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詞有何特點 李清照的故事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李清照的詞

李清照是我國兩宋之際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豐富跌宕。起初她是一個生活安定幸福的女子,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受到父親的薰陶熱愛文學;可是後來金兵入境她的人生從此改變了,丈夫去世,自己從此流離失所過着居無定所的日子。所以這位才女的詞在這兩個階段有着兩種不同的風格:前期歡快,後期愁苦。

李清照塑像

前期李清照主要寫天真純情的少女,寫她們懵懵懂懂的愛情、寫她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期盼,在這之中也寄託了清照對與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正如《如夢令》中的少女,她將這位嚮往自由、渴望愛情的天真少女刻畫得如此惟妙惟肖。前期的詞語言清新自然,真實而又活潑。清照婚後生活美滿幸福,與丈夫如膠似漆恩愛有加,《點絳唇》中掃描寫的那位少女就表現了清照對與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後期清照的生活發生了大反轉!金人入境導致國家危亡加上丈夫病逝,清照不得不離開故土,南遷逃亡。逃亡的路途艱辛,她丟掉了當初與丈夫一同收集的字畫金石,孤苦無依的生活給了她極大的打擊!此時清照的詞風感情濃重。一首《孤雁兒》抒發了清照無盡的惆悵!這首詠梅詞並沒有描繪梅的姿色香氣,而是把梅比作作者個人悲歡的見證,表現自己對亡夫的緬懷與懷念。

不管前期後期,李清照的詞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風格,對後世產生重要影響。

李清照的故事

在我國宋朝出現了長短句這一文學題材,後來成之為宋詞。因為宋詞的出現,順理成章的出現了許多有名的詞人,李清照便是其一。李清照在文學上的成就並非偶然,她生在一個文學藝術氛圍極強的家庭,父親是進士,母親是狀元孫女,這些無不為她文學修養提供了幫助。

李清照畫像

李清照年幼時在開封生長,豆蔻年華之際,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由於當時趙明誠尚在求學,夫妻兩人並無收入,因此生活過得很清貧,好在二人很恩愛。過了兩年,因為朝廷的黨爭,李家一部分家眷被遣回原籍。而之後黨政愈演愈烈,牽連到了李清照,原本一對恩愛的夫妻被殘忍拆散。李清照也只得回原籍找之前被遣回原籍的親人。

公元1106年,黨人之禁被解除,繼而朝廷大赦天下。終於結束了分居生活,李回到開封和丈夫團聚。然而好景不長,次年正月,政治災難又降臨到了趙家的頭上。趙明誠的父親被革職,繼而去世。李清照於是和丈夫一起告老還鄉,開始鄉下的生活。好在李清照和丈夫有共同的愛好,就文學和藝術,二人經常進行探討的切磋。雖然和曾經奢華的生活有差距,但是也充滿了笑聲與趣味。清貧的生活兩人也過的有滋有味。

後來趙明誠病故,李清照的生活難以為繼,温飽都成了問題,於是改嫁 ,可惜婚後生活並不如意,因此導致了又一個悲劇。

李清照南渡

李清照到了青州沒多久,金兵攻陷了這裏。她和丈夫南渡江寧,逃命的人怎麼能大車小車,望着一家的金石書畫,古董玩物,她的心充滿煎熬,看了一眼丈夫,他也是一樣難捨。對他們來説,這些東西不僅僅是物件,而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傾注在這些東西上太多的情感。

李清照古畫像

但是金兵入青州,沒有時間再猶豫了,趙明誠咬牙,最後看了一眼這些東西,牽着李清照的手,走出了拱門,掩上了再也不會打開的門。大量書籍印本和輜重物品失去了,原本以為這就是最大的損失了。但是一路南逃,畫卷也開始成了負擔,只能丟棄,沒有落款的書畫成了最先捨棄的,之後又丟棄了大件器皿,。

最後只留了一些有名的畫、珍本,這些東西足足有十五車,成了他們最後的財富,趙明誠和李清照看看彼此,再也不能丟棄了,於是想盡辦法讓這些物品跟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坐船過江。這一年的奔波,他們終於到了江寧。

安頓在這個無依無靠的城市,不過沒有關係,李清照心想,我還有丈夫,和這十五車的書畫珍本。但是他們沒有料到,生活還可以這麼艱難,第二年,趙明誠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這世界上就剩李清照一個人了。一夕之間,所有書畫被盜。這讓她崩潰了,當年和趙明誠千辛萬苦保下來的,全部沒有了,她寫了《聲聲慢》,言語間淒涼沉鬱,她彷彿預料到了自己也將隨着丈夫而去。


聲聲慢李清照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才女。她出生在一個富足的書香門第,無憂無慮開朗樂觀、和丈夫趙明誠志趣相投恩愛有加;可是後來金兵入境,丈夫死去改變了清照的生活……從此她顛沛流離過着居無定所的日子,一曲《聲聲慢》足以道出清照晚期的愁苦心境!

李清照畫像

這是一首賦秋詞,賦秋就是賦愁啊!此時的清照經歷了國家的危亡、故鄉的淪陷、丈夫的離世以及與夫君共同收藏的金石書畫的丟失,這樣的愁是無盡的濃愁啊!詞的一開始便用了14個疊字形象又婉轉的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愁苦。雖然自己所有東西都丟失,但是清照依舊心有所求,迷茫地“尋尋覓覓”,最終發現自己周圍已是一片“冷冷清清”罷了!內心淒涼、慘慼的愁苦情緒不由而生。才剛剛覺得天氣暖和了卻又變冷了,這種天氣最容易激發憂愁的人的愁苦情緒啊!於是清照試圖通過“三杯兩盞淡酒”來舒緩內心的愁苦,怎料這幾杯淡酒也抵擋不住黃昏時候的陣陣寒風!就在此時一排大雁從北向南飛來,這更是激發了清照對已經逝去的人事的的懷念心情跌落到了谷底!看見此時滿地的殘花想着自己從此以後只能獨自守在窗前感嘆世事,心中更是不盡的淒涼啊。這時候下雨了!雨水打在梧桐樹上斷斷續續直到黃昏,這雨滴聲一滴一滴的敲擊着清照的心靈,此刻的心情怎麼能夠用一個“愁”字來概括呢!

李清照通過平實自然的語言,融情與景抒發了內心不盡的愁苦,這種愁苦是國家危在旦夕、人民流離失所的大愁啊!

李清照晚年

李清照晚年悲慘,趙明誠的死,書畫的遺失,張汝舟的欺騙,國家的懦弱,都讓她的生活陷入無盡的苦海,但是最悲慘的,還是她老無所依。

李清照古畫像

李清照覺得世道就像洪水一樣動盪,她便是飄搖在其中的一葉孤舟。感情生活的不順和國家危難都讓她心力交瘁。可是最讓她感到寒冷的,是她作為一個普通女人的價值都沒法實現。年邁的李清照沒有丈夫,沒有孩子,就只有一個小小的院落,她沒有親人了,國事也沒有能力去操心了。

一年年的秋天掃着落葉,除了平時偶爾有一兩個朋友來探望,她門庭冷落。有一天,一個老朋友帶着小女兒來看看她,李清照看着這個小姑娘甚是伶俐可愛,極其聰慧,像小時候的自己。她想自己沒有兒女徒弟,拉着小姑娘説:“你現在是學習的年紀,我已經老了,你來跟我學習吧,我願意把畢生所學交給你。”但是沒想到小姑娘張口就説:“女子無才便是德。”

童言無忌,但是李清照心突然冷了,原來外面人是這麼看自己,虧她一直覺得自己關心國事,著書傳業是一件受人尊敬的事情,原來世間對她這樣的人充滿了不理解。這種可怕的感覺讓她呼吸急促,它如同墜入深淵,周圍人看她的眼光就像看一個怪人。李清照的悲劇就在於她作為知識分子處在社會的高點,但是作為一個女人她又處在一個社會的底端,很多想法她永遠也沒有實現的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00 字。

轉載請註明: 李清照的詞有何特點 李清照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