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將讓很多人畢生難忘的高考,終於落幕,這屆孩子確實太難了,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網課的艱難,延期的陰影,洪水中赴考,地震中答卷,是啊,天降大任,註定不凡。很難,但這些18歲的孩子如果看到一個同齡女孩的難時,就覺得這些都沒什麼了。無論怎麼難,起碼都在苦讀11年後走上了考場,但那個叫陳薇薇的高三女孩沒能等到這一天,生命永遠停在了18歲時的5月,停步於考場之外。我彷彿看到她在跟那些覺得很難的同齡人説:走上考場的你們多麼幸福,你們的未來多讓人羨慕。
謝謝你來過這個世界,很遺憾以這種認識你。不為這個女孩寫點什麼,便覺得良心不安。但願這些不會有什麼流量的文字,能讓這個名字被更多人知道,讓這種光芒多温暖和照亮幾個人。
如果不是在高考當日,她的媽媽發文緬懷,這個名字已經不會再跟高考產生聯繫。18歲的湖南女孩陳薇薇是江華二中的一名高三學生。
7月7日,她本應參加高考,但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去世。在生命彌留之際,薇薇委託父母將遺體捐獻出去,因為她覺得淋巴瘤比較複雜,這樣的身體或許有研究價值。
高考這天,媽媽又想女兒了:“苦讀了十一年卻沒能如願參加高考……兒來一程,母念一生。”
這句“兒來一程,母念一生”,讓很多人淚奔。逝者已逝,讀到這個故事的人再感動也會很快遺忘,但母親永遠無法釋懷,會帶着這種痛活到生命終了。
照片上的女孩美得醉人,笑靨如花,越美好就越讓人心痛。彌留之際捐獻遺體,越善良越讓人心疼。在她本來應該坐在考場的日子裏,網民用這些留言在她的人生答卷上批下滿分:有些人,永遠十八歲,原來真的有女孩子那麼漂亮,她去做小天使去了,漂亮的天使在另一個世界已經閃着光芒。下輩子不要做天使,做一個普普通通健健康康的姑娘。那個世界要快樂要開心,更要保護父母親人健康。
感謝這個母親在高考日對孩子的紀念,用這種方式為孩子“完成”了高考。其實,不用母親操心,孩子早就為走不到高考的自己交上了“答卷”,她面對病痛時的堅忍,她委託父母把遺體捐出去,也許能在科研中有利他人,減少他人的病痛。
很多人都看到了這份答卷並打上了滿分:高考或許是人生中一場意義非凡的大考,但你已經交出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
孩子,你的高考已經滿分了。
你的高考已經滿分了,這不只是對生者的安慰,對逝者的致敬,也不只是一種情感抒發,更是對高考價值在“改變個體命運”這種常態敍述基礎上的昇華,對這種利他價值的致敬。我想起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一段廣為流傳的話:只用自身境遇錨定價值座標的人,可能是沒有什麼真正的價值觀的,價值觀這件事的出發點從來不僅僅是關心自己的命運,而是關心眾人的命運,並且相信它最終會與自己的命運相關。——價值觀如此,對待高考的態度何嘗不是如此。
薇薇同學在彌留之際,想到“淋巴瘤比較複雜,這樣的身體或許有研究價值”,跳出自我無可挽回的命運思考,而關心眾人的命運。她沒能走上考場,但她用燦爛的笑容一顆金子般的心,證明了自己沒有辜負這11年接受到的教育,對生命的態度,對他者命運的關懷,對意義的思考。
人的一生,應該怎麼度過才更有價值?父母和書中教了我們很多,但當人的一生無法順利度過,遇到這種走不到終點的大劫大難時,應該如何面對?父母和老師可能都沒有講過,書上沒有答案,面對這個超綱題,薇薇同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怎能不給滿分。
提到高考,當下主流的敍述都是在談他的公平,他作為平民的上升通道,他的“改變個人命運”,可我們有沒有想到過,
高考也是一個走到更廣闊的空間、進入一個更大的世界、經過高等教育之後在改變個人命運的同時獲得了改變他人命運的機會。
高考不僅是利己,提升個人的鍍金機會,更是在提升個人價值中讓自己有能力用專業所學去幫助他人,當一個用新聞推動社會進程的記者,一個如疫情中逆行治病救人的醫生,一個改變鄉村孩子命運的老師,一個用研究改變世界的科學家。
這種“影響他者命運”的大敍述常常被“改變個人命運”的小敍述所遮掩,薇薇同學沒能走到高考,生命之花還沒有綻放就已凋零,但她拼命跑在了很多人的前面,盡力讓自己留下的身體能影響他人命運。
看到一個叫網名叫“KSH千千”的女孩子留言説:我是十七歲的時候確診淋巴腫瘤的,現在我馬上二十歲生日了,很慶幸我參加了高考,也讀了一個學期的大學,雖然現在一直在化療,也掉光了頭髮,但是我還是希望有一天能夠繼續我的校園生活。——願這個孩子能早日康復。覺得生命很難的人們,剛走出考場的孩子們,珍惜自己的奮鬥機會,從這些在凋零中奔跑、綻放和閃光的生命中,看到光芒,看到努力應該追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