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臨刑前,為啥薩達姆不停的捋鬍子?美軍也懵,只有其女兒明白了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綜合

世界戰爭的挑起,本質上主要由戰爭侵略,矛盾摩擦,資源掠奪所引起。眾所周知,在二戰後期,雖然沒有再出現第三次規模數量龐大戰爭爆發,人們開始更多的呼籲世界和平,社會和諧,共同謀求發展的聲音,可是一些局部地區也依然戰火紛飛,局勢動盪。

其中最明顯的冷戰結束後的美國了,他們打着維護“社會和平,民主自由”的旗號干預別國的軍事政治,尤其是在2003年在中東地區的伊拉克戰爭中,這場龐大的戰役造成了大量的傷亡。有人説美國故意藉口對伊拉克挑起戰爭,就是看中了那塊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有了這項資源的補給,國家的科技發展還有軍事經濟都能進一步提高,可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伊拉克作為一個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來説,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裏,石油和天然氣佔據着經濟的主要支柱。對於國家的軍事工業發展來説是一條命脈,回顧伊拉克這些年的的歷程,曾經的巔峯時刻都少不了一位帶有鐵血手腕,而且叱吒風雲的領導人——薩達姆。未聞其聲,先識其人,帶他的帶領下伊拉克的經濟增長曾經由谷底一路飛昇,成為了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頭號強國之稱。

但對於他個人的政績批判,政治軍事方面的才能只能辯證評論,但他在位期間,讓伊拉克的人們擺脱了貧窮的困境,卻因為獨裁的強權統治遭受到人民的不滿。一是薩達姆個人好戰,對於國家的戰亂動盪未能顧慮人民的意願;二是美國在打擊恐怖分子的同時懷疑薩達姆包庇;三是伊拉克軍事力量壯大讓美國忌憚。

直到科威特戰爭的爆發標誌着伊拉克戰爭的帷幕正式拉開,戰爭長達七年之久宣告了伊拉克戰敗消息。而經歷了多年輾轉,風雨裏飄搖的薩達姆,最終也被美軍抓獲,在2006年12月被處以絞刑。在受到美軍的囚禁,國人的奚落和背叛,看到孩子被殺的照片,曾經那些暗無天日的逃亡生涯,無數個心驚膽戰的夜晚,面對着制裁,他毫無懼怕也不爭辯什麼,或許是一種解脱吧,眼神中的黯然比起以往見到的強硬形象顯得柔弱不少。

薩達姆臨刑時的淡定,不停地反覆着一個動作,那就是一直在捋鬍子,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她女兒瞬間明白了父親的含義。此舉是在提醒她的女兒要謹防身邊的親信,有叛國者。在眾人不明所以的眼光中淡然離世。而伊拉克依舊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隨着離開薩達姆的離開,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