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嬰兒出生前上帝都會給他(她)送去祝福百,嬰兒由於非常纖弱,很害怕,問上帝怎樣才能活下來。上帝説他給每位孩子度安排一個天使,會照顧孩子的一切......
森明的兒子樂樂四歲了,是一個調皮愛惹事的孩子。會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你跟他説東的時候,他的關注點去到了西上面,而且孩子非常的好動多動,經常追着你打打鬧鬧的。
森明就在網上諮詢菁媽,菁媽瞭解到了孩子的詳細情況,就告訴森明:不用太擔心,孩子正是上幼兒園的年紀,身體各個部分都是旺盛發育的時候,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這年齡的孩子注意力不太可能可以集中太久,可能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識,如果家長講的東西不是自己想聽的,孩子就會自動的屏蔽掉。
有些孩子遇到家長説自己不想聽的東西,可能會反駁,但是有些孩子卻更聰明,乾脆充耳未聞,當自己沒聽過這回事。
森明還説,樂樂老是被幼兒園的老師投訴,説樂樂在幼兒園經常聽不聽,玩玩具時老師讓收玩具起來了,起來排隊,但是樂樂就是裝着沒聽到,都是老師親自到他面前沒收玩具,樂樂才不樂意的站起來。
而樂樂上課時也是一個調皮鬼,常常是上課沒到5分鐘,樂樂就開始開小差了,要麼是自己在玩衣服,要麼就是和同學説話,總之班上有什麼壞事,大多時候都是樂樂帶頭的。
幾乎每天去接孩子時,森明都會接到老師的投訴,搞得每天森明都會盡可能等老師下班,阿姨帶娃時才去接孩子。就是這樣,也時不時被阿姨投訴,説樂樂太皮了,都是搶小朋友們的玩具,還捉弄小朋友。
菁媽告訴森明:凡事都有兩面性。樂樂這樣説明他大腦反應是很快的,以後可是一個領導型的人物啊。
我們如果只是盯着孩子的缺點看,那孩子就成了問題兒童。如果我們要孩子好的方面,就發現孩子其他很聰明。
1、孩子分心可能是因為有好奇心
孩子還小,心智發育的都不健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分心是在正常不過了,但是我們家長一定不要太過於的批評孩子,這都是一些正常的現象,孩子做事情那時候分心,可能是因為他發現了其他的好玩的事情,對他們產生了好奇心,所以才想着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做更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我們家長不能無謂的就對孩子做出批評,一定要看到孩子動機背後的意願。
2、想一出是一出的孩子往往更果斷
有時候我們也老抱怨孩子想一出是一出,做事情不專注。但是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孩子為什麼這樣做,有時候孩子想到哪做到哪更是一種果斷勇敢的表現,孩子們敢想敢做,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的這種精神。
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去制止他們,我們都都是從小時候經歷過來的,我們都知道小的時候是非常的隨心所欲的,往往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兒,這都是很正常的一些表現,我們家長不必要太過於擔心,也不必要大驚小怪。
3、經常的忘東西有可能是孩子太過於專注
菁媽的一個表弟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我們在他看書或者是做作業時和他講什麼,他應了之後一下就會忘記了。
等我們發現他沒有做時,再問他,他會一臉茫然和説:你們幾時和我講的。
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專注,所以學校成績很好,一路讀書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學校的前幾名,最後考上了南開大學。
其實表弟就是那種很容易讓自己進入心流模式的人,而進入心流模式後他學習的效率會非常高,所以就是妥妥的學霸體質。
而如果家長髮現孩子老是忘東西,恰恰是因為孩子專注力很高。
1、深入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我們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理由讓他們相信自己是有長處的,尋找自己的自信,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賞識不能只停留在口頭表揚上,比如説你真棒,你做得非常好之類的話,而是應該實際的深入地挖掘的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這樣才能激勵孩子讓孩子做得更好。
2、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感受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成長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從旁鼓勵孩子,讓他們自己克服障礙,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當孩子體驗到這種成功的喜悦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整個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下一次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用我們家長説,他們也願意主動地去找到方法戰勝困難。
3、激發孩子興趣,保護孩子探索欲
常言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即便是我們家長眼中的不務正業,我們也要鼓勵孩子去勇敢的做。
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裏什麼都是好奇的,什麼都是純白無瑕,值得去探索的。我們家長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這種興趣,無論是對於螞蟻搬家的觀察,還是經常問我們的十萬個為什麼,我們都應該有耐心地對孩子進行解答指導。
1、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
我們父母是最早的接觸孩子的人,對於孩子的脾性我們應該是最清楚的。無論別人再怎麼説我們自己的孩子説他不好説他是個問題兒童,我們家長都應該先堅持自己的想法,相信我們自己的孩子一定會變得更棒,而不是隨波逐流。反過來教訓孩子。我們始終應該是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
2、在跟孩子的交流中觀察孩子
當我們在和孩子説話孩子不理的時候,這也是孩子的一種專注力的表現,當他們專注的在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跟她説的話,她都會開啓一個免打擾模式,直接給過濾掉了。
其實有着良好的專注力一直都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我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培養這種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去説教孩子。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