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猿猴從樹上下來進化而來的,山頂洞人從山頂洞裏出來,進而創造了人的農耕社會。就有了人類歷史,人於是在龜殼上、石頭上刻上像動物一樣的文字,風馬牛樣的文字就開始記錄歷史,這就是象形字。於是,有了刀筆史,有了文人墨客,歷史的記錄中就有了典故。
典者,突出的、難有的、有着代表性的;故者,過去的,有故事性的、完整的。“典”和“故”連在一起,那就是傳世經典了。
典故,是歷史的精華,像神般的令人敬畏,是述説真理的里程碑。
縱閲典故(未像典故專家那樣細查)發現,為女人獻出生命的男人只有一個:西楚霸王項羽。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一後人的評語,人們通常理解為:項羽兵敗不肯過江東,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其實,在我看來,項羽不肯過江東,不是為了怕在江東父老面前丟面子。面子哪有性命重要?丟一時的面子,過了江東重整旗鼓,面子能很快挽回來。勝負乃兵家常事,敗時不氣餒,伺機轉敗為勝,難道這樣淺顯的常識,身為世代名將的子弟項羽會不知曉?
説項羽是義氣中人,不錯,而義氣中人都愛面子。死要面子,就是寧死不丟面子。這樣理解只對了一半,項羽的確是很顧面子的義氣中人,就其為愛面子而死,他愛的不是他兵敗怕在江東父老面前丟面子,愛的是深愛着他的虞姬為他自刎身先死而自己仍舊為了江山霸業而活着丟做人不知情為何物的面子(長句,有點拗口)。
虞姬確實是深愛着、專一地愛着項羽。在項羽面臨“四面楚歌”的險境之時,寧肯犧牲自己,自刎而死,就是為了讓項羽放下自己這個戰場上的包袱,輕鬆作戰,轉危為安。“痴情女子負心漢”,女人為了自己深愛着的男人,的確是愛到了不計任何得失的痴,所以她為了對項羽的情,英勇就義了。而項羽呢,恰恰是“痴情女子負心漢”中的另類,他與痴情女子無二,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痴情漢!痴情女為男人而死,痴情漢定當用痴情回報。此時痴情的項羽回報痴情的虞姬的,只能像虞姬那樣自刎。
在痴情的項羽看來,愛着自己的人已經去了,自己活下來,就算能夠轉敗為勝,萬里江山歸己所有又有何用?激盪自己心扉的就是那一份愛情!愛情的花兒凋落了,心死了,軀體如空殼,如此,讓空殼破碎又有何可惜呢?
至今思項羽,不為背情過江東,足以令人聲淚俱下的。從古至今的男人,有幾個人能為心愛的女人做出更多的付出呢?不要説生命,就是一點點表示關愛的東西,也是吝嗇有加。如今,倒是可以把項羽作為今日男人的楷模加以表彰,讓現今的男人學學項羽,做到用情專一,這樣可以壓抑“黃”氾濫,為情而獻生,減少點暴力和戰爭。
愛不只是悲壯才動人,愛奏響和諧的樂章同樣動人。
面對江山、財富和愛情,男人們究竟會選哪一個?
(1088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