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秋逢國慶大家怎麼過? 大北照相館家來張大合照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綜合

  中秋逢國慶大家怎麼過

  今年國慶黃金週恰逢中秋節,也讓大家享受到了8天的超長“黃金週”。8天假期如何過?新京報記者昨日走訪了老北京、新市民以及外地來京的遊客。從唐山坐火車來北京看十一升旗的唐山小夥告訴記者,“當國歌奏響時,我從內心感覺到祖國特別的有凝聚力。”而在北京呆了幾十年的老北京何女士説,一晃幾十年,中秋節沒變的是團圓,是年年離不開的“自來紅”。而家中剛剛拆遷的順義臨河村村民胡雙運趁着十一假期帶着家人去了趟青島遊玩,她表示,很放鬆,很有盼頭。她最盼望的,就是兒子儘快結婚,一家人多在一起享受快樂時光。

  10月1日清晨,楊延波在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受訪者供圖

  天安門廣場

  唐山小夥實現兒時心願看升旗

  今年剛剛大學本科畢業的楊延波是一名共產黨黨員,在唐山一家國企工作,從未來過北京的他對這座城市的最初認識就是天安門廣場和升旗儀式。

  “小時候我們對北京天安門的全部瞭解都是來自於小學課本中的《天安門廣場觀升旗》這篇課文。”從那時起,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就成了他的一樁心願。

  “再後來我從電視上看到了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國慶60週年閲兵儀式和9・3大閲兵,這兩次升旗,大閲兵,印象深刻。”楊延波告訴記者,來到唐山工作後他就想抽空去北京看一次升旗。今年“十一”前夕,他和一位有着同樣想法的同事商量後決定:今年十月一號,去北京看升旗。

  “我們坐的是9月30號晚上的火車,10月1號凌晨兩點多就到北京站。”為了能儘快趕到天安門廣場,他和同事出發時決定“輕裝前進”,只帶了一個隨身的雙肩揹包。

  “出了火車站,我們掃開兩輛共享單車就往天安門廣場趕。那天夜裏北京氣温確實很低,大家都穿着外套,剛一騎上車就感覺冷風往衣服裏面鑽。為了能儘早趕到天安門廣場在視線好的位置看升旗,兩人都熱情高漲,也就顧不上冷了,騎過去用了不到半個小時。”楊延波回憶,路上他們遇到了不少帶着小孩兒的父母,和組團來的中學生,不少人手裏拿着小國旗,臉上也都貼着國旗貼紙。

  “我和同事剛到天安門廣場時,觀旗人羣還是三五成羣聚在一起,聊天玩牌、嘻嘻鬧鬧。不少人也是剛下火車,手裏還都拎着行李箱,靠在一起就睡着了。當軍樂團開始奏樂,就聽到前面有人喊‘旗手過來了,要開始升旗了’,周圍人都立刻變得很嚴肅,隨着國旗護衞隊緩步出現在大家視線中,就幾乎沒有人再高聲喧譁。”他告訴記者,“當國歌奏響時,我從內心感覺到祖國特別的有凝聚力。在升旗儀式的最後,放飛了上萬只和平鴿,當鴿羣從天安門上空掠過時,在朝陽映襯下和平鴿漫天飛舞,內心真的感覺無比震撼。雖然站了好幾個小時,但感覺很值,真的是完成了一件從小就有的心願。”由於位置比較靠後,國旗升至半空時他才看到,“這多少還是有些遺憾吧,但我為能參與其中而感到自豪。”

  楊延波告訴記者,整個升旗儀式中還有一個小細節令他印象深刻,“在等待升旗時,每個人能站立的空間很狹小,基本上是人擠人的狀態,天氣也比較寒冷,站久了腿肯定會疼。我身邊有一對老人,一開始是老爺爺讓老奶奶依偎在自己身上,過了一會兒,老奶奶又讓老爺爺靠在自己身上休息一會兒,他們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個小時。”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10月6日,艾佳(化名)一家在大北照相館拍攝全家福。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大北照相館

  父母來京團聚 全家來張大合照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大北照相館前門店,店裏坐滿了等待拍照的市民,這邊座位上的人剛剛離開,便又有人坐了上去,經常能看到一家五六口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地來拍全家福,有些女士還會租上一身旗袍,坐到梳妝枱前再整理一下頭髮。

  記者注意到,過來排號拍照的市民,排隊最少都要兩個小時,店裏負責叫號的工作人員手裏拿着厚厚一打單子,看到哪個攝影室空出來,就趕緊叫下一家準備進去拍照,兩個小時下來,叫號的工作人員嗓子都啞了。

  副店長王鵬告訴記者,為方便市民前來拍照,大北照相館節假日都是不休息的,而今年又逢國慶中秋雙節,自從放假店裏每天都要有300多份單子。中午吃飯的時候,只能是讓工作人員輪流吃飯,剩下的人還要繼續工作,到晚上下班的時候也要加班才能拍完。“我們中午十一點半就開始有人去吃午飯,最晚的甚至要到下午三點才能吃上,晚上也要到八九點鐘才能忙完。”

  艾佳(化名)也和老公帶着父母孩子一家五口來拍照,一歲多的小男孩,小平頭揹帶褲,長得可愛,見人就笑,特別討喜,拍照的時候乖乖地聽攝影室安排看鏡頭,一點都不搗亂。艾佳是西安人,2010年畢業以後便留在北京工作,隨後和老公一起定居北京。這次是專門趁父母在北京,帶着孩子一起來拍個全家福。

  來北京一段時間,艾佳的父親覺得北京作為首都,整體的人文素質確實都很好,家裏周圍的鄰里也都很和善,“在北京,孩子的成長環境都要好很多。”

  艾佳告訴記者,以前每次逢年過節,都要回老家,很是折騰,今年8月,父母從西安來北京替自己照顧孩子,趁這個機會,一家人便商量着一起出去過節,幾經考慮後去了青島。從以前收拾東西回家團圓,到這次一家老小在外旅遊過中秋,艾佳感覺今年的中秋很特別。出發前特意買好月餅帶着,中秋時又在青島點了一桌海鮮大餐,吃過飯一家人在青島的街頭賞月,也別有一番風味。“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都是過節,開心就好。”

  艾佳告訴記者,5日晚上一家人從青島回了北京,比較之下感覺還是北京過節的氣氛更濃厚一些。“應該是馬上要召開黨代會的原因吧,感覺北京很多地方的裝扮比往年都更隆重一些。”為此,昨天一家人去了天安門廣場遊玩,還專門在“祝福祖國”的大花籃前拍照留念。“我媽媽特別喜歡這個花籃。”

  新京報記者 劉經宇

  昨日,港馨家園,胡雙運(女)和家人在家中。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順義臨河村

  村民:趕上棚改了,去青島看海景

  “心情豁然開朗。”

  今年國慶,47歲的胡雙運和丈夫、兒子來了趟自駕遊,目的地是兒子曾當兵兩年的青島。

  提起上次旅遊的時間,她已經記不太清了,2005年或是2006年,她只記得是村裏組織過。

  10年間,她的婆婆多病腿腳不便,丈夫中風。最大的變化發生在一個多月前的8月30日。

  那是順義區仁和地區臨河村棚改項目簽約交房的第一天,喊了20多年的“上樓”終於一錘定音。

  “以前家裏好些事兒,挺累的。他爸爸有個心願,要去兒子當兵的地方逛逛,現在有錢啦,去放鬆下心情。”

  10月1日午飯後出發,5日晚上近10點回到家。爬了嶗山,看了海景,坐了快艇,住的酒店,還考察了幾個商鋪。這趟自駕遊,他們一家三口花了2000多塊錢。

  胡雙運的朋友圈裏,好多人都在旅遊。有去天津的,有河北山東轉一圈的,還有去遼寧的,最遠的有去海南的,多是全家自駕遊。

  村民的朋友圈裏還有一個關鍵詞:車。有的買車,有的換車。

  去年,兒子考取了駕照,買了一輛二手車開。看到村民們紛紛換車,胡雙運也動了心思,盼着能早點搖到號,也買一輛好點的車。

  這次棚改,胡雙運家獲得的安置房面積有300平方米。她想好了,兩口子和老人住一套,給兒子一套當婚房,剩下一套出租。

  把老祖宗留下的這點“老底兒”經營好,也是村民們最關心的事兒。胡雙運説,除了青島,她還跟村民一起商量,打算到處走走看看,尋找投資機會。

  今年6月,在臨河村棚改啓動後,胡雙運早早地在港鑫家園西區租了房,90平方米兩室一廳,南北通透,在十層樓上,“當時月租2600,現在租這樣的得3000多了。”

  上樓以後,生活方便太多了。胡雙運家原來住在臨河村的高地,由於供水管網老化,夏天用水高峯時水壓很低,用水困難。如今用水不再成為問題,冬天不用再頭疼燒煤取暖了,洗澡也不用出屋了。

  交通也方便了,以前村口只有順38路一趟公交車,港鑫家園西區東西南三個門外都有公交,“想去哪兒都方便”。旁邊還有公園,每天傍晚六七點鐘,胡雙運就和丈夫一起去遛彎。

  這個國慶節,胡雙運過得很高興,很放鬆,很有盼頭。再過三四年,她應該已經搬進新家了,政府都給安排好了。她最盼望的,就是兒子儘快結婚,一家人多在一起享受快樂時光。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海淀望塔園

  老北京過中秋離不開“自來紅”月餅

  對於很多老北京家庭來説,過中秋離不開的,是叫“自來紅”的月餅。家住海淀區曙光街道望塔園社區的何女士家也是如此。

  提起中秋節,何女士70歲的老父親顯得很開心,“以前工作的時候,過中秋,不管晚上多晚收工,一家人都要等着人齊了吃飯,比過年還重視。”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中秋節沒變的是團圓,是年年離不開的“自來紅”,變的是桌上的菜,“以前過節都是要買魚買肉,要吃好的,現在生活好了,日常吃的都跟以前過節似的,過節時反而想多吃青菜,除了這魚是必須要有的,其他的都不想太油膩了。”

  自來紅又稱紅月餅,老北京傳統點心。白糖、冰糖渣、果仁為餡,外皮上打一個紅色圓圈,圈內扎着幾個小孔,香油和麪烤成,鬆軟可口。何女士拿出中秋剩下的幾塊月餅,感慨着以前過節不捨得買幾個月餅,都是切成塊家裏人分着吃,現在過節都是隨便買,月餅也比以前做得小,做得精緻了。

  新京報記者 劉經宇

  北京師範大學

  研一新生在京過中秋:有家的感覺

  對於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陳文兵來説,這個假期過得既温馨又充實。

  這個陽光的大男孩,長期在湖北生活和學習。今年9月,他從湖北來到北京,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讀新聞傳播學研究生。這個雙節,他的安排可謂行程滿滿。

  “這個假期很長,我先回了趟家,和爸媽團聚了一次,由於研究生課程比較重,10月2號我就回到了北京。”他表示,這幾天,自己一邊在學校抓緊時間做功課,一邊利用假期去遊玩了西單等多個地方。 “這個假期,明顯感覺到北京各個地方都變得很整潔、很乾淨。只是北京天氣很乾燥,現在涼颼颼的,自己正在慢慢適應環境。”陳文兵説。

  10月4日中秋節。當天,當導師得知他一個人在北京時,主動邀請他和另外3個研究生一起,聚餐、吃月餅、聊天,談學習、談人生規劃。

  昨日,他告訴新京報記者,“這是我在北京度過的第一個中秋節。雖然離家很遠,但北京卻給了我家的感覺。”

  新京報記者 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