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一方受災,八方支援。風雨無情,浙裏有愛。你我愛心匯聚,定能温暖一個受傷的家庭,點亮一個災區孩子的希望。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這次所籌集的資金將尊重捐贈人意願,服務當地,用於災後重建工作,包括但不限於對災區婦女兒童傷亡家庭的慰問、受災地區婦女兒童應急物資供應及受災嚴重家庭的重建費用支持等。
正文
世界華人週刊(微信ID:wcweekly)
作者:顧景言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提到中國的原子彈研發,幾乎所有人想到的都是錢學森、鄧稼先等學術泰斗的赫赫大名。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在當年的原子彈研發中,曾有一位女科學家。
她是504廠唯一的女性。
在這個女科學家身上,我們能看到太多的“不可思議”。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身為女性,她卻選擇了晦澀艱深的物理專業,是燕京大學物理系最優秀的學生,連續三年全系第一;
在美國讀書時她出類拔萃,卻穿過層層堵截回到貧窮的新中國;
她深愛自己的丈夫,卻“拋夫棄子”,17年未曾與家人相伴;
她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卻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放棄了一切世俗的榮耀。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在她死後,她的學生曾飽含熱淚地説,“我的老師,她是那種死後既有資格見馬克思,又有資格見愛因斯坦的人。”
她,就是王承書,一個被我們遺忘了太久的偉大女性。
作為當年504廠惟一的女性,王承書曾經擔負了巨大的壓力。
1961年初春的一天,時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把王承書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錢三強躊躇再三,才艱難地開口,詢問自己這位優秀的下屬,是否願意參加高濃縮鈾的研發工作。
高濃縮鈾,是原子彈研發必不可少的重要燃料。
當時由於蘇聯撤走了所有專家,中國的高濃縮鈾研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急需加大研究力度。
而王承書曾經留學美國,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在物理領域造詣頗深,錢三強有意讓她參與這項絕密的研究。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 左起:鄧稼先、王承書、楊振寧、張文裕
但是問題在於,一旦選擇參與這項工作,不僅要隱姓埋名放棄科學界的一切榮譽,還要犧牲掉家庭。
她將會被派到荒涼的工廠,再也無暇照顧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而在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中,女性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相夫教子,事業應該遠遠排在家庭後面。
因此,錢三強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可是他沒想到,王承書幾乎沒怎麼猶豫,立刻就告訴他“我願意”。
捨棄所有的榮譽,告別愛人和孩子,直到完成祖國交付的任務。
錢三強望着她,久久説不出話來。
他這個温文爾雅的下屬,從來都不是尋常女子。
1912年,王承書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
和那些喜愛吟詩作畫的民國名媛們不同,王承書自幼聰慧,但是主要興趣卻是在數學和物理上,她的數學成績幾乎每次都是拔得頭籌。
她家中的僕人都讚歎不已:“二小姐算賬,那叫一個又快又準。”
1930年,18歲的王承書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
在燕京大學的幾年裏,她作為班裏唯一的女生,成績卻一直碾壓男同胞,物理系的榜首幾乎只屬於她一人。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 王承書在何園生活時留影
1941年,王承書被美國密歇根大學錄取,成為著名物理學家烏倫貝克的女弟子,三年之後就拿到了博士學位。
由於天資穎慧,王承書讓她的導師刮目相看,烏倫貝克多次稱讚她是“了不起的人才”。
師生二人精誠合作,完成了多項重要研究。
王承書的名字,在美國科研界也越來越響亮。
她在畢業之後順利留在密歇根大學工作,並和自己的愛人張文裕生下了可愛的兒子。
短短几年裏,王承書在美國擁有了堪稱完美的生活。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 王承書張文裕夫婦
房子、車子、體面的工作、優厚的待遇、幸福的家庭……對於任何一個女性而言,都應該對這種生活狀態感到滿足了。
但是在1949年,王承書卻堅決要辭職回國。
她甚至連兒子的美國國籍都毫不猶豫地捨棄了,只求全家能夠離開美國。
只因為,她得知,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新中國已經成立。
卻未曾料想,這條回國之路,她足足7年才走完。
美國不願意放他們回去。
中美關係彼時依然僵持,美國政府嚴重限制中國科學家回國效力。王承書作為出色的物理學家,正屬於美國嚴盯謹防的對象。
而她在美國的朋友也都不理解她的選擇。
在美國有車有房,為什麼要回到貧窮落後的中國?
然而,王承書想的卻是,正是因為祖國如此貧弱,所以才需要自己回國報效。
正如多年以後她告訴學生的:“我就是要為國家做貢獻,我不能等人家把中國建設好了再來!”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為了躲過美國的監視和檢查,她悄悄購買了很多科研資料,想盡各種辦法分批寄到中國。
1956年,在經過了長達7年的漫長拉鋸戰後,王承書終於如願以償回到了故土。
剛一回國,王承書就感受到了國內外的巨大差距。
在美國,她住的是花園洋房,開的是小轎車;而回國後,她住的是簡陋的樓房,每天都要擠公交。
即便如此,王承書也甘之如飴。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她幾乎成為了一個工作狂,瘋狂地撲在科研工作上,沒日沒夜地鑽研資料,希望能夠儘快為國家做出貢獻。
短短几年時間裏,她以國家的需要為己任,為熱核聚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1961年,錢三強提出讓她前往504廠,意味着她又要在濃縮鈾這個新領域進行艱苦開拓。
從零開始,再度拼搏。這對一個已經50歲的女性而言,是何其艱難。
她卻二話不説,拋開了過去的所有榮譽,立刻跑到濃縮鈾工廠去報道。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這一去,就是30年的隱姓埋名。
就連她最深愛的丈夫,也不知道她究竟去了哪裏。
在濃縮鈾工廠,王承書巾幗不讓鬚眉,讓所有男性科學家都大吃一驚。
這個出身於富裕人家、曾留學美國的女子,身上沒有一點嬌矜之氣,做起工作來比男人還要拼命。
她依靠自己深厚的物理學基礎,迅速掌握了關於濃縮鈾的科研知識,晝夜不休地進行研究。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 王承書與張文裕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這種高度用腦的生活狀態,使王承書迅速蒼老。
原本在同齡人中看上去顯得年輕的她,在兩三年內已經增添了不少白髮,看上去彷彿老了十歲。
幸而蒼天不負苦心人。
在經過三年的艱苦歲月之後,504廠的濃縮鈾研究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震驚世界!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王承書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不過,這項偉大的功績雖然已經實現,她的使命卻還遠遠沒有結束。
中國有太多的機密性科研任務,這注定了王承書只能繼續當無名英雄。
她陸續參與了多項重大科研,卻並不能出席任何國際會議,無法獲得任何學術界的讚譽。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1994年6月18日,積勞成疾的王承書病逝了。
無論是在她生前還是死後,都顯得那樣的沉默與寂靜。
她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一輩子,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鮮花和掌聲。
她臨終前唯一的遺願,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捐贈給希望工程,幫助貧困的孩子讀書。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30年的隱姓埋名,大半生的清貧孤寂,換來的是國家的繁榮和昌盛。
王承書雖為柔弱女子,卻擔得起“英雄”二字。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材料來源/世界華人週刊
圖片/世界華人週刊
編輯/王玉冰
為她點贊!
↓↓↓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53 字。

轉載請註明: 頭條|研究原子彈的唯一女性:隱姓埋名30年,為了國家“拋夫棄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