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精英主義的歷史性潰敗

  導語

  英國脱歐衝擊波震動世界,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這個結果是意料之外的。沒有多少人會想到,一個打破現有世界秩序的大事就這麼發生了。而其中對此事最感到震驚的,當屬精英階層,英國人就不必説了,就連在美國的紐約時報,其知名的精英讀者羣體,留言也是一片哀嚎。不少人相信,這次投票的意義將會非常深遠,人們正在見證一次歷史的拐點。沒錯,英國脱歐,有可能是精英主義走向歷史性潰敗的拐點。…[詳細]

  要點速讀

  1

  精英人士未能説服平民大眾,平民大眾脱歐的熱情,也勝過了精英人士留歐的熱情,這就是為什麼金融市場和博彩公司都看走眼了。

  2

  精英主義的潰敗,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找的,解決問題需要非常深刻的反思。

  3

  覆盤:看一眼投票地圖,就明白為何英國脱歐是精英主義的失敗

  英國脱歐有多讓人意外?博彩市場的動靜最能説明問題。在公投結果變得清晰前的5個小時,即剛開票左右的時候,博彩公司開出的賠率還顯示“留歐派”有高達96%的可能性贏得公投,幾個小時後,下注留歐的人賠得精光。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同樣也反映了脱歐多麼違背了市場人士的預期,當脱歐消息變得明朗之後,英鎊瞬間暴跌9%至數十年來的歷史低位,真是一個超級炸彈。

  毫無疑問,不管是倫敦的金融操盤手還是股市的莊家,都屬於精英階層,他們本身的意願大多數都是傾向於留歐。但涉及錢的事可不會簡單感情用事,只能説他們潛意識裏的樂觀傾向讓他們誤判了,只要看兩幅選舉地圖,就能明白精英階層所在的留歐派為何會輸得這麼慘。

今日話題:精英主義的歷史性潰敗

  英國脱歐公投選舉地圖局部,顏色越紅越支持脱歐,越藍越支持留歐

  第一幅圖反映了各個選區的投票結果。截取的地圖排除了支持留歐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反映的是英國南部的公投情況,越是紅色的地區脱離歐盟的願望越強烈,越是藍色的地區越願意留在歐盟。地圖反映的信息非常明顯——在英國南部,絕大部分地區都願意脱歐,留歐派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加的夫,這些都是精英階層的聚集地。特別是倫敦的核心區,人們尤其不願脱離歐盟,同樣還包括高等學府所在的牛津地區。

  英國脱歐公投各地的投票率,越深投票率越高,紅圈所在是英國的主要城市

  第二幅圖反映了不同選區的投票率,顏色越深的地區投票率越高,越淺投票率越低,幾個紅圈所在的位置就是前一幅圖裏的幾個大城市。這個圖説明的信息也很明顯——小地方的投票意願,比精英所在的大城市強烈。

  這兩張圖很能夠説明為什麼留歐派輸了——粗略地形容就是,精英人士未能説服平民大眾,平民大眾脱歐的熱情,也勝過了精英人士留歐的熱情。這兩張圖也能解釋為何金融市場和博彩市場都輸了,因為市場人士基本都是倫敦人,只看得到倫敦情況的話,誰都會以為脱歐只是個玩笑。

  然而玩笑成真了,當卡梅倫在演説中聲稱公投結果反映了英國人的意志時,恐怕心裏非常苦澀——這結果不是大多數倫敦人的意志,不是大多數精英人士的意志。要知道,民意調查顯示,有83%的英國科學家反對脱歐;英國經濟學家中,有90%認為脱歐會損害英國經濟,多數也都抱着反對脱歐的觀點。

  這次公投也是代議制民主這種精英主義體制的失敗

  英國公投讓世人震驚的結果,也引發了關於公投這種民主形式的討論。問題非常明顯:英國的兩個主要政黨,保守黨和工黨——兩黨在2015年大選中合計佔據了英國下議院650席中的563席——都沒有把脱歐作為政黨綱領,結果在脱歐這個單一問題上,留歐派輸掉了公投。那麼,到底是公投制度有問題還是大選制度有問題?

  很多政治學者指出,公投這種直接民主形式存在很多弊端,這是事實。西方政治制度的精髓是代議制民主,即人們選出自己信任的代表,組成政府和國會,讓他們來對各個事項做出決策。一般認為代議制民主是精英主義與民主結合的典範,然而為什麼這種制度在脱歐這樣的重大問題上卻反映不了多數民眾的意志?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在公投結果出來後,意味深長地説——“在這一天,人民成了政府”。

  這次英國公投反映出的巨大制度矛盾,並不是問題首次浮現。拿美國來説,美國國會在民調中滿意度長期在10%上下徘徊,多達80%美國人都持不滿意的態度,但在歷次國會選舉中,依然都是差不多的人當選。換句話説,美國現在的選舉無法選出讓民眾滿意的代表,議會的決策也往往跟民意完全不符。美國這次大選推出的兩個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里,都是被討厭勝過被歡迎,卻依然成為了理所當然的候選人。不少人相信,一旦美國人有機會在單一問題上公投,他們會做出與精英人士相反的選擇。

  美國國會民調滿意度長期只有1成多些,不滿意度長期高達近8成。數據來自RealClearPolitics

  那麼把一切事務都交給公投?害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絕大多數人對國家大事的考慮並不深遠,着眼點往往只在自身,許多人也許只有在英國脱離歐盟後,才真正意識到離開意味着多麼艱難,而這種艱難是在公投之前就被宣傳了無數次,然而在真正遇上之前很有可能是無法體會到的。也許很多英國人現在就感到後悔了,脱歐消息出來後,很多全球性的精英科技公司都在考慮要不要繼續在倫敦設置歐洲總部,一些著名銀行則表示要把僱員遷到巴黎。這些事實明顯嚴重損害了英國的國家實力,甚至損害了未來,投脱歐票的人真的都瞭解這些事實嗎?瞭解事實代表的意義嗎?也許他們會後悔,甚至感到害怕。民意大反轉近些年就有過例子,例如馬英九,2012年連任時還高票當選,結果當選後兩個月民望就斷崖式下跌,就任儀式時民眾滿意度才20%,再過幾月只剩下10%左右,那麼當初為何要選他?

  英國脱歐,這是代議制民主這種精英主義體制的一次標誌性潰敗,陷入了困境,而又找不到替代方案。

  精英主義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自找的

  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評論家克魯格曼的説法,留在歐盟與脱離歐盟相比,是一個“壞”與“更壞”之間的選擇。布魯塞爾在英國人心中的形象,是一架充滿陳腐氣息的官僚機器,在不斷剝削英國人,卻又解決不了任何現實問題,比如最為關鍵的移民問題,在經濟問題上表現也不好,歐債危機讓多國陷入泥潭,英國人一直在慶幸沒有加入歐元區。

  是的,如果布魯塞爾的精英能夠帶領歐洲這架老爺車快速前進,解決該解決的問題,那一切都不在話下。但當這架老爺車跑不起來的時候,精英們就要被各種懷疑和指責了,英國人對倫敦的精英也是同樣的態度。而且,民眾大多數更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至於歐盟作為一個了不起的組織為人權、環境保護、氣候變化做出了多少了不起的貢獻。對不起,英國鄉下的選民們很難有切身體會。

  往更深了説,民粹主義之所以在歐洲變得盛行,也與精英階層未能解決貧富分化問題有極大的關係。不僅在英國,在法國、德國、荷蘭都有這樣的問題,更不用説相對欠發達的東歐國家。

  種種因素之下,精英階層與普通大眾變得越來越疏離,如同布萊爾所説,“我們的政治中樞已經失去了説服民眾以及與民眾建立紐帶的能力,已經不是民眾期望的代表”。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在脱歐結果出來後在紐約時報撰文,認為現在西方的政治制度運行出了大問題

  英國脱歐後的下一波,會是特朗普衝擊嗎?

  英國脱歐,可能是全球化、區域一體化趨勢中最大的一次倒退,沒有哪個國家有過類似的經歷,也沒人預料得到英國脱歐衝擊波到底有多深遠。人們可能要花上許多年才能對此做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有論者鼓吹這是“迴歸自治、多邊協作、百舸爭流”,認為即便英國退歐也無損今後與歐盟經貿往來的自由度,這恐怕是不對,告別歐盟的移民政策,也相當於告別歐盟統一監管制度、承認別國標準、禁止人為政府援助和消除非關税壁壘等等系列規則。想要重新擁抱歐盟這個單一市場,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而前面提到的科技和金融實力受損,更可能會對英國形成非常深遠的打擊。

  但萬幸的是,英國即便脱歐,也不會是極左或極右勢力上台。投脱歐票的人,可以把這視為國家的一次“重新自我發現”,視為大英榮光與驕傲的恢復。雖然這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但總比極端主義上台要好多了。卡梅倫的大熱繼任人選,鮑里斯·約翰遜,雖然性格古怪,但卻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英國紳士,退歐之後的英國如果由他領導,不會封閉起與世界聯繫的大門。

  其他歐洲國家就不一樣了,有很多極端主義正在努力獲取政權,如法國國民陣線的領導人勒龐。這些極端主義如果獲取政權,很有可能會意味全球化、一體化的全面倒退,甚至歐盟解體都不是不可能。這也同時表示人類通過交流與合作取得的許多重大文明成果,面臨着挑戰。

  特朗普若當選,可能是比英國脱歐更大的一場衝擊

  而今年11月,全球人們可能要見證一次比英國脱歐更大的衝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靠民粹主義上位的房地產商人,如果真的當上美國這艘船的船長,世界會怎樣?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問號。

  2016,也許這個世界正在見證歷史。

  結語

  面對英國脱歐的衝擊波,憂心忡忡的布萊爾給了全世界一個建議:中間派必須恢復自己在政治上的吸引力,重新找到分析和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正引發着世人的怒火。如果做不到,歐洲將會變成各種極端思潮的實驗場——這些輕率的行為不是毀滅自己,就是讓世界變得更加分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08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精英主義的歷史性潰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