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佩戴口罩是減少公眾交叉感染、降低傳播風險、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的有效手段。7月16日,針對市民佩戴口罩的一些誤區,烏魯木齊國際醫院院感辦主任馬麗莉進行了梳理。
誤區一:只要是口罩,都可以起到預防新冠肺炎的作用
馬麗莉:並不是所有口罩都能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如市面上紙口罩、活性炭口罩、棉布口罩等,因為材質不夠緻密,預防效果有限,不建議佩戴。目前,建議普通市民在一般環境下,可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注意口罩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誤區二:戴口罩只遮住口
馬麗莉:部分人戴口罩會因為呼吸不暢感到憋悶,把口罩擼到鼻子以下用來吸氣,這樣未按照正確方法佩戴口罩,也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如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正確方法應該是首先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內有鼻夾金屬條的為上方,而口罩淺色面為內面,深色面為外面。佩戴口罩應保證深色面朝外,用雙手緊壓鼻樑兩側的金屬條,使得口罩緊貼鼻樑,然後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皺,嚴密覆蓋鼻子和嘴巴。注意一定要儘量使口罩和麪部有良好的密合。
誤區三:不洗手,直接佩戴口罩
馬麗莉:如果未洗手就直接佩戴口罩,會污染口罩,增加感染幾率。正確做法應是戴口罩前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並擦乾雙手後再佩戴,避免弄濕口罩。同時,注意佩戴過程中避免手觸碰到口罩內面。摘下口罩的過程可能會污染雙手,脱口罩時應注意不要碰口罩的外側,摘下後應立即用肥皂洗手或酒精擦手。
誤區四:多戴幾層口罩,能更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馬麗莉:在一般環境下,只要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一個就能達到防護效果。多個疊戴會增加通氣阻力和佩戴的不適感,可能造成呼吸不暢。同時佩戴多層口罩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固定模式,在多重口罩的壓力之下,很容易讓口罩周圍出現漏氣的現象。
誤區五:口罩不及時更換
馬麗莉:一次性醫用口罩有效期一般為4小時,如果超過時間,則無法起到防護作用,應避免重複佩戴口罩,定期更換,並注意不可內外面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應注意口罩受潮或受到血液、體液污染後,及時更換新的清潔並乾燥的口罩。( 李曉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