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後,對漢人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此直線衰敗無藥可救

揭秘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真相!評説歷史趣事、為你解密中國各朝代歷史!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讓您瞭解有趣的歷史放鬆心情,吸收歷史精華掌控自己人生,無往而不利!我們的每條解密都會做到有理可言、有據可依,我們是一部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解密檔案!

清·隨緣居士的《林蘭香》五七中,有一句:“人無百年不散之局,盛必有衰。”它所含哲學思想為:物極必反。縱觀歷史長河,盛極必衰彷彿已經成為了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逃脱不了的歷史宿命。

也許每一位開國皇帝建國之初,都懷揣着讓國家千秋萬世的美夢,但是,通常來看,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存在着難以逾越的鴻溝。一個國家在政權剛剛建立的時候,它的首創者往往都躊躇滿志,想要開闢一番驚天偉業,但任何一個新生的政權都非常的稚嫩。此時的它仿若一隻羽翼未豐的雛鷹,只有經歷一番風吹雨打之後,才能搏擊長空展現出自己的雄姿。

元朝建立後,對漢人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此直線衰敗無藥可救

所以,從我國曆史上的大多封建王朝來看,一個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並不是它剛剛建立的時候,而是經過幾代明君的勵精圖治之後。經過幾代人的共同經營,這個國家才算是正式步入到了強盛階段。但是,常言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這句話放在國家身上同樣適用。

人都是有惰性的,立國之初的幾代統治者,或許會對先祖創業的艱難感同身受,因而,他們會兢兢業業治理國家,彷彿自己做的稍有不好,便會辜負先祖的一片苦心。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激情會被逐漸消耗殆盡,權勢會迷惑人的頭腦,温柔富貴鄉更是會消磨人的意志。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若論這天下最有權有勢的人,那皇帝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既然已經要權有權要勢有勢,那麼,他們還有多大的動力去努力呢?此外,作為一國之君,他們所面對的誘惑往往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因此,一個國家越是到了後期,它的統治者越容易忘記先輩打江山的艱辛與不易。此時的他們,早已拋棄了祖宗勤勉治國的優良品質,在他們看來,自己接手一個國家就如探囊取物般輕鬆。人大概都有這樣一種心理,即:輕易得到的東西往往都不會太過珍惜。

因此,這些王朝後期的統治者,便大多抱着這樣的心理來治理國家。

當然,他們之所以會頻頻受阻,不僅是因為漢族在人數上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還因為漢文化不但傳播範圍廣,連同化其它文化的能力都非常強悍。一個民族想要讓其它民族心悦誠服,自然得先從文化上同化對方。當兩個民族信仰相同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在認知上達到一致。

因此,只有具備了相同的認知水平,才能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單從這一點來看,不得不説元朝在這一方面做的比較失敗。首先,它缺乏治國的胸襟,在建立王朝之後,不但拒絕民族融合,還大力推行民族歧視政策,將國家的子民按照民族來分成了三六九等。

這其中,更為嚴重的是,它竟然將國家人口的主力軍漢族列為了最末一等。在這過程中,元朝的統治者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既然政權已經入主中原,那麼,他們自然避免不了與漢族打交道。處在這樣一個漢族眾多的大環境下,元朝統治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和對方友好相處,反而是極力打壓對方。

正所謂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是活生生的人了。他們無限制的盤剝與壓迫,不但沒能使那些受壓迫者徹底臣服,反而還激起了對方的反抗心理。

元朝建立後,對漢人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此直線衰敗無藥可救

常言道,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雖説,元朝的子民並不侷限於漢族,但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在數量上漢族依舊佔據了元朝子民的大多數。因此,一旦漢族聯合起來想要推翻這個政權,那他們的破壞力將非常驚人。

而且,在處理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元朝的統治者又犯了第二個錯誤,那就是:他們低估了這些起義者的力量。在他們看來,自己作為草原上的男兒,幾乎個個弓馬嫺熟,又哪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原人可比的呢?或許正是由於這種輕敵的心態,在各地起義事件頻發的時候,他們仍舊沒有拿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來平定這一系列的農民起義。相反,他們採取了一種極為消極的態度來應對接連爆發的起義事件。

事實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時間,如果,元朝當局能在事發之際採取雷霆手段鎮壓的話,那或許能憑藉武力震懾住那些剛剛聚集起來的的起義者。可偏偏它對這件事情缺乏應有的重視,以至於,後期的事態發展嚴重超出了它的控制範圍。長此以往,使得元朝的國力一步步被削弱。當然,這只是元朝走向滅亡的其中一個因素,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導致這個國家一步步走向滅亡深淵的其它因素。

元朝建立後,對漢人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此直線衰敗無藥可救

一個國家想要謀求長遠的發展,首先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而到了元朝中期,這個王朝恰恰缺少的就是這樣穩定的政治環境。

之所以會這麼説,主要是因為這個時期,元朝彷彿陷入了一個頻繁更換統治者的怪圈。正常來説,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一旦登上帝位,其執政時期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甚至,數十年都有可能。可是,到了中期的元朝,卻偏偏不是如此。此時的元朝,金鑾殿內的主人幾乎是三天兩頭更換。

然而,造成這樣的混亂局面,一方面是由於其內部激烈的政治鬥爭,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戰爭。在這個過程中,那些統治者們要麼死於政治鬥爭,要麼在對外戰爭的過程中被殺或被俘。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因素,還是源於其激烈的內部鬥爭。

那些所謂的皇位候選人,在角逐皇位上幾乎互不相讓。即使在鬥爭過程中落敗,他們覬覦皇位的心思卻從未熄滅。當所有人都虎視眈眈的盯着皇位的時候,想必大家也不難想象那種局面的可怕。更何況,這場爭奪中最終的勝利者,並沒有絕對的實力可以完全壓制住那些對皇位蠢蠢欲動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使得皇帝輪流做的荒唐局面陸續上演。

元朝建立後,對漢人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此直線衰敗無藥可救

但是,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通過內部鬥爭的方式上位的皇帝,首先想到的便是提拔自己的親近臣屬,以及打壓先帝舊臣。因此,皇位的頻繁更迭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朝臣之間的相互傾軋及國家政權的動盪。畢竟,當所有人都忙着去搞政治鬥爭的時候,又有誰會把心思放在處理國家政事之上呢?

久而久之,這個國家自然變得愈發動盪不堪。

此外,從那一時期皇位的頻繁更迭,我們也不難看出,那個時期的皇帝要麼沒有什麼太大的才幹,要麼一心沉迷於享樂而荒廢了國家政事。正所謂上行下效,當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不能以身作則的時候,我們又怎麼指望其手下官員能夠兢兢業業一心為國呢?因此,朝廷的腐敗及國家的日漸衰落便成了必然。

雖然,在時代大潮中每個王朝只是滄海一粟,但是,倘若它能正視自身問題及早改正,那它也不至於後期深陷政治鬥爭的泥沼中無法自拔。如果,沒有後期皇位頻繁更替的事情,那這個國家的政局也不至於如此混亂;如果,沒有後期的混亂政局,那這個王朝也不至於落得個黯然退出歷史舞台的結局。

最後總結你究竟get到了幾點?滿滿的信息量是不是滿足了你那顆八卦的小心靈?還不夠?不急不急,我們將用最走心的娛樂態度為小主們每天蒐羅最有趣新鮮的娛樂資訊,喜歡就快加關注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4 字。

轉載請註明: 元朝建立後,對漢人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從此直線衰敗無藥可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