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視新型微交易技術專利: 直播畫面植入購買鏈接
幾周前曾有報道表明,動視正在申請一個新型遊戲內微交易系統的抓案例,通過多人遊戲匹配玩家的機制,高亮顯示可購買的物品道具。
在這個系統下,零氪玩家將會匹配到氪金玩家,以此引發雙方玩家投入氪金的慾望。這一消息曝光以後,動視立刻表示,他們目前的所有遊戲都還沒有使用這一系統 ,息事寧人。
10月21日的時候,動視提交了另一份關於微交易系統的專利申請。這一次,他們着眼的是遊戲直播過程中出現的氪金道具。專利名稱是“用於識別電子遊戲直播內容特定區域的系統和技術,以此驅動微交易”。所以我們看到動視是對微交易系統的革新依然是念念不忘。
專利申請檔案中的措辭很官方,涉及了許多專業術語,不過大概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通過各種數據分析,找出主播的氪金道具並高亮顯示。下面是專利文檔節選:
“在一些情況下,元數據軌跡可能會包含微交易信息,可以識別出一個可供購買的道具。在一些情況下,這個道具可能出現在一段遊戲視頻中,或者現實世界中的道具通過覆蓋的方式出現在遊戲視頻中。在一些情況下,元數據軌跡可能會包含熱點信息,指向某個可供購買的物品的座標。比如,在一款射擊遊戲中,屏幕上出現了某個可供購買的武器,觀眾就可以選擇屏幕中的“熱點”,此時只需點擊“熱點”就可以完成微交易。交易內容會在觀眾進入遊戲以後自動可用。同理,廣告物品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進行交易,然後通過現實中的物流進行配送。”
“當一段視頻中出現微交易熱點時,該系統會解析熱點或像素位置信息,通過互動界面提供可選區域,連接至虛擬或實體物品的購買鏈接。當收到熱點區域互動時,系統可以自動完成購買,或者打開購買交互界面,允許玩家輸入數量信息。在一些情況下,熱點物品可能會時不時地改變。比如,一個廣告熱點的物品從一個換成另一個,根據贊助商、廣告合同等情況作出改變。系統也可以改變遊戲中這種廣告的植入。”
打個比方:假如你正在看《使命召喚》《命運2》的遊戲直播,這時候畫面裏出現了某個氪金道具,這時候畫面裏可能就會出現交互畫面,提示你只要點擊畫面裏的相應道具,就可以一鍵完成購買 。
這個系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通過元數據和總和信息分析,系統似乎可以直接判斷出主播的全部出裝搭配,讓觀眾看到的信息更加準確透明,甚至可以一鍵複製主播的出裝搭配。這個功能對於玩家來講還是非常方便的。只不過這個系統是為微交易而生,必然不會討喜,但至少能給玩家觀眾順便帶來一些便利,所以也不會太討厭。
這個系統的專利文檔剛剛提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正式上線。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本報訊可以升降的高跟鞋、帶座位的行李箱、防堵塞蹲式馬桶……湖北大學計算機學院電子與通訊工程專業24歲研究生廖可富,1年申請16項發明專利,目前已經拿到9項專利證書,他期待將部分專利轉化為實用產品,造福社會。
愛上發明,始於偶然。廖可富還在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本科讀通訊工程專業時,有一年冬天在武漢宏基車站等候長途車回監利老家。候車室長椅上坐滿了乘客,拖着行李箱的他一直站着,心想要是有個座位多好!廖可富突然來了靈感:在行李箱旁附上可以摺疊的座位不就可以了嗎?相當於可以摺疊的行李箱。這個想法得到學校教務處付雪江老師的鼓勵後,他拿出紙筆把這個構思畫下來。
(2017-10-26)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步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嚮往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環境,必然對住房和辦公等建築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防水工程作為建築工程的一部分,對建築的質量和壽命具有重要的影響。當前,隨着防水市場的蓬勃發展,數千家防水企業在這個市場各分一杯羹,而真正規範化的企業並不多,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防水企業寥寥無幾。隨着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防水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脱穎而出,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佔據重要地位 ,才能走的更遠。
青龍建材集團公司高度重視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近日,青龍建材博士研發團隊申請的又一項名為《地下室防水構造及其施工方法》的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充分彰顯了青龍防水的研發實力和團隊技術水平。
當前地下室防水的傳統做法是在混凝土基層上鋪設防水卷材或塗刷防水塗料,儘管各種防水材料的種類和質量在不斷改進和提高,但由於混凝土熱脹冷縮產生的裂紋、防水材料搭接處的處理不當和地下水壓高低不同的影響,單一的剛性自防水和柔性防水結合的方式在防水要求較高的場合難以達到防水要求,不但難以竣工驗收,也給返修帶來困難。因此,地下室防水要根據地下室實際情況做到防排結合、因地制宜的原則,既要有合理的防水構造層次,也要把握好施工質量關,使地下室防水達到設計使用年限。該發明專利提出的地下室防水構造實現了對整個地下室的“全外包”皮膚式防水,而且施工簡單易行,綜合造價低、防水性能好、性價比高,可滿足建築市場對綜合性能理想的地下室防水的需求,適合廣泛應用於地下室和其他地下建築的防水。
據青龍集團公司技術研發團隊領頭人薛興勇博士介紹,鑑於傳統地下室防水做法的諸多缺陷提出新型地下室防水構造做法,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突出優勢,該技術升級和整合了地下室防水設計中“防排結合,複合防水,剛柔相濟”等原則,對我國地下室防水技術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據瞭解,目前青龍集團公司已擁有各類國家專利三十多項,多數專利獲得授權,在防水行業中擁有核心競爭力,當前公司大力投入新產品研發和專利申請,保證企業在行業技術中處於領先地位。公司多次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認定為南寧市企業技術中心,多款產品獲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的科技成果鑑定和科技新成果推薦證書,2017年榮獲“中國建築防水科技先鋒企業”,是防水行業中為數不多的技術型防水企業。
此次發明專利的獲得標誌着青龍建材技術水平得到權威防水行業專家的認可,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技術革新再上了一個新台階,這將有利於青龍建材充分發揮主導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市場博弈中佔據優勢地位。
(2017-10-09)
大學生1年拿9項發明專利:隨身帶本子記錄靈感
2017-10-23
武漢晚報
原標題:可升降的高跟鞋 帶座位的行李箱……24歲研究生一年拿九項發明專利
武晚傳媒·武漢晚報10月22日訊(記者 胡義華)可以升降的高跟鞋、帶座位的行李箱、防堵塞蹲式馬桶……湖北大學計算機學院電子與通訊工程專業24歲研究生廖可富,一年申請16項發明專利,到今天已經拿到9項專利證書,正在求職的他,信心滿滿地説,另外發明專利正在審批“路上”,期待有機會將部分專利轉化為實用產品,為居民服務。
愛上發明,始於偶然。還在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本科讀通訊工程專業時,有次冬天在武漢宏基車站等候長途車回監利老家。乘客比較多,候車室長椅上坐滿乘客。拖着行李箱的廖可富一直站着,要是有個座位多好!他突然來靈感,在行李箱旁附上可以摺疊的座位不就可以了嗎?相當於可以摺疊的行李箱。受到學校教務處付雪江老師鼓勵後,他拿出紙筆構思這個行李箱。
此後,廖可富隨身攜帶一個本子,只要遇到生活中的靈感,就馬上記下來,只要有空閒,就開始琢磨創新發明。有一次,大學女同學告訴他,上衞生間時,不慎將項鍊掉下去,打撈不起來,很是可惜。廖可富也有過上衞生間,掏口袋時落下硬幣的經歷。受茶杯過濾網啓發,他當即設計在蹲式馬桶中設置一個網子,通過彈簧控制,可以升降,這樣貴重東西不慎落下去也可以“搶救”回來。
女性穿着高跟鞋,突然要開車,怎麼辦?設置一個可以升降的鞋跟,隨時調整,美女們穿着高跟鞋可以適應不同場所;受轎車雨刮器啓發,在黑板上設置滾動刷和噴水系統,自動擦黑板,避免老師和學生吃粉筆灰;冬天老年人氣血虛,腳冷,在鞋裏安裝電池發熱,同時鞋子還可以按摩,是不是可以讓老年人保健?廖可富將這些靈感記錄下來,琢磨發明。
去年,他一口氣申請16項發明專利,到現在已經拿到9項國家發明專利證書。“都是受生活啓發的發明,對老百姓生活很有幫助。”廖可富很是感謝湖北大學科技處孫軍、張偉等老師,“老師們的不斷鼓勵,讓我完成了系列發明。”同時,同校女友羅雨婷也給了他很大幫助,在申請專利時,幫助查找英語資料。
據瞭解,廖可富是監利農村人,家庭比較貧困,本科的學費是借的,研究生學費也是貸款而來。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將部分專利轉化為產品,造福社會,也能為自己解決一些經濟上的問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仰望星空”:武漢市東西湖吳家山中學2017年推選的赴德國瑞典歐洲遊領取科技發明專利獎的學生全部是冒名頂替,為的是自主招生加分。美其名曰花2-4萬參加歐洲四國交換生,那些中譯英的獲獎感言全部是學校提前輔導這些根本沒有任何發明創造的學生讀熟背好準備直接出國領獎。吳中有專利獲獎的歷史不假,但學校如此這般教育學生,談何少年強,談何中國強?
網友“kocla考啦”:這對你就業有啥用?很少有老闆喜歡上班不幹本職工作,還喜歡想七想八的人呆在自己手下的。除非是實用型發明 那你還得找得到風投給你投!
網友“1夢想成就未來!”: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完全是二回事,寫這些報道的記者也請提高一下自己的專業水平好不好,以免誤導整個社會!不過對這小夥子能夠有這樣的研究精神應該給予鼓勵和提倡!
網友“玄清”:監利出英豪,廖可富有財,中華出棟樑,神州〉展宏圖。廖先生贊贊贊!
網友“I ..m”:我們公司就是做知識產權的 需要的留言。
網友“孤獨餘人”:可以合作,我是陽新鞋匠一員
(2017-10-23)
“到2020年,園區內各類科技服務企業和機構數達到800家,國際級孵化器/眾創空間數量達到10家,科技服務業產值達到830億元……”這是記者從今天漕河涇科創嘉年華啓動儀式上發佈的《漕河涇開發區2017科技創新生態白皮書》上獲得的信息。該白皮書由《2017漕河涇開發區科技創新指數》和《漕河涇科技服務示範區建設綱要》兩部分組成,從漕河涇的企業、園區、服務、管理等角度切入,對開發區的未來發展提出了目標。
漕河涇開發區是上海六大科創中心建設承載區之一,目前已擁有“1+9+3”的園區規模,開發區內匯聚了中外高科技企業3600餘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500多家,81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區內設立131家高科技企業。園區內有超過20萬的從業人員。資本、技術、人才在此交匯,創新創業熱潮不斷翻湧。
截至2016年底,上海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35.2件。在這個面積僅為14.28平方公里的漕河涇開發區內,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幾近上海市平均水平的6倍,達202.5件。如此令人可喜的數字,這與漕河涇不斷完善創新生態建設,為園區企業和員工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條件無不關係。
根據白皮書顯示,至2016年末,漕河涇開發區擁有中外高科技企業及研發機構2849家,科技服務機構162家,科技創新服務平台19個,專業創業投資機構63家,全年培育創新創業項目1350個。園區內更是湧現出漕河涇創業中心、浦江雙創園、國家863軟件專業孵化器上海基地等一批創新型、國際型孵化器。去年,開發區企業研發投入達142.8億元,推動國家和地方產業化項目331項,這裏已經成為上海市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高地。
啓動儀式上還成立了“漕河涇東方科創基金”,它由漕河涇開發區、東興投資、大連億達和上海萬科等機構共同投資成立,總規模預期為50億元,第一期規模擬定為5億元。據介紹,該基金將以打造中國版“硅谷”的全球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為目標,聚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所提及的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等產業,推動原創性科研技術不斷轉化為產業成果。
(2017-10-26)
中國歷史不乏南北分裂的局面。例如,魏國與吳蜀,東晉與五胡,南朝與北朝,南宋與金國,這些都是典型的南北分裂對立局面。但是,自元朝滅南宋之後,元、明、清三代都是大一統局面,中國再沒出現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
要想弄清這一問題,先來看看自古南北重要的分界線在哪裏?自古南北的重要分界線主要有三處:淮河、秦嶺、長江。例如,魏吳以淮河為界,魏蜀以秦嶺為界。東晉與五胡政權亦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北雖有時併入東晉,但並不穩定。後來南朝的宋、齊、梁亦大體延續東晉。陳朝與隋朝則與長江為界。南宋與金朝則東以淮河為界,西以秦嶺為界。
在元朝之前的歷代王朝,這三處分界線往往成為了各行政區域的分界線。例如,漢朝關中與益州以秦嶺為界,河南與揚州以淮河為界。唐朝關中與山南東西道以秦嶺為界,河南道與淮南道以淮河為界,淮南道與江南東西兩道以長江為界。
地理分界線與行政區域分界線的重疊,往往成為分裂割據的温牀。例如,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朱温與楊行密以淮河為界;楊行密與錢鏐以長江為界;王建與朱温、李茂貞以秦嶺為界,各自割據一方。
這種按重要地理分界線劃分行政區域格局一直到元朝才改變。元朝創立了行省制度,這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對後世影響巨大。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元朝首次將淮河、秦嶺置於行省內部,不再成為行政區域的分界線。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南以長江為界,北以黃河為界,淮河處在行省內部,從此失去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
元朝的陝西省首次包括漢中地區,秦嶺也喪失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從此以後,陝西與川蜀的分界以大巴山為界,一直延續到今天。
但是,元朝尚未改變長江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這一問題延續到明朝,明朝的南直隸地區大體就是今天的江蘇、安徽兩省。今天的安徽、江蘇兩省已經將淮河、長江都置於行政區域內,長江也喪失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
所以,明朝之後,淮河、長江、秦嶺,基本都已喪失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這一傳統從明朝延續到清朝,再從清朝延續至今天。
雖然必須承認,南宋之後再無南北朝局面,與北宋王朝提高文官地位、遏制武將專權,加強中央集權等種種措施有非常大的關係。但是,自元朝開始將秦嶺、淮河、長江置於行政區域內部的省級劃分,對於防止南北分裂對立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king”:元大運河的作用更大
網友“天中司馬空”:民國
(2017-10-21)
創新是我們廣東引領改革浪潮的手段,在這裏,有創新的鮮花品種,有創新的美食,更重要還有創新的科技。下面,是小記講數。
3D生物打印、無人機、彎曲屏、量子通信,是不是不明覺厲?小記很驕傲的説,這樣的“黑科技”都出自我們廣東企業。
目前,廣東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過1.1萬家,存量1.9萬家,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僅2016年一年,就淨增2823家,增量全國第二。廣州互聯網企業超過3000家,在2016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排行榜中,僅廣州就有8家企業入榜。
截止今年6月底,廣東有效發明專利量超過19萬件,連續七年位居全國首位,算下來,平均約每600人就擁有一項專利。
(2017-10-07)
創造取得新突破 運用達到新高度
知識產權支撐創新驅動發展
發明專利申請量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四位、中部第一位;
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七位、中部第二位;
合肥高新區成為全省首個獲批的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 ……
近年來,我市加快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不斷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優化政策環境,完善知識產權制度,提升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推動知識產權與科技、經濟、社會事業融合發展,示範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合肥是全國首座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躋身知識產權強市,既離不開知識產權數量的增加,更需要質量的突破。知識產權只有量質並重,才能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支撐產業轉型升級,贏得更多發展主動權。
我市始終堅持發明專利量質並重,質量優先,確保在全省的領先地位。2016 年,全市共申請專利 50792 件,其中發明專利 25895 件,同比增長 57.6%,佔全省的 27%;全市共授權專利 18496 件,其中發明 4799 件,同比增長 40.6%,佔全省 31.4%。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17 件,較 2015 年年底增加 4.7 件。全市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均名列全省第一。省知識產權局發佈的《2016 年度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前十名單位中,合肥佔了 7 家。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專利分析和專利信息利用實戰培訓班於 9 月 24 日上午在國防科技大學(原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科技交流中心開班。(來源:合肥市知識產權局)
知識產權運用達到新高度
開展專利質押貸款工作是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合肥市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近年來,我市採取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大力推進專利質押貸款,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專利與企業、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注重專利運用績效。採取 " 開放式服務,市場化運作 " 方式,推進企業專利質押融資。安徽燕之坊等 75 家企業共 88 筆 389 項專利質押,獲銀行貸款 14.5 億元,同比增長 218%,佔全省的 59.5%,企業專利融資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會同中國人保合肥分公司共同推進企業專利保險試點,為科大國盾等 60 家企業的 132 項專利辦理保險,同比增長 62%,保險理賠額達到 397 萬元。同時,不斷推進企業專利引資。以中科大、合工大獲批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試點單位和合肥美的電冰箱公司入選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為契機,制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方案,引進法國專利基金,啓動合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
知識產權保護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我市不斷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依法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能。全市始終保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高壓態勢,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多部門聯合開展知識產權 " 雙打 " 專項行動,並對縣區 " 雙打 " 工作進行現場考評。全年辦理專利案件 113 件,同比增長 1.5 倍;結案 109 件,結案率達 96.5%。其中,專利侵權糾紛案件 53 件,結案 49 件;假冒案件 60 件,已全部結案。
我市還不斷做好維權服務保障工作,持續完善維權援助各項管理制度。堅持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高知識產權科學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印發《合肥市知識產權 " 十三五 " 發展規劃》,制定合肥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專利政策,修訂合肥市自主創新 ( 專利 ) 政策。完善 " 一刊一網兩平台 " 服務體系,建立專利托管系統。培育引進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專家成員、領軍人才等各類知識產權高端人才 66 名。
(2017-10-07)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託雷第四子。蒙古帝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忽必烈建元朝後,正式在朝廷設置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時稱“都省”。元朝在全國共設10個行省,即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省、江西、湖廣。而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裏”,由中書省直轄。
行省制是13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行政模式,源於元朝,明清兩朝得到發展,最終影響了現代中國的行政體制。跟現代一樣,行省是元代地方最高一級的行政單位。
省,原本是中央機關的官署名稱,比如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在唐代是相當於宰相府。元承宋制,也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御史台為最高監察機關。不同的是,他們還要把這些機關派到地方上去。派到地方上的中書省叫“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換言之,元代的行省制度中第一級的行政單位是沒有地方長官的,都是有中央的“丞相”“行”至此地來管理地方。
所以,元朝的行省制度相比之前更加的中央集權。
到明朝時,行省制度進一步演化。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把地方上的“行中書省”改稱“承宣布政使司”,其長官叫“承宣佈政使”,簡稱“布政使”。所以,明朝的地方第一級行政級別,不稱“省”而稱“承宣佈政司”。“使”是官名,“司”是衙門。
可見現在叫做“省”的這個地方行政區域,在當時其實是沒有正當名稱的,因為與元代行省差距較小隻是後代的人習慣稱之為“省”。
其實,省一級的衙門,明代有三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簡稱藩司、臬司、都司,合稱“三司”。可以説明朝的“三司”都是“省長”。這種有過於龐雜的行政等級以及行政分權,極大地加劇了中央政令的傳達。
到清朝時減去都指揮使司,變成“二司”。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台、臬台,同為省長。藩台管行政財政,臬台管司法監察。
問題是,明清又往省裏派“特派員”。明代派出的是三個:總督、巡撫、巡按。總督管軍事,巡撫管行政,巡按管監察。清代把巡按職責併入巡撫,只留下總督、巡撫兩個。
不過明朝的總督、巡撫、巡按是臨時性的、非常設的,清代的總督和巡撫卻是常駐常任,這就等於是在省長(布政使、按察使)之上又加“超級省長”(巡撫),比超級省長還大的叫總督,清朝的總督多管二三個省。省上有省,官上有官,越搞越複雜。
在此我們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元朝之前中國的地方行政區劃。
秦漢郡縣制,地方上是兩級。最低一級是縣。大縣行政長官叫縣令,官俸六百石至一千石。小縣行政長官叫縣長,官俸三百石至五百石。縣以上是郡,郡就是秦漢地方一級行政單位,郡的長官叫守,景帝時改稱太守,官俸二千石。所以,漢代郡太守的俸祿和三公九卿的待遇是一樣的。
秦漢時,從中央到地方,只有三層關係。中央—郡—縣。其好處就在於政令的傳達是相對全面的,方便的。所以,漢代的地方政治是最好的,吏治也是最好的。
不過到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把天下分為十三個州部,每州派去一位刺史。到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刺史變成了牧。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州牧。以後反反覆覆,一直折騰到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了郡,以州統縣。
唐代地方行政區域原本也只有兩級:州府一級,縣一級。不過唐代也有特派員,叫觀察使和節度使。其中觀察使管監察,節度使管軍事。節度使、觀察使和漢的刺史一樣,原本是中央派下來巡視地方的,結果巡迴變成常駐,繼而成為更高一級行政長官。
到唐代後期節度使變成割據一方的“藩鎮”,導致中晚唐著名的藩鎮割據,唐王朝也就滅亡。
那麼,宋朝叫什麼?宋朝的更復雜。不過這將是下一個故事。
(2017-10-26)
項目名稱:
AB再製造高效電機
聯合創始人:
張志軍
融資階段:
A輪
融資金額:
1000萬
項目簡介:
企業0投入享受
節能電機新改造
逆風的方向
更適合飛翔
深夜空蕩蕩的辦公室更顯寂靜,只剩鼠標發出的輕脆點擊聲。他獨自一人端坐在電腦前,瀏覽着政府關於組織實施電機能效提升的計劃書。
他是張志軍,一位先後從事早
期互聯網行業和傳統電機行業的連續創業者,現任杭州奇虎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CEO
。
▲
杭州奇虎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CEO
張志軍
“路是自己選的,就算再怎麼艱難,即使跪着也要走完。”創業至今,一路披荊斬棘的他每每遇到困難,就這樣説服自己。言語之間,透露出一位連續創業者所具備的成熟和睿智。幾年的創業經歷,讓他收穫頗多。
從賣紅酒到擁有13項專利
一位連續創業者跨界人生路
如果説人生是一條曲線,那麼,張志軍的人生是一條上揚的曲線。
出身工科的張志軍,大學畢業就開始做起了葡萄酒銷售。憑着與生俱來的銷售天賦加上夜以繼日的努力,張志軍的銷售團隊,平均一個月銷售葡萄酒
2000
箱,一年營業額上千萬。
2002
年,正值互聯網迅速崛起時期,在葡萄酒領域有所建樹的張志軍迅速看準社會發展趨勢,回到杭州轉頭加入到互聯網創業的浪潮中。
這是張志軍的第一次創業,主營網站建設和網絡推廣。短短
5
年時間,公司從
3
人
發展為
300
人
團隊,成為百度最早的代理商之一。
2007
年,公司以
800
萬
的價格被收購。三年後,他離開了這家他一手經營起來的公司。
2011
年底,因為朋友的引薦,張志軍開始做
LED
日光燈節能燈改造,在與工廠受眾的接觸中,張志軍開始對動力節能行業有了瞭解。他發現市面上這個行業的節能電機很大程度上受制於電機的工作狀況,存在設備與應用場景不符合的痛點。
在覺察到節能電動機改造的巨大市場後,張志軍研究了政府關於節能環保的政策支持,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成立了一家集節能技術開發,高效永磁電機再製造,物聯網信息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主業務為電動機的節能改造。企業現已擁有
13
項
專利
,其中
3
項
發明專利
和
10
項實用新型專利
,並和浙江科技學院建立了合作,成立
產學研合作基地
。
節能“再製造”時代來臨
他要為全中國的工業設備換“心臟”
電動機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設備。主要常見於石油、電力、建材、鋼鐵、有色、煤炭、化工、造紙、紡織等行業。而我國大多數的電動機運行效率低,損耗大,平均耗能低於國際先進水平
10-20%
。
近十多年來,我國機械工業等有關部門大力抓電動機的節電工作,明令頒佈淘汰
63
種高耗能電動機和推廣
24
種節能電動機,被使用最廣泛的
Y
型異步電動機,也在淘汰之列。
“一般企業換一批新的電動機,開銷非常巨大。而換下來的電動機只能通過
金屬回收
的方式處理。金屬回收,無外乎重新冶煉。我見過鍊鋼廠,高高的煙囱冒着黑煙,對環境污染是很嚴重的。”張志軍説道。
2012
年,張志軍在政策大力支持電機進行節能再製造的大環境下,並充分認識到傳統電機存在問題,開始投資電機再製造設備。項目做的是工業設備的心臟—
節能電機
,用於新設備的配置,也用於原有設備的節能技術改造。
▲
AB
再製造高效電機產品圖
“在再製造電機方面,我們目前屬於第一家成功的企業,是國內首創技術,
填補了行業空白
。目前還沒有公司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而相較於換新電機,再製造電機的成本平均節省
40%
左右
,也更環保。”張志軍説道。
三項發明專利
一個月為企業降45萬元成本
業務穩定後,張志軍和團隊開始繼續研發電機再製造技術,到
2016
年
10
月份,終於成功從傳統技術升級為領先技術,並且成功申請到
3
項發明專利。如今的技術人才團隊搭建已完善。一句話總結,就是人找對了,方向也找對了。
在技術團隊的努力研發下,再製造電機在節能方面效果顯著。
異步電機
作為原材料再設計、再製造為
稀土永磁同步高效電機
,為用能企業
節電6-15%
。
目前公司已有
200
多家穩定客户。例如斯爾克集團是國內一家大型的生產紡織原料、坯布的企業,下屬生產坯布的工廠擁有倍捻機
1000
台,月耗電量約
540
萬度,電機改造後平均節電率
10%
以上,月節約電費約
60
萬度
,月節約
45
萬元
。
好產品就要配好模式。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張志軍的
AB
再製造高效電機利用“節能分成”的模式,免費為企業更換,拿舊機換新機。
企業
零負擔
,張志軍團隊負責再製造。
“一開始就讓企業接受我們的技術還是相對困難的,畢竟先前都沒有公司做過。‘節能分成’的模式能夠很好地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企業
0
投入
0
風險
,他們的接受度自然也就比較大了。”張志軍説道。
他還表示,企業節約更多的能源,能節省成本帶來更多的效益。在他看來,這完全符合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趨勢,更是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助力。
2016
年底,他們收到方正證券的新三板的掛牌邀請。但現在的張志軍認為,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準備,想要穩紮穩打,預期
2018
年下半年
上新三板
。
為了推動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張志軍在自投數百萬後正式為項目發起
A
輪融資。融資計劃
1000
萬,出讓股份
10%
。
(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