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東北人會有這麼強的泛地域認同?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經典

 老張開車去東北

 撞了

 肇事司機耍流氓

 跑了

 多虧一個東北人

 送到醫院縫五針

 好了

 老張請他吃頓飯

 喝得少了他不幹

 他説

 俺們那嘎都是東北人

 俺們那嘎盛產高麗蔘

 俺們那嘎豬肉燉粉條

 俺們那嘎都是活雷鋒

 俺們那嘎沒有這種人

 撞了車哪能不救人

 俺們那嘎山上有針蘑

 那個人他不是東北人

 翠花上酸菜

 這首由雪村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想必大家耳熟能詳。歌曲中提到的東北就是指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東四盟構成的區域。從歌詞中我們不難看出東北人區別於中國其他地區居民省籍認同的泛地域認同感

 當面對其他地區的居民時,他們往往首先介紹自己是東北人,即便他們自稱“吉林人”、“遼寧人”或“黑龍江人”,也經常被交談的對方下意識地直接歸為“東北人”。

 東北內部的地域認同為何如此堅固?

東北人的構成

 清朝入關後,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佈禁關令,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着被懲罰危險,“闖”入關東。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

 清末開始的“闖關東”運動深刻改變了東北的人口構成,客觀上加強了東北與關內的聯繫,奠定了該地在經歷一系列殖民浩劫之後仍能順利光復的羣眾基礎。

 “闖關東”的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是海路,膠東半島移民大都泛海而來,自遼東半島登陸,或定居於半島,或北上散居東北各地;二是陸路,直隸和山東西部的移民則大都沿陸路出山海關,奔向東北各地。

 海路移民在遼東半島一帶成為優勢民系,較少與其他移民融合。至今大連一帶口音仍和膠東半島保持一致,與東北其他地區“新方言”的差異很大,再加上俄日租借地的獨特背景,發展出了異於“大東北認同”的“大連人認同”。

 而直隸移民在當時熱河地區(今朝陽、赤峯一帶)也佔據數量優勢,該地因此保持了京畿一帶的口音。

 海陸兩條線的移民繼續深入東北腹地後,操着直隸方言、山東西部方言和膠東方言的人們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人們所熟知的狹義“東北話”,而講這種方言的人被稱作“東北人”。

 “闖關東”的大門在“九一八”後為戰亂所阻,少數移民開始往原鄉迴流,但東北人口結構還是穩定了下來,並在接下來的偽滿洲國分裂階段和新中國集體化運動中發展出明顯有別於山東、河北的地域文化,逐漸形成了一個新民系並延續至今。相對其他漢族民系而言,東北民系形成較晚。東北官話“入派四聲”都很紊亂,且很多東北人至今仍能準確説出精準到鄉、村一級的祖籍地,這是民系形成較晚的兩大表徵。短短一百年的光景,東北地區想要像中國其他區域那樣,孕育出按照行政區劃或其他因素劃分的亞文化區,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大東北”的統一認同還會長期維持下去。東北民俗文化除內部高度一致性外,近年來還展現出了強大的文化影響力,文化自信的加強也必然會進一步鞏固內部認同。

複雜而動盪的行政區劃調整

 穩定不變的行政區,對省籍認同的形成有很大幫助。如福建省,雖然內部方言大相徑庭,但自古就是個穩定而獨立的行政區,因此包括客家人在內的省內居民都高度認同“福建人”的身份,也會依照行政邊界把本省和周邊的廣東、浙江、江西刻意區分開來。相形之下,近現代行政區劃的混亂多變嚴重破壞了東北人構建各自省籍認同的政治基礎。自“闖關東”以來的一百多年時間,特別是在新中國改革開放前的幾十年,東北地區幾乎每一二十年,甚至一兩年就會有一次“傷筋動骨”的大調整。

  滿清東三省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在徐世昌的推動下,東北廢除旗民分治制度,採用一元化的民政統治手段,仿照關內設省。三省各設一名巡撫,徐世昌為三省總督。“東三省”這個名詞就此誕生。當時的奉天省主體上是今天的遼寧省和吉林省南部,吉林省則管轄松花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合圍起來的一個三角形區域,黑龍江省則分管松花江以北區域。

清末東三省區劃

 民國:東北四省

 1914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熱河特別區域,脱離直隸省直屬於民國政府。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佈將熱河改為省。

 1928年12月29日奉系軍閥將領張學良通電全國,東北從即日起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將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史稱東北易幟。1929年張學良將奉天省改稱為遼寧省,取意遼河流域永遠安寧,改奉天市為瀋陽市。

 遼寧、吉林、黑龍江和熱河合稱東北四省。

九一八之前的東北地區

 偽滿洲國十九省

 1932到1945年間,日本侵華,東北淪陷,扶植偽滿傀儡政權,定都於新京(今長春)。遼寧省重新改回為奉天省。

 偽滿了加強殖民統治,1934年偽滿政權將四省分為14個省2市1區,1938年更是喪心病狂地劃分成19個省1個特別市。這十九省是:熱河、吉林、龍江、黑河、三江、濱江、間島、安東、奉天、錦州、興安西、興安東、興安南、興安北、牡丹江省、通化省、北安省、東安省、四平省。

 就這樣一塊地方,偽滿為什麼要搞出這麼多省呢?也許是便於封官許願,拉攏更多的人當漢奸為其賣命吧……

偽滿洲國

 民國東北九省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政府考慮到管理不便,對這一對小省進行了合併,合併之後,保留了9個省,奉天省又恢復成了遼寧省。這9個省分別是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除了這9個省,還設立了3個直轄市,即瀋陽、大連和哈爾濱。

 這九個省中,除了興安省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呼倫貝爾市,其他8個省基本上都在今天東三省範圍內。

東北九省流通券

 國民政府針對東北其特殊的經濟環境,國民政府還發行了一種區域性流通貨幣——東北九省流通券,限在東北九省流通,不能在關內使用。規定東北九省流通券與法幣的兑換率1:10,即流通券1元可兑換法幣10元。

 建國之後的東北區劃

 1949年4月,東北人民政府公佈的新行政區劃為6個省,即遼東、遼西、黑龍江、松江、吉林、熱河。除了熱河之外的5省,就是原來的東九省範圍。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熱河省。原熱河省所屬承德市及8縣劃歸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陽、北票等5縣及喀喇沁左旗劃歸遼寧省;赤峯、烏丹、寧城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不過,本該就此穩定的東北區劃卻在“文革”期間再次遭受衝擊。受當時政治風暴的影響,原本橫貫東西的內蒙古自治區被拆分,東部的昭烏達盟劃歸遼寧,哲里木盟和呼倫貝爾盟南部兩縣劃入吉林,呼倫貝爾盟大部則劃入黑龍江。這一格局一直維持到改革開放的1978年,此後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省界基本沒有大的變化。自1978年以來40多年的時間也是東北百年建制史中最為穩定的時期,但這40年對於構建東三省各自省籍認同而言,顯然還是太短了。

地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孤立

 每一個族羣都能從與周邊族羣的比較中尋找到內部的共同點。東北相對孤立的地理單元和近現代獨特的發展軌跡,給東北人羣體打上異於其他漢族民系的深深烙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近幾年東北經濟痛苦的掙扎中,東北人越發體會到自身思維、行為方式與他們口中“南方人”的差異,深陷地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孤立;與此同時他們也驚訝於東北各地各方面的共同點,甚至發覺東北各地經濟倒退的步伐也趨同了。

 首先,東北在地形上是一個孤立的地理單元,主體是被大興安嶺、黑龍江、長白山包圍着的縱貫南北的大平原,只有西南面的遼西走廊開口連着華北平原。東北人因其擁有“白山黑水”所環抱的自然環境而驕傲,當然也能意識到背後糟糕的區位問題。從政治軍事層面來説,一旦東北內部出現反對勢力,或遭到外敵入侵,關內軍事力量馳援的難度是很大的。明末建州女真的勃興、民初奉系軍閥的盤踞,及至日本關東軍的侵略都充分利用了東北地形易守難攻的特點,不僅獨霸一方,還嚴重動搖了中央政權的根基。近代外蒙古的脱離,進一步在地緣政治上孤立了東北。從經濟交通上來講,地理上的天然隔絕令東北融入全國大網絡、大市場的難度陡增,進而難以分享到關內發展的紅利。近期公佈的《中長期高速鐵路網規劃圖》中東北高鐵幹線不僅略有“脱網”,而且密度明顯遜色於關內各省。

 地理上的孤立導致了心理上的孤立。在移民文化、相對先發工業化和城市化、更高層次的集體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東北人羣體思維方式歷經了兩三代人的塑造後,已經明顯有別於關內漢族民系。東北作為近代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新中國建國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裏,一直都發揮着工農業支柱的作用,也是政府各類政策,特別是計劃經濟政策落實得最為到位的地區。

 在計劃經濟時代,東北絕大多數人都能在集體化的體制內安穩生活;僅這一點,東北人心態上就足以傲視全國。這種“從搖籃到墳墓”的集體化伴隨而來的是東北人缺乏自主性、競爭性,墨守成規,依賴體制的思維定式。在資源枯竭、傳統工業衰退的背景下,東北積壓下來的社會問題在市場大潮的衝擊下,以更直接、更負面的姿態釋放出來。

 原本貼在東北人身上的“排頭兵”的標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砍省”、“鄉土文化”、“思維僵化”等新標籤。而東北人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痛苦轉型過程中非但沒有弱化,還在東北人大舉購買海景房,東北籍藝人馳騁演藝圈的進程中得到強化。這些有關東北的新標籤、新變化也逐步被東北人所接納,成為其區別於其他漢族民系新標準和構建統一地域認同的新基礎。

綜合整理:非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