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地球上的緯度經度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環境,有些地區土壤肥沃,有些地方則寸草不生,各種各樣的區域給地球增添了一筆與眾不同的色彩。
大家基本上生活在東部平坦的地方,通常情況下週圍的水資源豐富,十分適合人類的生存,反觀西北部地區,這裏的環境卻不適合動植物生存。
在這些難以生存下來的環境當中,沙漠無疑是個最為普遍的地區,現在人類的濫砍濫伐導致沙漠化加劇,世界上有近30%的陸地是以沙漠為主。
在我國就有很多較為有名的沙漠,例如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以及塔克拉瑪干沙漠等,這些大大小小的沙漠約有130萬平方千米。
中國世紀工程:治沙防沙,如今終於“修成正果”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治沙防沙尤為重要,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曾參與過沙漠防治的活動,例如馬雲曾創辦的螞蟻森林。
其實大家對螞蟻森林十分熟悉,也就認為馬雲做出了很多貢獻,可實際上,中國在1979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這項偉大的工程。
時隔40年,這項工程也結出了“心血結晶”,世界上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沙漠即將誕生,它就是毛烏素沙漠。
作為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總面積高達4.2萬平方千米,早在2000多年前的時候,這裏曾是一片綠洲,只不過由於當年人為毀壞,在明清時期最終形成荒漠。
中國為了將國內大量的沙漠地區重新變成綠洲,倒是花費了很多資金和人力。
那些生活在沙漠周圍,參與治沙的人們“愚公移山”,一家子都在投入治沙工程中,他們默默無聞,卻不被人們熟知,也希望他們身體健康,福如東海。
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卻引來國外媒體非議?
經過40年的時間,如今毛烏素沙漠已有3.3萬平方千米得到治理,這些面積的土地早已覆蓋了大量的植被,不僅如此當地人還在這裏種植土豆,一畝也能生產1000多斤。
由於當地的降水量還算充沛,加上現代科技後,未來不久毛烏素沙漠成為草原、農田都可以實現!
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西方媒體卻坐不住了,他們曾認為中國治沙要是沒成功,就會浪費大量的水資源。
治沙肯定需要水資源,況且中國在治沙方面已經有幾十年時間,成功治沙早已勝券在握,況且什麼時候種樹就成了一種浪費了呢?
綠化面積越大,空氣濕度也就越大,等到雨季來臨,雨水也就成了生態中循環的一個重要的東西,將沙漠治理成功後的綠地,其作用和經濟效益無比巨大。
不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是如何看待的,你們有何其它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