷專行,自私的性格。
大家畢業後,小方憑藉自己的高學歷及專業優勢,順利地應聘到了當地一家有名的公司,成為一名信息化項目實施人員。
在與同事的相處中,小方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嘴上説出的話好聽,但總與自己做出來的事情不符合,時間一長,大家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對他的印象很是不好。
小方在工作中,只關注自己的工業,其他方面的工作,他總是撇得很乾淨。如果有共同打掃衞生的事情,他總是幹活時就不見人了,等到大家活都幹完了,他剛就出現了。
時間一長,大家都知道,小方是個偷奸耍滑、自信的人,慢慢地都不願意與他交往了。
作為一名員工,在職場上,與你相處最多的就是同事,如何與同事相處,則是時下很多職場人士關心的問題。
職場上的人多種多樣,而對不同性格的同事,我們應該如何與之相處,並獲得一個好的人緣呢?
想要收穫一個好的人緣,當然就必須掌握一些人際關係之道。
所謂人際關係實際是就是一種處理衝突的能力、建立關係的能力、説服與影響他人的能力、合作與協調的能力、傾聽與溝通的能力等。
這些職場必備的能力其實都是基於同理心而產生的需求能力。同理心是人本主義大師卡爾羅傑斯提出的心理學概念。
同理心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換句話説,同理心其實就是一種換位思考。
戴爾卡耐基説:“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有關係和處世技巧。”
所以,要想在職場競爭中脱穎而出,就必須會處理人際關係,明白與同事相處的一些門道。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好人緣。那就必須明白以下三個方面:
一、學會謙恭,多些忍讓
出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出的人,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萬事我第一的思維理念。
對於他享、關心、尊重等概念在他們的思維裏就基本沒有。他們的自尊心強,對人對事沒有容忍之心,很容易與人發生矛盾。
在職場上,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尊重,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學會謙恭忍讓。
二、共同進步代替零和競爭
隨着升學壓力的加大,很多大學生,從小就被灌輸競爭的思維,在學校,爭名次;在職場,爭晉升。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裏,以為競爭就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主題。
零和競爭按博弈論,工作中幾乎所有的行動都可被看作一次次的博弈過程,如何看待博弈的優劣,簡單就是看其是否是零和競爭。零和競爭意味着有贏必有輸。
而這種競爭理念恰恰 與職場上的共同進步背道而馳。同事是大家為了一個相同的大目標而一起努力的人。基於團隊的發展,公司的生存,應該是共同進步。
三、以誠待人,平等交往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真誠的讚揚與誠懇的批評都能增進彼此的信任。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要學會傾聽、換位思考,在真誠待人不求回報的理念下,平等地與同事進行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