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只要315萬 癌症就能治好!這家藥廠轟動全球 但是……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綜合

  癌症是很多人生命的終點,目前癌症是全球健康的第二大殺手,在歐洲,癌症甚至超過心血管疾病成為頭號殺手。

  隨着全球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劇,專家預計未來癌症病例將會上升。

  圖片來源:每日鏡報

  但是,其實癌症並不是不可攻克的難題。最近瑞士一家制藥公司諾華就在癌症治療上取得了關鍵性的技術突破,並獲得了美國食藥管理局(FDA)的認可。

  但是,引發轟動的除了治療效果,還有其昂貴的價格。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這種癌症療程的治療費用為4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5萬元!

  圖片來源:諾華股價

  目前,也有病人團體和醫療界人士對此進行了抨擊。窮人有沒有權利享受癌症治療,成了人們討論的焦點。

  315萬治癌症引發爭議

  日前,瑞士製藥巨頭諾華成為首家獲得美國食藥管理局(FDA)批准使用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治療癌症的公司。

  這一突破性新技術可以強化病人自己的免疫細胞,步驟是從病人體內提取免疫細胞,在實驗室進行再造,然後重新植入病人體內,用於殺死肆虐的血癌細胞。

  諾華將這種治療方法命名為Kymriah,醫療和生命科學界將其譽為醫學的重大進步,以及青少年白血病人的福音(該基因療法也可以用於治療某種白血病)。FDA也將該突破性的療法稱為一個“歷史性舉措”。

  童腫瘤專家科爾曼博士在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表示,

  “這真的是一次偉大的變革,能極大緩解癌症患者的痛苦。

  這種療法給病兒和家長們帶來了希望。

  如果其他治療手段沒有奏效,我們還有這種最新的手段,它可以讓你身上的細胞學會自行對抗癌症。”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因為前述這種療法的價格非常昂貴,諾華也因此受到了幾個病人團體的抨擊。

  圖片來源:每日鏡報

  諾華表示,Kymriah療法的價格為每個療程47.5萬美元(約合312萬元人民幣)。雖然這個價格其實已經略微低於一些專家之前的預期,但是還是有人認為這樣的價格並不合理。

  在過去幾年時間裏,關於藥品價格的醜聞和爭議一直是美國的主要社會亂象之一。

  然而,也有些人認為,諾華CEO江慕忠(Joe Jimenez)不該與世界上其他黑心製藥大亨們相提並論。

  Kymriah療法的效果也讓病人非常滿意,許多病人在接受治療三個月後發現此前難以對付的癌症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專家:315萬已經是良心價

  生物科技投資者布拉德·隆卡經營着一隻專門投資癌症免疫療法的基金。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網

  他對《財富》雜誌表示,

  “醫療價格這種事很難説清楚。

  無論療效如何,只要醫療的絕對價格很高,都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我贊同47.5萬美元是一大筆錢。但在我看來,就Kymriah療效而言,設定這樣的價格並不是出於企業的貪婪。”

  隆卡認為,和那些濫用權力,隨意在美國為自家產品標價的公司不同,諾華完成了生物醫藥行業視為“心臟”的科學創新。

  他還指出,諾華和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將採用基於療效的定價模式。也就是説,只有治療一個月後見效,諾華才能拿到Kymriah的報銷款。

  隆卡説:“江慕忠如今的領導力值得肯定。我覺得要是換一家公司,情況可能會大相徑庭。”

  隆卡相信,隨着公司繼續創新並掌握這種療法的複雜製造過程,CAR-T領域的價格還將會下降。

  諾華製藥2016年財報顯示, 2016財年諾華製藥實現淨收益67億美元(2015財年淨收益176億美元)。

  在這份年報中,諾華就曾表示,公司在之前就投資了另一種癌症療法——免疫療法,這是一種利用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的療法,諾華表示其在這一領域以有多個臨牀測試的資產。

  其他癌症療法也不便宜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瞭解到,免疫療法目前是癌症治療中最主要的替代療法。

  與其他主流的療法不同,免疫療法相對價格便宜,能將病人的生命維持更長時間,但副作用也更明顯。

  然而,免疫療法的價格也不是窮人可以承受得起的。

  加利福尼亞託蘭斯紀念醫學中心腫瘤項目主任David Chan博士,在接受《赫芬頓郵報》採訪時表示,免疫療法每年的治療價格也要超過10萬美元,如果要加上用藥等其他費用,每年的費用將超過20萬美元(約133.5萬人民幣)。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癌症的治療,需要確認病人癌症的類型、治療時長、接受治療的地點以及病人所購買的醫療保險等等,所以免疫療法的費用也是因人而異。

  David Chan博士指出,當我們確定了哪些病人將因此而受益後,這將對患者的成本和醫療成本產生重大影響。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鄭直

  本文為|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歡迎轉發、羣發給你的朋友,歡迎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台申請並獲得授權

  其他用户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