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權臣。明孝宗弘治十八年進士,累遷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嘉靖二十一年六十三歲時入閣,加少傅兼太子太師、謹身殿大學士,後改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嘉靖二十七年誣害夏言,再任內閣首輔,專擅國政近十五年之久。
到了嘉靖四十三年末,叱吒風雲大半生的嚴嵩預感到了報應的降臨。
嚴氏長子嚴世蕃遭到朝臣揭發,被扣上了“通敵謀反”的帽子,隨即嘉靖帝不念往日情分,直接將嚴世蕃逮捕。在封建王朝,謀反與通敵顯然是罪無可赦的。如果,嚴世蕃此罪行坐實,那麼,等待着嚴家的將是萬劫不復的命運。
那麼,嚴世蕃究竟有無通敵?他的罪行是事實還是有人刻意羅織呢?
想要弄清問題的真相,我們還得從嚴嵩的政治生涯説起。
明朝統治者對官僚施以嚴刑峻法,所以,明代的奸臣數量明顯少於其它朝代。且看各朝《奸臣傳》或《叛臣傳》、《逆臣傳》等,《明史》奸臣傳部分收錄的大臣,比其它朝代史料收錄的奸臣少得多。當然,這也只能側面反映明朝的奸臣數量少,若將宦官算在奸臣範疇之中,恐怕明朝的奸臣數量要翻倍。
畢竟,在一般人的眼中看來,權宦的危害性與奸臣不遑多讓。不過,明朝時期大多數禍亂朝綱的閹黨,都被收錄進了《閹黨傳》。例如,正德年間的焦芳,此人有公職在身,因為他屬劉瑾黨羽,所以,並未被收錄進《奸臣傳》,而是名列《閹黨傳》,估計這種情況應該是史官的紕漏。
同樣的,一些劣跡不足以夠得上“奸”的官員,也同樣不會被收錄進《奸臣傳》。諂諛小人和喜歡陰謀構陷卻沒造成巨大後果的大臣,通常會進入《佞幸傳》。由此可見,修撰《明史》的作者認為:這種小人遠達不到“奸”的標準,只有那些竊國賣國,動搖江山社稷,殘害忠良的國賊,才算作奸臣。
其實,這是比較好理解的,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若單以“奸”字對壞官一概而論,顯然是不嚴謹的。歷朝歷代都存在佞臣(小人),這類人羣的數量還不少,但“奸臣”卻實屬“鳳毛麟角”。
奸臣數量不多,能稱得上“名奸”的更是少之又少。縱觀唐宋元明四代王朝,能摘得此桂冠的,唐臣李林甫,宋臣蔡京秦檜賈似道,明代嚴嵩,元朝連一個出名的奸臣都篩不出來。倘若不信,我們可以做一個社會調查,詢問身邊的人明代最“奸”的官都有哪些,估計得到的答案除了魏忠賢之外,就是嚴嵩了。
當然,史官們所記載的文字未必詳實,大眾所認知的歷史也未必都是真的歷史。就拿漢末曹操來説,千百年來戲台上曹老闆的形象一直是大白臉,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此人絕非大奸大惡之輩。然而,到了嚴嵩這,就沒人替他翻案了。
從史料中的記載來看,嚴嵩“無他才略”,也就是説,他的個人能力十分有限。不過,他卻非常懂得“媚上”之道,靠着這種法子嚴嵩在朝堂上數十年屹立不倒,混到了宰相的高度上。這樣尸位素餐的人,自然不會做什麼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反倒幹了不少令人唾罵的骯髒勾當。
什麼買賣官職、結黨營私、敲詐勒索,對於嚴嵩來説完全是家常便飯。嘉靖四十四年,錦衣衞將嚴府查抄之時,竟從其家中搜出現金三萬多兩,現銀二百多萬兩。從當時的生產力來看,嚴老爺家中的珍藏能頂的上全國人民一年的納税。除了非固定資產外,嚴嵩的家中還有上百萬畝田產的地契,六千多間大屋的房契,以及數不清的字畫、古玩。
嚴嵩上位之前,只是個一窮二白的混小子,那麼,他的這些家產是怎麼獲得的?
自然是他用二十多年的時間搜刮的,這些財富無一不是老百姓的血汗。所以,將嚴嵩定性為“大奸之輩”,一點都不冤。再回到今天的問題上,嚴世蕃的罪名究竟是坐實的,還是有人刻意羅織的呢?嚴世蕃被定罪發生在嘉靖四十三年,而他老爹嚴嵩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失勢了。
嚴嵩這一生,得罪了太多朝堂上的同僚,所以,一旦他“靠邊站”,肯定會遭到文武百官的口誅筆伐。由於,嚴嵩在皇帝心中還有一定分量,所以,朝官們報復的對象自然轉移到嚴世蕃頭上。因此,“通敵叛國”一事不管是否屬實,嚴世蕃在其父失勢後必定難逃一死。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二十四日,嚴世蕃與黨羽羅龍文一同被處斬,刑前父子兩人抱頭大哭,得年五十三。不得不説,這種報復的手段,比直接殺掉嚴嵩殘忍得多。嚴嵩已失其權,又要失去天倫,白髮人送黑髮人。聽聞兒子死亡噩耗的那一刻,這名奸臣恐怕連腸子都悔青了。
次年四月,潦倒的嚴嵩死於墓舍,無人憑弔。
參考資料:
【《明史·奸臣傳·嚴世蕃》、《明世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