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出人才,更出“狠人”。2018年在納斯達克敲上市鍾時,黃崢和他的拼多多在很多消費者和投資者眼中還是個怪胎,有阿里巴巴和京東這樣的巨無霸在前,幾乎沒人相信拼多多有多少活路。但如今,上市未滿三年,拼多多市值再度超越京東,一躍排名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三的“狠人”黃崢也再無人敢小覷。
有人無懼前浪洶湧,也有人敢於打破“現世安穩”,江浙“狠人”似乎天生敢想、敢拼、敢做。此前百度舉辦的一場營銷脱口秀上,脱口秀演員龐博曾不無感慨地介紹一位嘉賓——曾執掌渣打銀行和淡馬錫中國子公司,卻放棄百萬美金年薪創業,反而為自己開拓出一番新天地的定位專家顧均輝。同為江浙人,顧均輝的“敢字訣”似乎又有那麼一點不同。
圖:定位專家顧均輝
叱吒渣打,敢帶3人開拓毫無根基的北方市場
被龐博調侃為“為了多一個title索性自己創辦公司的狠人”對顧均輝而言並不稀奇,早在他還在渣打銀行任職期間,“Peter Gu”行事果決、雷厲風行的名氣就已經業界馳名了。在顧均輝之前,渣打銀行作為當時資金雄厚的外資銀行,很有那麼一點高傲的姿態,自185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便從未聘請過本土經理,顧均輝是第一位。
備受矚目的顧均輝在2005年進入渣打後第一項任務就是一場硬仗——奉命開拓北方市場。然而彼時渣打銀行雖然在華南和華東地區知名,在北方市場卻毫無認知,同時“渣”和“打”兩字的不討喜更加劇了業務開拓的難度——當時北京客户不認渣打,認為銀行名字難聽,“人渣的渣,打人的打”,起這種名字的公司能好到哪裏去?
這讓顧均輝和當時他手下僅有的3人一籌莫展。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該怎麼向潛在顧客解釋自己是誰呢?最終顧均輝想到一個辦法,他向總部申請了一批由渣打發行的20元港幣,讓北京渣打銀行的客户經理人手一張,再有顧客問起,直接拿起港幣解釋:“我們和匯豐銀行一樣,是港幣的發鈔行。”在外資銀行世界裏,香港匯豐在當時具有更高的知名度,與之關聯能將渣打提升到更高的地位。經過這樣的解釋,顧客的疑慮一舉打消,信任度也逐漸建立起來。2006年,奉命開拓北方市場僅一年,顧均輝就攜渣打銀行北京燕莎支行獲得渣打“全球十佳支行”的獎勵,在渣打當時全球1500家分支機構中位列十佳,這在渣打中國公司歷史上同樣是首次。
轉型創業,敢放棄百萬美金年薪從0開始
在渣打銀行一戰成名後,隨後的5年顧均輝連連提升,獲選渣打傑出職業經理人;2010年顧均輝被聘為淡馬錫中國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拿到了人生第一份百萬美金級別的年薪。如果故事沿着這條路線繼續,或許顧均輝將繼續在銀行圈、投資圈“叱吒風雲”,但是兩年後,顧均輝毅然放棄了這一切,而是從0開始走上了一條創業的道路。
不過顯然,外人並不能理解顧均輝的這腔“孤勇”。朋友、客户甚至家人都無法理解顧均輝的這番選擇——放着百萬美金年薪和跨國公司高管的光環不要,去一個完全沒有根基的行業變成從0開始的創業者,到底是為什麼?
“蠱惑”顧均輝在不惑之年走上創業之路的是一套看似與他毫不相干的商業理論——定位。但事實上,在為渣打開疆拓土時,顧均輝一直在實踐定位——通過引入信任狀“港幣發鈔行”,同時關聯匯豐銀行,一勞永逸地解決品牌信任問題,給潛在客户帶來安全感,從而贏得市場選擇。
圖:顧均輝定位課堂上
渣打一戰讓顧均輝看到了定位世界的美妙,而在淡馬錫做融資業務時,顧均輝因經常需要和中小企業打交道,繼續有意識地堅持學習和實踐定位,時不時為客户支招,經常能收穫意外的效果,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顧均輝總結出了很多在定位落地過程中應該規避的風險點。隨着接觸和實踐定位日久,顧均輝已經不甘於當一個定位學習者和理論家,真槍實彈的上手操練時刻吸引着他,而在這一“理想”面前,放棄百萬美金年薪似乎也不值一提了。
開闢新天地,敢顛覆傳統商業玩法讓小品牌逆勢突圍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説“唯有偏執狂和極致主義者才能生存”,從結果來看似乎也能適用在顧均輝身上。但是顧均輝自己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這句話需要加一個前提,即你首先要走對路,戰略方向要選對,在這個前提下,你偏執和極致,才會獲得成功。
選對路,是顧均輝敢想、敢拼、敢做的前提。就像他放棄跨國公司高管的位置一頭扎入定位的世界中一樣,因為他確信自己選擇的是一條康莊大道,而他在這一階段操盤的第一個項目的大獲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
創業初期顧均輝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質疑,想要繼續走下去他必須拿出一個足以使人信服的案例。壓力之下,顧均輝爭取到了太太的支持,對一個包子品牌甘其食進行了風險投資,在一年之內使其業績翻了6倍,讓客户看到自己不是一個只能紙上談兵的理論家,而是能真金白銀運作企業的實幹家。
而甘其食這一戰也成功讓顧均輝在商界打出了知名度。甘其食主打臨街小店,現蒸現賣,價格適中,頗受歡迎,但就算這樣它也僅是杭州諸多小有口碑的早餐店之一,距離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還很遠。顧均輝接手甘其食後,指出與大品牌對着幹,是小企業逆襲的機會,甘其食所有戰略打法圍繞與大品牌乃至整個行業對着幹展開:
大品牌跨城市經營,甘其食就集中在一個城市經營;大品牌招商加盟,甘其食就只做直營;大品牌產品豐富,甘其食就產品簡單;大品牌價格複雜,甘其食就價格單一;大品牌門店展示信息多,甘其食就偏偏少;大品牌什麼都做,甘其食就只做外賣。
這些堪稱“膽大妄為”的動作傳出後,外界質疑聲更甚,杭州餐飲界等着看顧均輝笑話的不在少數。但僅僅13個月後,顧均輝再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甘其食杭州門店從20家迅速增加至100多家,銷售額從3000多萬猛增至1億多元,品牌價值由4800萬元上升到近3億元,顧均輝顛覆了傳統的商業玩法,真的讓甘其食從鮮為人知做到了杭州包子鋪第一品牌!
為贏得一線生機敢和全行業對着幹,很難想象這是創業“新”人的膽氣和魄力。用顧均輝團隊中90後分析師的話來描述就是“是個狼滅”——狠人的升級版,比狠人狠了不止一點、兩點。顯然,在顧均輝的團隊成員看來,“狠人”已經不足以描述自己的“boss”了。自此,顧均輝的轉型創業首戰告捷,從銀行圈的“Peter Gu”成為商界中企業家信服的“顧老師”,中年創業的顧均輝,也為自己打開了一片完全不同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