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為什麼能夠很容易辨認出一個真實的人的漫畫形象?

  樓上的許多答主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誇張了面孔的特徵。在此我想盡我所能,給大家解釋下背後的原因。難免狗尾續貂, 更妄論拋磚引玉。

  首先,有答主提到一些特別之處是識別身份的關鍵。當然這是重要的原因,好比卓別林的小鬍子還有愛因斯坦的頭髮一樣讓人過目不忘,自然而然加速了識別。但是這並不是面孔識別的關鍵之處,更類似於面孔失認症者的輔助手段。換個説法,依靠獨一無二特徵(髮型、身姿、聲音、喜歡的服飾)判斷身份是行之有效的(Pitcher et al., 2011),但並不是我們普通人最常用的手段,更不要説不是面孔本身。倘若漫畫只是捕捉一兩個特點但是畫的根本不像,難免有投機取巧之嫌。

  大神的髮型總是那樣不拘。

  我們判斷身份的時候還是更加依靠面孔本身,更具體而言是面孔上五官之間的距離信息。我們在判斷面孔是誰的時候,我們會融合五官的形態以及它們的空間位置關係為一個整體判斷,也就是説我們不拘泥於面孔上五官本身,而是協同考慮所有內容。這種整體識別並不否認局部特徵的重要性,畢竟它們構建了整體,但是強調了協同之重。神經科學的成像研究以及行為研究結果也都説明整體識別重於局部識別,是正常人識別他人身份的關鍵:比如説梭狀回面孔區(FFA)作為識別面孔身份的中樞站點正是整體識別的起始點,它融匯了局部信息成為整體(Kanwisher et al., 1997; Yovel & Kanwisher, 2005)。

  那麼漫畫為什麼好認呢?正是上面答主提到的,漫畫凸顯了面孔上的特別之處。在介紹原因之前我還得介紹一個關鍵點。有不少科學家認為我們在識別身份的時候不是簡單地記錄下面孔上所有的特質,而是和我們心中面孔的模板進行比較。按照 Valentine 教授的觀點(1991),我們心中的模板位於一個笛卡爾座標系的中心。Leopold 教授(2001)以及 Rhodes 教授的團隊(2006)也進一步用實驗證明了中心的存在。所以在整體識別面孔身份的時候,中心模板是非常重要的參考點,好比航海家眼中的北極星。

  中心面孔往往融合了所有特徵,看起來很中庸,也很有代表性。我們心中的模板是通過我們生活中的接觸不斷升級提升,也就是見得越多越不一樣(見 Webster et al., 2004 的最後一個實驗)。兩個人會有差別,但是差別應當不大。

  換句話説,我們在加工面孔的時候,會不由自主與模板作比較。倘若一張面孔離模板比較遠,自然會顯得不太一般,判斷起來與眾不同。

  漫畫可以誇張面孔的特質, 因此新的圖片在面孔地圖上應該會落在裏中心更遠的地方(Byatt et al., 1998),所以我們大腦的反應更大,這張圖片比原圖片更加獨特。倘若反着來縮減差異,照片看起來更不鮮明,也不太好認,‘泯然眾人矣’。甚至也有科學家發現不只是身份,連情緒都更加獨特鮮明(Calder et al., 1997)。因此,漫畫中的魯迅先生更加橫眉冷眼,顴骨突出,每一根頭髮都爆滿精神。怎麼不特別呢?

  揣摩下魯迅先生照片你就能體會到這張漫畫更顯 ‘鮮明’ 。

  所以我總結一下,我們在整體識別面孔的時候往往會講面孔與我們心中的經驗形成的平均面孔做一個對比。漫畫誇張了面孔上五官的形狀和相對關係,在我們心中他們會比原來的圖片更加偏離中心,也就更加好被識別。所以一幅優秀的漫畫能捕捉面孔的獨到之處,適當誇張後,就是那麼 “像你”。

  參考文獻

  Byatt, G., & Rhodes, G. (1998). Recognition of own-race and other-race caricatures: Implications for models of face recognition. Vision research,38(15), 2455-2468.

  Calder, A. J., Young, A. W., Rowland, D., & Perrett, D. I. (1997). Computer-enhanced emotion in facial expres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64(1383), 919-925.

  Kanwisher, N., McDermott, J., & Chun, M. M. (1997). The fusiform face area: a module in human extrastriate cortex specialized for face perception.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7(11), 4302-4311.

  Rhodes, G., & Jeffery, L. (2006). Adaptive norm-based coding of facial identity. Vision research, 46(18), 2977-2987.

  Valentine, T. (1991). A unified account of the effects of distinctiveness, inversion, and race in face recogni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3(2), 161-204.

  Webster, M. A., Kaping, D., Mizokami, Y., & Duhamel, P. (2004). Adaptation to natural facial categories. Nature, 428(6982), 557-561.

  Yovel, G., & Kanwisher, N. (2005). The neural basis of the behavioral face-inversion effect. Current Biology, 15(24), 2256-226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0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為什麼能夠很容易辨認出一個真實的人的漫畫形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