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時間,能發生什麼?
9年前,他從一個小區的出租屋起步,沒有好的辦公環境,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員工都沒有。就是這樣一支純草根的隊伍,現在是估值超過20億美金的“獨角獸”。
9年前,他默默無聞。最近,他被《財富》(中文版)評為“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深圳除了他,唯有大疆無人機創始人汪滔上榜。
在中國,有1800萬户家庭用過他的服務。你也許就在其中,又或者,參考過他家的設計,或者在電梯裏無意間看到他的廣告……
他叫王國彬,1982年生,今年35歲,江西人。他的公司,就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土巴兔”。
怎麼選方向?
三個因素,讓他選定了創業方向
2008年夏天,王國彬創立了土巴兔。
此前他有過2次創業經歷。一次開計算機培訓學校,結果室內設計反而成了最熱門的專業。為了解決學生就業問題,他又開了一家裝修公司。
第二次創業,則是開了一家搜索引擎公司。在百度、谷歌等巨頭壓境之下,他感受到理想和現實之間巨大的鴻溝。
挫敗中,他迴歸到培訓學校繼續做校長,內心的那團火,卻始終沒有熄滅。
搜索引擎太縹緲,他想還是要從衣食住行出發。他分析了當時的行情,決心要做互聯網家裝。
他的總結是:產業足夠大,痛點足夠多,市場格局尚未形成。這3個因素,就是巨大的機會。
怎麼切入市場?
小切口進入,不斷迭代
吸取了上次創業高舉高打的教訓,王國彬收斂了,把辦公室租在一個小區民宅裏,拉了幾個老鄉和技術、設計、裝修界的人,15個人的草台班子,就這樣起步了。
他選擇了一個很小的切口。一開始,土巴兔僅僅是設計師的BBS。他把自己培訓學校的生源導入,有了第一批種子用户。2年時間,吸引了22萬設計師入駐。
他很快就發現:中國的消費者並不樂意單獨為設計買單。而且,裝修最大的痛點也不是設計,而是施工。
於是,他決定主攻另一個痛點:幫助用户找到滿意的裝修公司。土巴兔的商業模式就這樣逐步形成了。
遇到困難“頂硬上”
2012年,王國彬遭遇到創業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為了做好口碑,土巴兔推出了“裝修界的支付寶”裝修保。王國彬希望藉此對裝修行業來一場革命,不料撲面而來的,卻是劇烈的反抗。
內部員工聯合抵制,地推人員辭職了一半,深圳近兩百家裝修公司大部分終止合作,只有三四家公司願意合作。
但王國彬認定了的事,就咬牙堅持下去。那些採用了“裝修保”的公司生意火爆,退出的那些裝修公司又回來了。
熬過這一關,土巴兔開始起飛。從2012到2014年,每年翻三番。土巴兔也得到了經緯、紅杉資本、58同城的鉅額投資,插上了資本的翅膀。
怎樣保持競爭力?
時刻保持危機感
王國彬常説,我們關起門就説問題,我出去之後,絕對不會説你們一個“不”字。
反思,已經深入到土巴兔的文化中。王國彬説,土巴兔的流量比第二名到第五十名的和還多,但他依然很焦慮,每天都充滿了危機感。
“你不知道哪裏會突然冒出一個顛覆性的團隊或者模式。如果你覺得很安全的時候,可能你就真的不安全了。”
他説,“創業越久,對很多東西越充滿敬畏之心”。
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延續升值步伐,中間價與即期匯率偏離加大
2017-07-24
經濟好望角
文 | 劉傑(經濟學博士,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上週(7月14日至23日),人民幣兑美元匯率依然延續了升值態勢,中間價由6.7774上調至6.7415,累計上調359bp。
在岸市場方面,隨着中間價的上調,在岸即期匯率收盤價由6.7741升至6.7681,累計升值60bp。離岸市場方面,人民幣兑美元即期匯率由6.7670升至6.7584,累計升值86bp。匯差方面,截至7月14日,兩岸匯差倒掛幅度為97bp。
一籃子貨幣方面,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漲跌互現。根據外管局公佈的數據,在7月7日至7月14日期間,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由93.52降至93.34;參考BIS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由94.45降至94.27;參考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由94.12升至94.40。
上週,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繼續上調,但即期匯率收盤價與中間價出現一定分化,兩者偏差超過200bp。
中間價的上調主要與美元指數進一步回落有關。上週國際外匯市場延續了美元弱、非美強的態勢,美元指數已跌至94關口。其中特朗普醫改法案在參議院受阻是主要原因,加之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以及耶倫在國會證詞中釋放鴿派信號,市場對美聯儲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再次加息的預期有所削弱,也使美元指數繼續下行。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中間價進一步上調的背景下,在岸市場即期匯率卻並未跟隨大幅走升,且與中間價的偏離程度加大。中間價與即期匯率的分化,主要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7月上市公司海外分紅以及暑期出國人數加大,增加了市場的購匯需求;其次,上週中間價已創2016年10月以來新高,市場“逢高購匯”意願依然存在,這也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了一定壓力。
總體來看,當前我國外匯市場供求關係較前期出現明顯改善,市場結匯率有所上升,6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並未明顯放大,而遠期結售匯也延續了順差態勢。這反映出市場對年內人民幣匯率預期比較穩定,困擾外匯市場多時的“積極購匯、消極結匯”現象得到了改善。目前,美元指數還未看到脱離疲軟格局的趨勢,這也為人民幣匯率的企穩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人民幣有望繼續跟隨美元波動,並維持“略偏強勢”的狀態。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7-24)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qzuser26056102”:暴風雨的節奏
網友“冉曦纓子”:跌了,出國就兑不到那麼多美元了。
(2017-09-21)
週四(10月12日)亞太時段,美元指數一路持穩跌勢,盤中進一步92.80低點。自周初以來,美元已經連續走軟,本交易日可能將錄得連續第4個交易日收跌。
美元逃不掉“熊市”的魔咒
對於美元走勢,日內花旗(Citi)研究團隊指出,自1975年以來,美元牛市週期平均持續5-6年,而熊市週期持續約10年左右。最新的美元牛市週期自2011年開始。根據以往的經驗,牛市週期可能已經結束,而熊市週期可能開始。
此前美元經歷了一輪長期跌勢,但自9月8日開始迎來一波反彈,而自10月6日開始美元指數再度陷入連續跌勢,美元似乎逃不掉“熊市”的魔咒。
與此同時,美元/日元亦追隨美元自開盤一路回撤下跌,目前繼續維持下行行情。
歐元/美元則進一步延伸反彈之勢,維持自10月6日以來的上行行情。英鎊/美元亦持穩上行行情,目前延續反彈走勢。
聚焦聚焦PPI和CPI
接下來的焦點是週四將公佈的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以及週五(10月13日)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週公佈的美國就業數據顯示,薪資呈現增長,提振了通脹攀升的預期。
美元兑日元震盪回落至112.27一線交投,但仍高於週三(10月11日)的盤中低點112.08。
分析師稱美元兑日元週三尋獲一些支撐,此前日經新聞公佈一項調查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在10月22日眾議院選舉中或許可驚險地保住三分之二席次的“超級”多數優勢。
儘管有一些預測認為執政聯盟可能在選舉中慘敗,但日經的這項調查顯示安倍或可鞏固其執政權力。
新加坡大華銀行市場策略主管Heng Koon How説,若選舉結果真是如此,將意味着安倍的再通脹經濟政策或可持續。這意味着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將繼續,這將令日元維持偏弱態勢,因此會支撐美元兑日元。
Brown Brothers Harriman駐東京外匯策略師Masashi Murata稱,由於全球經濟保持穩健,投資者風險人氣持堅,因此美元兑日元的下檔似乎有限。他還稱,美元兑日元大概會在111.80附近尋獲一些支撐,此位接近200日移動均線切入位。
日元是低收益貨幣,常用作投資高收益貨幣和資產的融資幣,尤其是在經濟前景良好且市場波動較低的時候。
(2017-10-12)
中長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單邊大幅升值或貶值可能性下降
2017-09-07
金融時報
近幾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改此前貶值的趨勢,節節攀升。進入8月,更是先後突破6.7、6.6、6.55的重要關口。截至9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到6.5311,調升59個基點,連續8天調升,創去年5月18日以來新高,較年初升值6.4%左右。
專家表示,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美元指數走弱、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加強和引入逆週期調節因子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了本輪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雙向波動特徵將更加明顯,單邊大幅升值或貶值的可能性在下降。
多因素推動人民幣匯率走高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上在波動中走強,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走勢日趨統一。截至9月6日,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6.5246,離岸人民幣匯率報6.5274。
“人民幣匯率止跌回升,有國內經濟趨穩、外部美元回調、中美貨幣政策差異收斂等基本面改善以及加強和改進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分析認為。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景彤認為,本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強勢上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國內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基本面的支撐,也有美元指數不斷走弱、中美利差持續擴大、跨境資本流動管理趨嚴、中間價形成機制調整等因素的推動。
今年以來,中美利差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強形成支撐。另外,7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155億美元,環比下降26%。遠期結售匯簽約順差26億美元,連續第4個月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實現了連續數月環比上升,扭轉了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持續減少的趨勢。
“資本外流壓力的減輕有利於緩解外匯市場上美元供不應求的壓力,從而助力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業內人士表示。
2017年5月26日,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在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週期調節因子,中間價形成機制變為“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調節因子”。專家指出,這有利於對沖市場情緒的順週期波動,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實現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在美元走弱的情況下推動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
記者還注意到,本週的人民幣即期匯率和中間價的走勢與美元指數出現階段性脱鈎。8月29日,盤中美元指數走弱,導致人民幣匯率升破6.6點位,並且最終收於6.5975,且在隨後的3個交易日,在美元指數反彈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繼續升值,且人民幣匯率收盤價持續高於中間價。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當人民幣匯率升破6.6、6.7等整數關鍵點位時,短期往往會帶來更多的美元供給,其來源可能是企業的“存量結匯”力量,從而造成外匯市場供求情況取代美元指數成為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
人民幣匯率企穩是“一石多鳥”
多位受訪專家告訴記者,當前人民幣升值有助於人民幣跨境使用,有助於提高境外投資者的持有意願。
管濤也表示,現階段人民幣匯率企穩是“一石多鳥”,能夠影響市場持匯意願;有助於抑制恐慌性資本外流;改變市場對於人民幣的單邊貶值預期;利於國內進口行業等。
“目前我們的訂單一般比較穩定,為規避匯率風險,一方面,我們現在和一部分客户已在使用人民幣結算;另一方面,我們也與銀行在溝通,尋求在續做產品組合上規避一部分匯率風險。” 浙江一家外貿型企業負責人在談及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訂單帶來的影響時説。
當然上述企業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客觀來説,當前人民幣匯率升值會給企業出口匯兑帶來一定影響,從而影響利潤;且短期內也不可能完全改變貨幣結算方式,但我們一般會在合同中約定匯率變動分擔方式,以減輕相關影響。”
其實,匯率變化是把“雙刃劍”,有利就有弊。不少市場人士擔憂,人民幣升值會給國內出口行業帶來影響。
對此,管濤建議,一方面,國內企業應該汲取教訓,逐漸習慣匯率的雙向波動,建立嚴格的財務紀律,運用金融工具去管理匯率風險,不要用市場判斷替代市場操作;另一方面,如果確實構成市場關切,其影響本身應該通過市場交易在匯率形成中反映,不能都指望通過“逆週期因子”來解決問題,否則市場就永遠不可能成熟。
招商銀行外匯分析師認為,從長遠看,利用匯率波動盈利並不是進出口企業的本職工作,建立一套體系將匯率波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控制在可控範圍內。因而,建立一套能應對各種市場變化的機制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的課題。
匯率雙向波動趨勢明顯
“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雙向波動特徵將更加明顯,單邊大幅升值或貶值的可能性在下降。”周景彤認為,隨着我國經濟運行韌性增強,短期將繼續給人民幣升值提供空間;弱勢美元短期或將持續,未來美元指數走勢不確定性較大;短期內中美利差將維持高位,但需關注美聯儲加息進程。
周景彤建議,未來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要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堅持匯率市場化大方向、完善匯率管理模式,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表示,未來特朗普税改具體方案獲批通過可能提振美元。歐元持續走強可能不利於歐元區出口,甚至拖累GDP增長。歐元區貨幣政策從預期轉為事實後,歐元或將回調,相應地,美元可能反彈。此外,潛在的中美貿易衝突也可能對人民幣匯率構成負面衝突。綜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將繼續呈現雙向波動走勢,年底前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出現回調。
作者:許婷
編輯:吳粵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我牆我色”:有本事也操縱離岸人民幣匯率
(2017-09-07)
日前,人民幣中間價強力調升,終結了此前的六連降,其漲幅也為近一個月來最大。善林金融分析稱,預計人民幣匯率未來或保持總體穩定,階段性升值和貶值可能性不大。
善林金融認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走貶原因來自多方面,首先,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調整為零,政策基調回歸常態化,緩解了人民幣近期過快升值的壓力;其次,美聯儲近期重申年內還有一次加息,並將於10月啓動縮表,美元短期反彈;另外,企業購匯需求和長假出遊購匯需求釋放,導致了短期外匯市場供求變化。
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穩中有升,跨境資金流動趨於穩定有序,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促進了外匯儲備規模穩步回升。
人民幣中間價強力回升,市場擔憂地緣政治的緊張可能加劇,受此影響,金價升至7個交易日高位逼近1290美元關口,現貨白銀則向上突破17美元/盎司關口至十個交易日的高位。此外,歐元對美元延續漲勢。
雖然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多,但經濟增長韌性、資本流動恢復平穩、積壓結匯需求釋放,仍將給予人民幣匯率一定支撐,較高的內外利差也有助於過濾外部擾動,預計人民幣匯率仍可保持總體穩定,階段性升值或貶值均難成趨勢。隨着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逐漸減弱,企業資產負債結構調整也基本完成,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特徵更加明顯,外儲基本上不會明顯下降。
也有分析稱,預計人民幣匯率四季度仍是寬幅波動走勢,不存在單邊的貶值,也不存在單邊的升值。
善林金融分析稱,本週三晚間公佈的美聯儲9月會議紀要可能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影響,如果會議紀要暗示美聯儲有意於2017年底再次加息,或將推動美元上漲。
(2017-10-11)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72關口 或保持穩中趨強態勢
2017-08-02
證券日報
主持人包興安:7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0.68%,並實現連續三個月上行,回到2016年10月中旬水平;國際投行也開始紛紛調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今年底的預期。專家判斷,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望在目前價位保持基本穩定,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呈雙向波動、大體穩定的走勢。
■本報記者 傅蘇穎
《證券日報》記者從外匯交易中心獲悉,8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148,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35個基點,再創2016年10月17日以來新高。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美元指數的大幅回落,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從年初的103.3下降到今年7月末的93.3,匯率貶值幅度達到了9.6%,全球幾乎所有貨幣的匯率對美元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值。
具體來看,黃志龍認為,美元的貶值存兩方面因素:首先是美國國內經濟復甦不如預期那麼強勁,特別是通脹率的上升乏力;其次是決定美元指數的主導外部因素是歐元的走勢,今年以來歐洲經濟超預期穩步復甦,同時歐洲的政治局勢穩定,法國大選沒有出現黑天鵝事件,今年也沒有去年英國脱歐等事件發生,相反美國各項改革進程受阻。這些因素都會加劇美元疲軟。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除了美元疲軟之外,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果,內需和外貿情況均見改善,同時,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出現回穩向好的現象。
另外,鄂志寰認為,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加強監管協調和防範風險的力度,市場對中央解決“牛欄關貓”、監管套利等老大難問題信心增強。
“從長期看,隨着強監管、去槓桿等遏制‘灰犀牛’的措施陸續見效,中國經濟發展中積聚的金融風險將有所下降,經濟健康度提升,中美利差拓闊,亦將提升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鄂志寰説。
展望未來,黃志龍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主導因素還將是美元匯率的走勢,一旦美元指數持續回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會持續走強,但是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將保持相對的穩定。另外,決策部門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仍然強烈,特別是加入逆週期調節因素之後,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幅度可能不會像美元匯率波動那麼激烈。所以,綜合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繼續保持穩中趨強的基本態勢。
鄂志寰認為,短期內,美元走勢、中國的貨幣政策以及跨境資金流動等因素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影響更為直接。預計美元在美聯儲9月會議明確縮表之前反彈不易,主因是美國的醫改或面臨困局,税改及基建亦不樂觀,還可能出現財政懸崖的隱憂。
“中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非理性跨境資金流動受遏制,跨境資金雙向流動趨於正常,外匯市場供求趨向基本平衡。由此判斷,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望在目前價位保持基本穩定,鑑於人民幣匯率指數仍然偏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一步走強的空間將有限。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呈雙向波動、大體穩定的走勢。”鄂志寰認為。
(證券日報)
(2017-08-02)
新浪財經訊 9月21日消息,“2017歐亞經濟論壇”定於2017年9月21-23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對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出席分論壇並致辭。
他表示,未來人民幣對美元將承受相對貶值的壓力,相較温和的貶值壓力。但一籃子貨幣將繼續保持相對穩定,這有利於人民幣的融資,通過資本和金融賬户來主動的輸出人民幣。最近我國將大力加強資本流出的監管,控制美元的流出,支持人民幣“走出去”。
通過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通過金融的創新,來服務於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不等於不要金融創新。振興實體經濟需要金融創新,我們創新遠遠不夠,當然創新要堅持穩中求進的指導原則,在市場化、法制化的前提下來穩步推進,未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作為經濟強國,離不開人民幣的國際化,離不開一個強大的金融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我們將持續推進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用户65xxxx579”:金融必須支持實體經濟!
網友“摳節流龜的小男孩”: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及時對接企業金融需求,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有力表現。
(2017-09-21)
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強勢逆襲的秘密
2017-09-28
南方週末
近三個月內,人民幣兑美元即期匯率升值幅度近6%。(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9月28日《南方週末》)
從5月25日至9月11日近三個月內,人民幣兑美元即期匯率升值幅度近6%,人民幣中間價也十一連升突破6.5關口。
逆週期因子的引入,為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定價機制“加入了第三個模塊”,從而改變了自“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長期面臨的“非對稱貶值”格局。
一輪出乎市場預期的快速升值之後,人民幣兑美元即期匯價由2017年9月11日的6.44高位連續數日回撤,至6.55附近。
近日央行下發的《關於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的通知》顯示,自9月11日起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至零;另一項通知則取消了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在境內代理行存放存款準備金。兩項政策均釋放了離岸人民幣市場被前期“政策鎖定”的流動性,被市場解讀為央行為打斷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而釋放的政策信號。
2017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兑美元匯率走勢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區間波動後,從5月下旬開始進入了強勢升值階段,從5月25日至9月11日近三個月內,人民幣兑美元即期匯率升值幅度近6%,人民幣中間價也十一連升突破6.5關口。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評論稱,“之前許多投資者預期,受美國經濟走強和中國緩解出口壓力的措施影響,人民幣兑美元今年將重回7時代。但事實恰好相反,美元/人民幣逼近人民幣6.5元,迫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形勢。”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指出,5月25日是此輪“突如其來”的升值週期一個明顯的“時間起點”,而就在此前一天的5月24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3下調至A1。
當時香港市場已積攢了大量人民幣空頭,正準備對人民幣來一次猛攻。央行也迅速祭出了屢試不爽的“殺手鐧”:抽緊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將人民幣HIBOR隔夜拆借利率一舉提升到20%以上。
人民幣離岸市場流動性關係到做空機構拋售人民幣打壓匯率的“彈藥”供應及成本,因此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控制尤其重要。
在王有鑫看來,這也是央行在2015年“8·11匯改”之後,決定對境外人民幣參加行徵收存款準備金的關鍵理由:因為當時跨境資本多以人民幣形式流出,到香港換成美元后加劇離岸市場波動,進而影響在岸市場匯率,“央行希望通過凍結部分離岸人民幣資產來減少離岸做空勢力的彈藥”。
實際上,這種“釜底抽薪”式的“吊打空頭”模式,在2017年年初已經上演過一次:在央行收緊離岸市場流動性和美元加息預期轉向的雙重背景下,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在短短兩天內暴漲2000點之多。(參見南方週末2017年1月15日報道《人民幣為何開年暴漲2000點》)
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種“對賭”式的匯率博弈,不僅對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形成巨大消耗,還引來了市場各方的批評——質疑“央行之手”的介入,令人民幣匯率成為國際匯率市場中一個“多變而神秘”的變數。
正因為如此,央行在2017年5月26日正式宣佈,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週期因子”。人民幣兑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機制將變為“前一交易日日盤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因子”。
央行表示,在計算逆週期因子時,可先從上一日收盤價較中間價的波幅中剔除籃子貨幣變動的影響,由此得到主要反映市場供求的匯率變化,再通過逆週期系數調整得到“逆週期因子”。
短短數月內,此舉便顯示出對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的巨大影響力。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張明指出,逆週期因子的引入,為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定價機制“加入了第三個模塊”,從而改變了自“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長期面臨的“非對稱貶值”格局。
引入“逆週期因子”後的補漲
簡單而言,8·11匯改之後的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定價,主要參考“前一日收盤價”和“一籃子貨幣匯率”兩個指標。當美元兑其他貨幣貶值時,對標於“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自然水漲船高,對美元升值,從而形成人民幣匯率在美元與“一籃子貨幣”之間有升有降的雙向浮動。
然而這一理想中的“雙向浮動”,在現實中變成了尷尬的“單向貶值”。財新智庫莫尼塔首席經濟學家鍾正聲指出,在2017年4月14日到5月12日近一個月內,美元指數從100.5震盪下跌至99.2,而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不僅沒有升值,反而從6.874累計貶值了逾208點。
鍾正聲認為,人民幣在此期間的“逆勢”貶值,主要在於“市場供求因素帶來的貶值性力量過強”,也就是央行官方所説的“單邊預期的自我強化”。
換句話説,就是在人民幣兑美元匯率將持續貶值的市場預期下,投資者“買跌不買漲”的情緒效應,使得本該雙向浮動的人民幣陷入了“非對稱貶值”:一旦美元走強,則人民幣兑籃子匯率走平,但人民幣兑美元匯率貶值;而一旦美元走弱,則人民幣兑美元匯率走平,但人民幣兑籃子匯率貶值。
鍾正聲認為,央行引入逆週期因子係數,就是為了對“市場供求因素進行適當過濾”,意圖糾正人民幣兑美元匯率無法有效升值的問題。
張明則更加直接地指出,這一“過濾”本質上是對沖了人民幣匯率定價模型中的“前一日收盤價”的作用,“換言之,今年5月下旬之後,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實質上相當類似於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
海通證券研究顯示,隨着美元指數在半年內從103迅速回落至93左右,“一籃子貨幣”中的歐元兑美元升值12%以上,而澳元、泰銖與日元也分別升值7%至10%,而人民幣到4月時兑美元僅升值0.8%。海通證券認為,5月底以來的這輪匯率飆升,正是人民幣對標“一籃子貨幣”機制所推動的“補漲因素”所驅動。
其實,資本流向的逆轉早已開始。早在今年2月銀行代客遠期淨結匯由負轉正,隨後連續數月的淨結匯和外匯儲備餘額回升,意味着跨境資本流動正從此前數年的連續流出,轉向平衡甚至流入。
資本流動轉向的背後,則是金融市場利率的變化:央行在2月和3月分別提高逆回購、SLF以及MLF利率,在以“壓短放長”(壓低短期利率,提升長期利率)政策推動國內金融市場去槓桿的同時,也令金融市場利率整體提升,相當於提升了人民幣的“內在價值”。
與此同時,在央行、外管局和商務部等部門聯手防範對外投資風險,加強境外投資真實性審核的背景下,年初至今,國內非金融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大幅縮減50%。
申萬宏源的研究報告指出,隨着2015年企業償還外債和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兩大資金流出渠道的“見頂回落”,2017年中國的國際收支改善程度“遠超市場預期”,並因此將2017年資本流入從此前預期的700億美元提升至1200億美元;同時將企業對外投資等資金流出規模預期從2400億美元下調至1800億美元。
正因為如此,在5月26日央行引入“逆週期因子”對沖了單向貶值預期在短期交易中所帶來的“情緒噪音”後,美元指數大幅下跌、資本流向逆轉等因素,立刻拉動人民幣匯率回到了與一籃子貨幣匯率走勢相符的長期趨勢“軌道”內。
匯率改革進行時
回顧自2015年“8·11匯改”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可以看出中國央行在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下,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變化,為優化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8·11匯改”在人民幣兑美元一次性貶值3%的基礎上,放棄了以“官定中間價”牽引即期匯率波動的政策機制,轉由市場匯率價格決定人民幣中間價,中國央行不再設定匯率調控的價格“點位”。
在這一匯率定價機制推出時,恰逢國內市場“股災”爆發,在流動性過剩、資產泡沫等因素影響下,人民幣貶值預期迅速“自我強化”。為了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央行不得不通過商業銀行體系出售近6000億美元進行市場化“匯率護盤”。
“匯率護盤”在為外匯儲備帶來巨大流失壓力的同時,也因人民幣兑美元之外的其他貨幣變相升值,被動成為“全球第二強勢貨幣”,並損害中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
在這一背景下,央行於2015年12月11日推出“二次匯改”,引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並公佈指數的計算方法和權重,引導市場從過去只關注人民幣兑美元“雙邊匯率”,轉向關注包括美元、歐元和日元等貨幣在內的“一籃子匯率”。
引入CFETS貨幣籃子這個新的“匯率錨”,開啓了人民幣在美元和一籃子貨幣兩個“匯率錨”之間遊走的價格形成機制。自2016年元旦之後,人民幣在對CFETS匯率指數保持相對平穩的同時,對美元中間價連續下調,開始了新的“匯率對標”。
在人民幣兑美元貶值壓力迅速釋放的同時,離岸人民幣市場看空人民幣的氛圍也達到了頂峯,大批國際空頭機構開始在香港市場聚集,中國央行迅速祭出抽空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的“大殺器”,一舉打破了國際空頭們“圍剿人民幣”的計劃並穩定離岸匯率。
此後一年多時間裏,以“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形成中間價的匯率機制開始成為市場所接受的人民幣匯率定價基準。
2016年6月23日英國退歐公投“黑天鵝”事件的爆發,再次向新型匯率機制提出了新的考驗:由於“一籃子貨幣”內英鎊和歐元暴跌帶來的匯率分化,令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兑美元和“一籃子貨幣”的雙重貶值,中國央行不得不在6.7的心理關口再度出手干預市場,同時宣佈自8月15日起對境外遠期售匯業務收取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
這一“雙重貶值”模式的出現,也引發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失控的擔憂:市場恐慌情緒下的資本流動,依然會為釘住“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帶來巨大的貶值壓力。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間,央行不得不增加外儲消耗來維繫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穩定。
2017年2月之後,隨着美元指數的走弱和資本管制的加強,人民幣再度進入由“央行引導”向市場主導的升值行情階段。但市場中尚未消退的人民幣貶值預期,卻令人民幣匯率無法隨着迅速回升的“一籃子貨幣”對美元升值,直至央行引入逆週期因子才開啓了新一輪“補漲”。
但正如此前的市場情緒令人民幣遲遲無法升值,11連升之後的人民幣匯率也面臨着“超漲風險”。人民幣結售匯的逆轉、中間價持續高於即期匯率以及離岸匯率低於在岸價等現象,都反映出市場各方繼續“看漲”人民幣匯率的情緒。
此時央行退出前期鎖定離岸市場流動性的準備金政策,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視為對引入“逆週期因子”機制的“市場化對沖”:撤出行政性管制所釋放的市場流動性,為“逆週期因子”弱化波動後的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供給與投資選擇。
由於在逆週期因子推出時正逢人民幣匯率“當升未升”之際,市場觀察者大多注意到了該機制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促進作用,但是對人民幣在“非理性上漲”階段,能否同樣發揮“逆週期”調整效應,依然有待市場觀察。
亦有市場研究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幣中間價並未隨美元離岸匯率下跌而繼續上漲,並由此推測監管部門已經運用逆週期因子,對市場中的“非理性上漲”衝動加以對沖。
面對迅速改善的中國經濟基本面,國際投行紛紛下調美元兑人民幣匯率的預期。匯豐銀行在其研究報告中將2017年底美元兑人民幣期測從6.90下調至6.50的同時,指出美元兑人民幣走低為決策者推進其後的外匯和資本賬户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點”,並預計中國央行將在2018年進行更多的中間價定價機制改革,並最終實現匯率機制“清潔浮動”和資本賬户日益自由化的人民幣匯率市場“新常態”。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9-28)
由於投資者吸收了德國大選的結果,歐元兑美元反彈,導致了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保守聯盟的勝利,但支持急劇下降。
此外,德國反移民黨(AfD)黨贏得了大約13%的選票,成為50多年來第一個在議會中獲得席位的最權利的黨。
“儘管德國反移民黨的存在不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對德國對歐盟的意圖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上升的民粹主義壓制了歐元市場的情緒。
歐元兑美元週一 下跌1.198美元,至1.1907美元。對於英鎊,GBPEUR + + 0.5843%歐元兑美元下跌至1.1348英鎊,從星期五晚些時候在北美交易所的1.1295英鎊。
美國ICE美元指數 DXY(+ 0.25%),其中六隻對手的美元走高,漲幅為0.2%,至92.339。華盛頓美元指數 BUXX + 0.17% 比較美元兑一籃子16種對手貨幣,上漲0.11%,至85.62。
美元兑日元兑日元上漲0.17%,週一晚盤在北美交易日從111.99美元兑換 112.29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0月22日舉行的非正式選舉後,日元可能會受到壓力。據説Abe預計在星期一在東京舉行新聞發佈會。
“日本央行(Fed)與日本央行(BoJ)的政策展望和在日本的大選舉行談判的分歧,有利於美日的進一步上漲。
展望未來,美聯儲若干發言人將於本週上週召開會議,中央銀行宣佈將於十月份開始放寬其大量資產負債表。其中的亮點將是週二美聯儲主席耶倫和美聯儲副主席費舍爾發表演講。
週一,美聯儲三位發言人點擊:紐約聯儲主席威廉·達德利,東部時間上午8:30,芝加哥聯儲主席查爾斯·埃文斯下午12:40,東部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爾下午6:30在東部。
英鎊兑美元兑0.2964% 兑美元升值,週五晚盤從1.3495英鎊升至1.3559英鎊。由於該國計劃退出歐盟的影響,穆迪投資者服務週五降低了英國的信用評級。
該評級機構稱該國的公共財政狀況前景顯著減弱,“與政府的財政整頓計劃越來越多的問題和債務負擔預計將繼續上升。”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