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我是陳爾爾,大家都叫我自在媽。前國家級財經期刊媒體人,現資深孩兒奴。

  遊戲驅動終身學習,賦能親子共同成長。

  最近讀了兩本育兒方面的書,其實是重新刷,一本是《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本是《終身成長》(歡迎來微博跟我們一起打卡)。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在每週固定的答疑時間,我解答了一位媽媽的問題: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我也在羣裏做了答疑,這是部分截圖。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因為是實時答疑,實際上,應該把我上面那句“評價可以嗎?不是不可以”,改為——我們應該把評價轉換為評估。評價會有開啓上帝視角的成分在裏面,而評估則更傾向於如何解決問題、如何給予孩子支持與幫助。

  我想起了兩則我與自在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01

  “媽媽,我尿褲子了”

  自在三歲多的時候,我帶他去上早教,他玩的很嗨,估計是有點想尿尿卻憋不住了才想起來要去洗手間。恰逢洗手間人多,正在排隊。

  等我看到他洗完手走出來的時候,他的褲子濕了一大片。我一時間分不清楚是他尿褲子了,還是洗手的時候把水弄在了褲子上。

  自在有一點點窘態:“媽媽,我尿褲子了,不過沒關係,我不難受。”

  我意識到,其實他內心是有一點點尷尬和小難受的,畢竟這麼“潔癖”的一個小魔王,怎麼能忍受褲子濕噠噠的。

  我沒有開他玩笑,也沒有板着臉。只是非常不經意、語氣輕鬆的説:“嗯,看來是尿濕了啊。沒事兒,咱們回家換條褲子就OK啦!”

  於是我們一起走出早教中心,我看他一邊換鞋,一邊好像還是有點不開心,於是就繼續説:“媽媽剛才看到洗手間好像都排滿了,你是排了一會兒隊才進去的,是嗎?”

  自在點點頭。

  我:“嗯,公共場所的衞生間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比如早教中心啊、幼兒園啊、商場啊等等,因為想要用的人會很多,洗手間又很少,所以,下次你想上廁所的時候,要再提前一下去洗手間。比如,你突然感到:哎呀,我想上廁所。那這個時候就要第一時間去洗手間哦。”

  自在回答:“嗯!下次我就知道了。”

  這是自在第一次尿褲子,我不想大驚小怪,也不願嘻嘻哈哈。因為我知道,一旦他錯誤接收了信號,比如,把我對他褲子濕掉的大驚小怪以為是對他的責備,把我的嘻嘻哈哈以為是嘲笑,那以後呢,他會因為怕在我面前出醜而什麼都不願告訴我……

  成長路長,我們共進退。

  02

  那個在平衡車賽上被媽媽推到的孩子

  有一次在羣裏討論平衡車,説到了現在流行的各種比賽。有媽媽發了一段視頻,裁判剛剛吹響比賽,一位媽媽生怕孩子落後,一把將孩子推出了起跑線,孩子非但沒有第一個衝出去,連人帶車重重摔在地上。看着真讓人心疼。

  另一位媽媽説,她還在比賽場地見過孩子輸了比賽,媽媽“現場摔車”的。

  我突然很難理解,是什麼讓父母在成敗面前如此雞血的對待孩子。如果你的成功欲那麼強,就讓自己努力成為自己心中成功的模樣,而不是“我想成功,孩子就得替我成功”。

  成年人了,至少邏輯要自洽。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別讓習得性無助扼殺孩子的樂觀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將“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稱為“習得性無助。”

  想一想我們的孩子,他們是天生的學習者。這種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正面的東西,同樣,那些負面的東西他們也會吸收,要知道,無助、失望、絕望……是後天習得的。

  當一個人產生“習得無助感”時,他們通常會從三個角度來處理問題:

  ——個人(Personal):他們也許會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換句話説,傾向於針對問題來內化自己。

  ——無處不在(Pervasive):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影響了生活中每個層面。

  ——永恆(Permanent):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

  我之所以在自在尿褲子的時候沒有“強化”我的評價,我擔心,我的任何評價都會紮根在他的心裏,從而,他開始否定自己,“真糟糕,我快三歲半了竟然尿褲子!我真失敗/我簡直像個小丑”。

  每當自在出現一些小失誤的時候,我都會盡力用自己的方式鼓勵他。

  比如,他不願意去打疫苗。

  我會給他講我小時候的糗事,“自在,你知道嗎?媽媽小時候一聽到要打疫苗,就會邊哭邊喊:我不要!我不要!然後護士阿姨就會告訴我,疫苗是幫助我們不讓哈克(我們跟自在一起給各種細菌起的名字)來打擾我們的,雖然有一點點疼,但是從1數到3就不疼了。媽媽還大聲喊,我不信!護士阿姨就説,那我們來試試?如果你輸了,那就要被撓癢癢哦。然後我再假裝自己打疫苗,一邊數數,“哎呀,護士阿姨説的對,數到3就不疼了,我還沒數到3呢就已經不疼了……”

  我的這段故事,其實是想傳遞給自在兩個信號:1.害怕打疫苗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很多小朋友,就連媽媽小時候都害怕打疫苗。我們是站在一起的。2.打疫苗確實有點疼,媽媽那麼害怕都挺過來了,你也一定可以的。

  我不希望他在遇到問題時盲目歸因自己,“錯怪”自己。我也想讓他知道,成長路上,或許會遇到很多事情,但不管怎樣,那些他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我都會與他共進退。

  我常常會聯想到我小時候,我從小害羞,甚至可以説有點怯懦吧。印象裏小學的時候很流行玩遊戲機,我家裏也有一台,我爸借給了院子裏一位叔叔。

  有一天我很想玩遊戲機,爸爸讓我去要回來。我很害怕,因為那個叔叔有酗酒的習慣,我一直挺怕他的,覺得他很兇。同時,我內心也有些不好意思去要——儘管那是屬於我的遊戲機。

  現在已經記不清爸爸跟我説了什麼,大致意思就是今天必須把遊戲機要回來。在他們看來,這是鍛鍊我性格的好機會,但對我來説,真的很痛苦與無助,卻沒有能理解與傾訴。

  我已經記不清我在外面待了多久,我甚至蹲在院子裏低聲啜泣。但我知道,如果我要不到,我今天可能回家就要挨訓。最終我還是敲門要回來了,我內心並沒有一絲絲放鬆和成就感,而是“僥倖”,覺得“這一次很走運,但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當一個好事情發生時,樂觀的孩子會用永久性原因來解釋好的事件,比如“因為我足夠努力”。

  而悲觀傾向的孩子會歸因於過渡性原因、認為這是暫時性的……就像我去要回遊戲機,我認為只是這次走運而已。

  我很慶幸,在我37歲的時候終於能夠解釋我小時候至暗時刻的孤立無援與惶恐,我也很慶幸,我能夠用同理心去對待自在每一次遇到的“難題”。

  因為,我希望,他能夠坦然的對自己説“這次失敗了,下次加油”,而不是因為一次失敗,就對自己説“我就是這麼失敗的一個人”。

  不要高高在上地俯視孩子的經歷,隨隨便便拋出一句“這有什麼啊?芝麻大點事兒,你連這個都做不好!”這樣的話來評判孩子。

  這除了讓他加深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很差勁之外,並沒有半點激勵之用。

  回到文章開頭的例子也是一樣,不要隨便就給孩子扣上矛盾依戀、社交有問題的帽子,正如我在答疑結束時給這位媽媽的建議: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是的,愛具體的人,而不是宏大的敍事。我們的孩子,他們的哭泣、憤怒都是在像我們求助,他們義無反顧的信任我們,我們有何理由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推開他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6 字。

轉載請註明: 別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要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