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挖出紅夷大炮 有155年曆史炮重達200公斤以上

工地挖出紅夷大炮

一門已有155年歷史的清代古火炮“紅夷大炮”,現身黃浦區的一處工地。炮重達200公斤以上的“紅夷大炮”,入藏上海歷史博物館。對研究近代上海軍事活動有重要價值。

一門已有155年曆史的清代古火炮“紅夷大炮”,近日現身黃浦區的一處工地。昨天,炮重達200公斤以上的“紅夷大炮”,入藏上海歷史博物館。

6月17日傍晚,上海消防總隊特勤支隊接到報警稱,紫霞路王家嘴角街口的一處工地,發現一個形似舊炮彈的物品。經初步察看,認為應該是“一門炮”。文物管理部門專家鑑定認為:這是一門太平天國時期鑄造的“紅夷大炮”,距今已有155年。

大炮只有122釐米長,直徑最寬處為27釐米,內口徑僅10釐米。炮下端鐫刻有“咸豐11年”等字樣,整個炮身鏽跡斑斑,滄桑感強。上海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王毅告訴記者,該炮為生鐵鑄造,是在太平天國時期鑄造的。“紅夷大炮”是歐洲在16世紀初製造的一種火炮,明代後期傳入中國,是一種架退式前裝滑膛火炮,突出的優點為射程遠、威力大,是當時軍隊配備的裝備。王毅表示,“紅夷大炮”目前較為少見,“該炮的發現,對研究近代上海軍事活動,有重要價值。”

紅夷大炮,是歐洲在16世紀初製造的一種火炮,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衣大炮。所謂"紅夷"者,紅毛荷蘭與葡萄牙也。因此很多人認為紅夷大炮是進口荷蘭的,其實當時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據考證,當時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後來因台灣問題與荷蘭人交惡,大多數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明朝當時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賣給中國。

目前“紅夷大炮”在中國較為少見,它的出土對研究近代上海軍事活動,有重要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92 字。

轉載請註明: 工地挖出紅夷大炮 有155年曆史炮重達200公斤以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