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我認識的一對夫妻朋友參加一個晚宴,他們開車順道送我回家,因為丈夫在晚宴上喝了點酒,就由他的太太開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我朋友的太太開車沒有聽他老公的話,走錯了一個路口,估計讓車多繞了一兩公里,在回去的半個小時裏,丈夫一直在對他太太抱怨,核心就是她為什麼不聽他的,他當時説的如何對。因為夫妻倆是我認識多年的朋友,我坐在車裏十分尷尬。
最近讀了美國哲學家詹姆斯-卡斯《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本書,在書中,詹姆斯·卡斯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類活動分為兩種類型的“遊戲”——“有限的遊戲”和“無限的遊戲”。
有限的遊戲,其目的在於贏得勝利;無限的遊戲,卻旨在讓遊戲永遠進行下去。
有限的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的遊戲玩的就是邊界。
有限的遊戲具有一個確定的開始和結束,擁有特定的贏家,規則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遊戲會結束。
無限的遊戲既沒有確定的開始和結束,也沒有贏家,它的目的在於將更多的人帶入到遊戲本身中來,從而延續遊戲,主張“為了遊戲而遊戲”。
有限遊戲是畫地為牢的遊戲,旨在以一位參與者的勝利終結比賽。
卡斯在這本書中,是要給人們傳遞的一個觀點:人們迫切需要一個“遊戲觀”的轉換,即從有限的遊戲轉向無限的遊戲。
用作者的思想來説,夫妻間的關係是一場無限遊戲,而那位丈夫的行為是把無限遊戲當做有限遊戲在玩,他的抱怨是想證明他指的路是對的,她太太走的路是錯的。丈夫要證明他贏了,他太太輸了。
兩種遊戲觀對商業和人生的啓發
時間區別: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有限的遊戲具有一個確定的開始和結束,擁有特定的贏家,規則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遊戲會結束。
無限的遊戲既沒有確定的開始和結束,也沒有贏家,它的目的在於將遊戲本身延續下去,主張“為了遊戲而遊戲”。
就如那對為走錯路而吵架的夫妻,夫妻關係本質是一場無限遊戲,他們的愛情沒有明確的開始時間,也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如果夫妻雙方有無限遊戲思維,他們要做的事就是讓愛情更長久,而不是處處比拼誰贏誰輸。當我們比拼輸贏時,我們就落入了有限思維圈套。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處處被有限遊戲思維包圍,比如一考定終身、不要輸在起跑線等,這些都是有限遊戲思維。
我有個朋友,他酷愛攝影,在攝影上投入很多精力,攝影水平比很多專業攝影家還要高。有人問他有沒有參加些高水平的攝影比賽?他説,他攝影的目的就是發現美,記錄美,能不能獲獎,他根本就不感興趣,對於他來説享受攝影才是最大的樂趣。他就是一個無限遊戲參與者,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在有限遊戲中獲獎,而是讓攝影這個無限遊戲一直延續下去。
2017年,萊紳通靈的前身通靈珠寶收購了比利時王室珠寶萊紳,當時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繼續經營通靈珠寶,短期內可以保持利潤,甚至利潤增長,滿足投資人的願望。但是從長期經營來説,品牌缺乏核心競爭力,慢慢會被競爭對手打敗,温水煮青蛙,品牌逐步隕落。這是有限遊戲思維。
作為公司創始人,我做了另外的選擇,把比利時王室品牌萊紳嫁接到通靈品牌上,成立具有王室血統的“萊紳通靈”新品牌。
在品牌升級過程中,通靈品牌過去的客户丟失了,原來的管理人員不適應了,銷售大幅下降了,股價大幅跳水了,投資人抱怨了,總之一切都是那麼的傷痛。
我當時始終思考的是品牌長期發展,長期競爭力。品牌就如我的孩子,雖然當時這個孩子有高薪收入,但是,當有去世界名校深造的機會,我會義無反顧的讓他放棄高薪而去深造。
經過兩到三年調整的萊紳通靈,今天業務逐漸恢復,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員工凝聚力更強,為未來取得更大的業績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當時堅持通靈品牌升級為萊紳通靈,應該就屬於無限遊戲思維吧。
在資本市場,投資人是有限遊戲思維,創始人往往是無限遊戲思維。
面對孩子,保姆是有限遊戲思維,父母是無限遊戲思維。
在工作中,我經常問員工,如果在短期工作目標達成和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之間做選擇,你會如何選擇?
很多員工會做捨本逐末的事,為了追求短期目標,而放棄了個人成長,贏得了一場戰鬥卻失去了整個戰爭。
邊界區別: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與邊界玩
有限遊戲有明顯的邊界,而無限遊戲是沒有邊界的。有限遊戲參與者,在界限內玩,無限遊戲參與者,和邊界玩,跨越邊界。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受有限遊戲思維控制,處處都給自己畫定邊界。比如很多人在學校學習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出來找工作就非人力資源工作不選擇,自己出生在哪個城市,就習慣性的在那個城市工作。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是有限思維的典型代表。
我們都知道諾基亞早年是從事伐木和造紙業的,可口可樂過去是做咳嗽糖漿的,阿里巴巴最早是做黃頁廣告的,正是他們有了無限遊戲思維,跨越行業空間才成就了他們後來的商業帝國。
無限遊戲的空間跨越,給我們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職場上或者生活上都帶來很大啓示,只要有無限遊戲思維,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可以跨越空間界限,成就自我。
規則區別:有限遊戲在規則內玩,無限遊戲在和規則玩。
有限遊戲參與者,是在規則內玩,而無限遊戲參與者,是規則的“破壞者”。
萊紳通靈的前身通靈珠寶,原本是一家本土品牌,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收購了擁有165年曆史的比利時王室珠寶品牌,讓品牌擁有歐洲王室基因,有效的區隔了和競爭對手的差別,給市場競爭帶來很大威力。這就是無限遊戲思維給企業帶來的價值。
無限遊戲思維是和規則博弈,在市場上就是創新。過去人們消費支付用現金,這就是規則,無限遊戲思維者打破規則改用信用卡,這就是在和規則博弈。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又打破信用卡規則,創建了新的規則,相信刷臉支付很快會再次打破前面的遊戲規則。
網約車打破了過去的出租車規則,特斯拉的電動車打破了傳統石化能源車規則。這些行業創新都是在和規則玩一場無限遊戲,而不是在規則內玩。
需要我們關注的是,和規則博弈,不是傷害客户價值,恰恰是圍繞着客户價值進行規則突破,進而進一步為客户帶來更大價值。刷臉支付,一定比微信支付更方便,網約車一定比在街上攔出租車更方便,萊紳的王室品位珠寶,一定比普通珠寶品牌對消費者更有價值。
用無限遊戲心態去玩有限遊戲
有限遊戲追求成功,無限遊戲追求成長。
萊紳通靈員工最高獎是每年度的“阿甘獎”,前幾天我問一名今年獲得“阿甘獎”的高管,我問他明年你如果不能獲得“阿甘獎”,你怎麼想?他徵徵的望着我,不知道怎麼回答。
這位員工如果是有限遊戲思維那他的目標就是一定要獲獎,他追求的是成功。而他如果是無限遊戲思維,他對是否獲獎未必十分在意,他更加關注的是這一年他有沒有成長?
雖然社會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可是每個人、每個企業、甚至每個國家面臨的競爭壓力並不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高度競爭的世界,我們如何面對競爭壓力,如何面對增長的需求?
看了《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我覺得我們要重新定義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目標?
過去我們大部分的人把目標和指標沒有分清楚,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追求無限遊戲,就是讓遊戲不斷的持續下去,讓遊戲能影響更多的人去參與,人生追求的是成長。而短期的目標不過是度量我們有沒有成長的“指標”,就像我那位同事,他明年能不能獲得“阿甘獎”,不過是度量他有沒有成長的指標。
減肥的目標是讓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和美麗的身材。減多少斤不過是指標,而讓自己有健康的身體才是目標。減幾公斤是指標,是有限遊戲,而保持健康和身材好是無限遊戲。
當我們把無限遊戲確定為目標,把有限遊戲設定為達成無限遊戲指標時,我們的動作就不容易變形,心態也會變好,不會做捨本逐末的事情了。
用無限遊戲應對“錯配”時代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説,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這二者之間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當你為需要生存而勞作時,你是痛苦的;當你的基本需求滿足後,你會感到無聊。
在有限與無限遊戲理論框架裏,叔本華是一位有限遊戲者。
當今社會是一個“錯配”的時代。
佔有慾帶來熵增。
原始人缺乏脂肪、缺乏鹽、缺乏糖,人類進化過程中養成了嗜好脂肪、鹽和糖的習性。
隨着科技發展,今天脂肪、鹽和糖都生產過剩,但是人類還是喜歡吃它們,現代人的病大部分都是脂肪、鹽和糖過剩,是吃出來的病。
過去人類缺乏物質,缺乏財富,人類就進化出對財富的佔有慾。對於很多富人來説,如果這些財富,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很多財富就變成了“財富病”。
多餘的財富和人們身上過剩的脂肪、鹽和糖一樣,是社會和身體的熵增現象,人變成了財富和食物的奴隸。
在這個“錯配”時代,如果把人比作老虎,老虎不是追求有沒有吃飽和吃好,而是追求殺死了多少動物。強勢老虎不是吃飽了睡覺,而是每天把殺死的動物屍體搬到街上去炫耀。那些弱勢老虎雖然也能吃飽,但是看到強勢老虎有那麼多獵物,怎麼能不焦慮?
有限遊戲是追求財富的數字增長,無限遊戲是追求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意義。
經常看到財經媒體上報道,某人的財富超過某位首富了。如果所有人玩的都是有限遊戲,那麼除了首富之外,估計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幸福的,因為除了首富外,所有人都“輸了”。
當今世界是以資本主義社會和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社會秩序,這個秩序是建立在兩次工業革命基礎上的社會制度,它適應的是當時的技術發展和生產方式。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乃至物聯網時代,技術革命催生出亞馬遜、天貓、蘋果、騰訊等平台型壟斷企業。過去的自由主義經濟、市場經濟已經明顯不適應當下的技術發展。貧富差距加大、弱勢羣體改變命運無望,這些社會深層矛盾造成當下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社會劇烈動盪。
西方制度過去是好的,因為它符合前兩次工業革命的的技術基礎。用這樣的社會制度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及正在邁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社會來結合,是刻舟求劍,嚴重的“錯配”。
世界的社會制度未來或許要經歷一次重構過程。但是在重構前的“錯配”世界裏,大部分的人用世俗眼光看是“失敗”的,雖然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但是相對於富人來説,普通人財富太微薄。同時每個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大部分人是焦慮的。
應對焦慮,我們需要轉換視角,改有限遊戲為無限遊戲思維。
如果我們是玩無限遊戲,我們追求的是遊戲不斷持續下去,這裏面就沒有輸家,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的滿足。
使命是一場無限遊戲。
要想讓我們的生命有意義,就要確立自己的使命。使命不是一個短期目標,有時候使命是永遠無法完成的任務,但是當我們確立了自己的使命,並且為之而奮鬥時,即使再平常的工作,我們也會覺得它很有意義,並且樂此不疲。
企業需要使命,職場上每個員工也都需要確立自己的使命。
在萊紳通靈,每個季度都需要對業績有2/7/1排序,我經過仔細觀察,如果有使命的員工,無論是排在2/7/1的任何位置,他們都能坦然接受,並且會根據結果反求諸己,不斷提升自己。因為他們是在玩一場無限遊戲,是在和自己比較。
夫妻間維護愛情的長久,就是雙方的使命。當夫妻有了孩子,父母幫助孩子成長就是父母的使命。
使命觀,是一種無限遊戲思維。當我們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小孩調皮搗蛋,我們用無限遊戲思維思考時,這些都不再是問題了。
有限遊戲,我們關注別人對自己的感受;無限遊戲,我們關注的是自己內心的感受。
感謝詹姆斯-卡斯
關注到《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本書,是看了硅谷神一樣的人物,著名未來學家《失控》作者凱文-凱利的推薦。
凱文-凱利對它的評價極高,説這本書“讓他有了思考生命的基礎,為他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框架,改變了他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思考”。美團創始人王興,海爾創始人張瑞敏都是這本書的粉絲。
閲讀後,發現這本書晦澀難懂,讀了三四遍才摸到一點門道。
當我讀明白些書中內容時,後悔沒有早發現這本書。不過憑我的資質,估計人不到今天年齡,就是早發現也領悟不到書中的真諦。
哲學家卡斯,用上帝的視角以世界當舞台,把人類所有活動歸納為兩種活動: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世界認知的新框架,把很多我們過去明明有感覺,但是又説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抽象的表達出來。
理解了書中內容,我的感受正如凱文-凱利所言,兩種遊戲的不同,解除了我下一步做什麼的猶豫。很簡單:總是選擇無限遊戲。
作者:沈東軍,領教工坊組員企業家、萊紳通靈董事長兼CEO;南京大學商學院博士後,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香港科技大學EMBA。
上月熱文 Top 10
Top1.此商標非彼商標?“週六福”商標之爭再起風雲!
Top2.【騙局】緊急告知:遇到這款“戒指”千萬要注意了!黃金只在表面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