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城起止點究竟在哪裏 明長城和秦長城的異同揭秘
秦長城起止點究竟在哪裏明長城和秦長城的異同揭秘!長城大家都知道,但是秦長城又有多少人瞭解呢?今天,我們就來説説這個秦長城吧。秦長城距離現在已經是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秦長城經歷了無數的王朝,見證了無數的興衰歷史,至今還存留在我們的心中。
秦長城
即使為了修建秦長城這座古文化,秦始皇確實是揹負了無數的罵名,也是損害了無數的無辜的生命和家庭,但是不可以否認的是,秦長城是中華上下古千年裏面非常閃亮一顆瑰寶。
秦始皇在年三十三年的時候,也是在公元前214年的時候,為了對抗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條神秘而牢固的防線,也就是秦長城的誕生。秦長城起止點是從——西邊起自臨洮,也就是現在的甘肅省岷縣,東邊一直到了遼東,是真正的萬里長城,專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
雖然説,隨着時間的遷移變換,秦長城大部分都已經被人為或者是自然的摧毀了,但還是有着一部分的遺址在幾年後的今天依然存在在歷史的舞台之上。
2200多年的歷史,足夠讓秦長城成了中國乃至是整個世界裏面優秀的歷史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國家現在重點去進行文化保護的單位。
甚至,為了讓大家能夠感受到秦長城的雄偉和氣勢,國家早在2004年就專門施行了秦長城的修復的計劃,修復了長度有1200m的秦長城,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的文化的景點,比如孟姜女哭長城等等。
秦長城的修築
秦長城西起甘肅,東到大海,全長數千裏,是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在各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的軍事防禦系統。秦國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和財力修建長城,只因為在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方面,秦長城的作用巨大。秦長城的修築耗費了秦朝大量人力和財力,繁重的勞役引起原六國百姓的強烈不滿,從而間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蒙恬劇照
從先秦至兩漢,匈奴一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早在戰國時期,與匈奴毗鄰的秦、趙、燕等國就深受匈奴騎兵的騷擾,由於遊牧民族具有很強的機動性,作戰時善於突襲,遇到強大阻力時能迅速撤退,故以步兵為主的中原各國對匈奴疲於應付。為了阻止匈奴隨時可能的侵擾,秦、趙、燕等國紛紛修建長城。秦一統天下之後,匈奴成為秦朝的重要敵人,秦始皇於公元前214年派大將蒙恬北伐匈奴,匈奴不敵而北遁,秦趁機收復了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此役雖勝,但匈奴的勢力並未被徹底消滅,秦始皇深知遊牧民族很難一舉殲滅,遲早會捲土重來,便決定效仿祖先的做法,修建長城禦敵。
公元前217年,秦始皇令蒙恬主持修築長城,將原來各國的長城加以連接,建成了一條橫貫東西的萬里長城。秦長城歷時九年建成,期間徵用了大量勞役,加上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土木工程的興建,秦朝百姓深受無休止勞役的折磨,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秦建成長城後,沒過幾年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久滅亡。因此,秦長城的修築不但沒能延長秦朝的國祚,反而加速了它的覆滅。
明長城和秦長城的異同
秦長城以首創第一而聞名,而明長城則以其堅固而著稱,二者常被拿來比較。那麼,明長城和秦長城的異同有哪些呢?從今天的視角來看,二者主要有以下異同處。
秦長城
先來説説二者的相同之處,其相同之處在於興建的原因,都是為了北境安寧。秦因匈奴而建長城,而明則因北元而築長城。接下來,説説是明長城和秦長城的相異之處。二者的相異之處有不少。首先,明長城雖借鑑了秦長城的修建模式,但由於各自修建時的國界不同,故路線並不相同。明長城的位置向南移了不少;其次,二者所用的建築材料不同。秦長城建於兩千多年前,多數城牆系碎石頭築成,牆體普遍在三米以下。明長城東部以條石和大磚砌成,西部則用黃土,牆高普遍高於三米;再次,明長城比秦長城更長。秦長城最東點為遼東,最西點為臨洮,而明長城從嘉峪關延伸到了朝鮮邊界;最後,明長城上設有烽火台,而秦長城將在長城以外不遠處設立敵台。另外,秦長城修建於秦朝時期,而明長城修建於明代,很明顯其修建的時間比秦長城要晚一千多年;再者,秦朝不過短短十數年而亡,長城實際發揮的作用有限,而明代長城是戍邊將領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修建的,長城所起的實際作用更為明顯。
以上就是秦、明長城的異同比較,秦長城由於年代距今甚遠,如今已很難見到,現在常看到的長城都是1381-1620年之間修建的,如北京八達嶺長城就建於明孝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