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搞清楚了:正一道、天師道和五斗米道,原來是這種關係!
我們都知道,中國本土唯一宗教——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道和正一道。其中,正一道又被人們稱作天師道、五斗米道、鬼道等。
不過,在正一教內人士看來,稱“天師道”沒有問題,但稱“五斗米道”、“鬼道”卻不妥,因為後二者乃是外界對其的蔑稱。
那麼,這些名稱是怎麼來的?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從正一道的創教歷史説起。
據史載,天師道是由張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代創建的。張陵原為今江蘇徐州豐縣人,自稱是張良的九世孫,他本是太學生,後棄儒學道,於漢順帝時入蜀,在鶴鳴山開宗立派。
按有關道書的説法,張陵是在鶴鳴山受太上老君之命,被封為“天師”,奉行“正一威盟之道”,掃除妖魔,救護生民。於是蜀地人民紛紛皈依。張天師乃設立二十四治,廣收門徒,教化於民。是為“天師道”。
“天師道”本為張陵教團的自稱,因其傳“正一威盟之道”,故後來又稱為“正一道”。可見,稱“正一道”為“天師道”,由來有自,正一道最早其實就叫天師道。
而天師道的根底,本為中原的“黃老道”,張陵及其弟子將之帶入巴蜀後,不可避免與當地流行的“巫鬼道”產生了衝突。道書中記載張天師在西川,以太上老君所授劍印和符籙同鬼兵大戰的傳説,便是這種衝突的反映。
最終,宗教素質更高的天師道,擊敗了當地的巫鬼道,迫使巫鬼道的巫覡們也改換門庭,當了天師道的祭酒、道民。天師道逐漸在巴蜀紮根,影響日隆。
張陵去世後,其子張衡行其道,號稱“嗣師”;張衡去世後,本應由其子張魯繼其位,但巫鬼道乘虛而起,教權落入了巴郡巫人張修之手。
張修掌權後,重興巫鬼道,融天師道和巫鬼道於一體,道官稱“鬼吏”,道徒稱“鬼卒”,以《三官手書》為人祈禱治病,簡化了佈道手續和道資,一律收米五斗,故有“五斗米道”之稱(也有稱之為“鬼道”的)。
黃巾起義爆發後,張修也率領他的教眾揭竿而起,號稱“五斗米師”,攻奪郡縣。不久,益州牧劉焉入蜀鎮壓起義軍,招撫收編了張修的五斗米師,封張修為別部司馬。
再來説已故嗣師張衡的妻子,以道術養生,容顏常駐,顯得很年輕;她往來於劉焉家佈道,劉焉悦其姿色,於是任命其子張魯為督義司馬。
後劉焉命張魯和別部司馬張修率軍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張魯與張修掩殺蘇固後,張魯又襲殺張修,利用其祖(張陵)、父(張衡)兩代的威望,奪回了教權。
劉焉死後,張魯自立於漢中,複稱天師道,在漢中建立了一個道教王國。他加強了天師道的正統教義,但仍沿襲張修五斗米道的很多舊法,如收五斗米等,故社會上依然稱之為五斗米道或鬼道。
以政教合一為特色的張魯政權,雄踞巴蜀近三十年。後在曹操大軍壓境之下,張魯投降曹魏,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在曹操的要求下,張魯率大批道民北遷,天師道也由此傳播到了北方和中原腹地。
張魯的弟弟張衞不肯降曹,戰死;張魯的兒子張盛拒不受封,隱居江西龍虎山修道。張盛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尊張陵為祖天師,正式創立了正一道。
瞭解了這段歷史,我們也就明白,無論天師道還是五斗米道或鬼道,都是正一道的前身,無論多少,都與正一道存在着淵源關係。只是後世道書極力美化“三張”(張陵、張衡、張魯),而千方百計掩飾張修,因為後者既是篡教者,又是反叛(起義)者。
“五斗米道”、“鬼道”之稱,自然也就不受待見了!
/完.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
別忘了點贊、轉發和關注哦!
~您的舉手之勞,
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